1950年毛岸英犧牲,賀子珍是何反應?孔東梅:外婆至死不知道此事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5-13 09:04:25
前言:

毛岸英是毛主席與楊開慧烈士愛情的結晶,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打壓,年幼的他從小與父親分離,不久母親也遭敵人殺害。

1930年,楊開慧就義後,年僅8歲的毛岸英和兩個弟弟,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送到了上海,開啓了長達6年的孤苦無依的生活。

毛岸英

毛岸英是堅強的,但他也只是一個孩子,內心也必然希望獲得家庭的溫暖。就在他被送到歐洲學習時,一位偉大的女性出現在了他的生活中,她就是賀子珍。

賀子珍把毛岸英兄弟倆當作自己的兒子

1936年,在上海街頭流浪了5年之久的毛岸英兄弟倆終于被組織找到。經過一系列的曲折過程,兄弟倆最終被送到了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

來到人生地不熟且生活習慣完全不同的陌生環境,毛岸英和毛岸青顯得局促不安。由于長期缺乏營養,兄弟倆身體瘦弱,面帶菜色,衣著打扮也土裏土氣,像是從鄉下進城不久的童工。

毛岸英(左)、毛岸青(中)與蔡和森女兒蔡妮(右)在莫斯科合影

但經受過苦難的毛岸英,從小就具備著應對陌生環境的能力,他很快便適應了蘇聯的生活,並有模有樣地像個小大人一樣照顧著弟弟毛岸青。

相比于國內,此時略爲平靜的蘇聯簡直是天堂,毛岸英兄弟在這裏過著充實而又高興的生活。可每當寂靜的深夜,兄弟倆內心何嘗不渴望親人的關懷,他們也需要母愛。

就在這時,賀子珍如天神一般降臨到了蘇聯。

賀子珍

1937年,賀子珍毅然踏上了蘇聯的國土,見到正擔任共産國際東方部部長的王稼祥同志,賀子珍便問:“潤之的兩個孩子在哪裏?你能不能告訴我?”

從王稼祥那裏得知毛岸英兄弟的具體地址後,賀子珍便跑去兒童院看望他們。

賀子珍對這兩個從小失去母親、離開父親,這麽小的年紀卻遭受過多磨難的孩子,從內心産生出一種自然的母愛來。第一次見面,她就買了一大堆水果和食品。

賀子珍和毛澤東

兄弟倆在國內時就聽說了賀子珍的情況,雖然知道她是一位偉大的女革命家,見面時卻還是有些緊張和拘束。

或許是看出了兩個孩子的緊張,賀子珍首先打破僵局說:“我是賀子珍,你們的爸爸非常想念你們。”毛主席是他們之間唯一的紐帶,兩個孩子很快就放下拘謹,打開了話匣。

在和兩個孩子熟悉之後,賀子珍的母性散發開來,看著兩個孩子,她從心底裏心疼他們。

賀子珍

賀子珍來到兩個孩子的房間,看到裏面又髒又亂,心裏更是難過,于是麻利地爲他們收拾起來。她把衣服、被子全都找了出來,清洗、晾曬、疊好,將房間打掃幹淨後,她又來到院子中洗好水果削給兄弟倆吃。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賀子珍的一舉一動卻深深地打動了毛岸英。他內心感歎一聲:已經很久沒有體會到這樣被人關心的感覺了!

想到這裏,毛岸英眼眶中不禁噙滿了淚水。

毛岸英

在這之後每到周末或者假期,賀子珍都會探望兄弟倆,像母親一樣照顧他們。這時的賀子珍每月會收到國際部70盧布的生活費,抛去必須花費,她幾乎將所有的錢都花在了毛岸英兄弟倆。

其實,賀子珍主動去關心和照顧兩個孩子,除了她的品格高尚與毛主席的關系外,還有著對楊開慧的敬重。當年楊開慧舍身就義,剛烈的性格是多少革命女性的榜樣,同樣作爲女性,賀子珍怎能不敬佩楊開慧。

賀子珍把毛岸英兄弟倆當做自己的兒子般疼愛,在生活和感情上極盡照顧。他們的關系越來越近,兩個孩子也不似最初那樣陌生,開始親切地稱呼賀子珍爲“賀媽媽”。

賀子珍

賀子珍至死不知毛岸英犧牲消息

賀子珍如親生母親般疼愛毛岸英兄弟倆,兩個孩子也視“賀媽媽”爲最親近的人,即便後來賀子珍與毛主席沒有了夫妻關系,也依然沒有影響他們的關系。

這其樂融融的親子關系,讓賀子珍也不再感到孤單,三個寂寞的靈魂就這樣在這陌生的土地上相互依偎。

1938年,賀子珍爲毛主席生下了最後一個男孩兒,取名廖瓦。這是自賀子珍出國後,與毛主席之間唯一的聯系,然而天不遂人願,這個孩子在出生沒多久後就夭折了,唯一的聯系也從此斷了。

毛澤東和賀子珍

失去孩子的賀子珍哭得撕心裂肺,可巧,她又收到了毛主席寄來的分手信,兩個接連的打擊讓賀子珍沒有了往日的光彩,精神不振。

就在她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時,毛岸英兄弟倆前來探望。見到賀媽媽如此難過,兄弟倆懂事地安慰賀子珍,他們說故事、講笑話,試圖讓她開心起來。可兄弟倆的努力並沒有讓賀子珍高興起來,直到1941年嬌嬌的到來。

嬌嬌的到來讓賀子珍的心情逐漸好了起來,周末一家四口聚在一起,賀子珍用自己的津貼買來吃的用的,平均分成三份,拿給三個孩子。這段日子,賀子珍的宿舍中總是充斥著歡聲笑語。

賀子珍和嬌嬌

然而幸福總是短暫的,之後發生的事情超出了每個人的想象。

先是蘇德戰爭爆發,賀子珍和三個孩子的生活每況愈下,甚至連飯都吃不飽。爲了填飽肚子,身體羸弱的賀子珍,在織毛活的同時,不得不開荒種菜,以此來彌補食物上的不足。

第一年,賀子珍種了兩個菜畦的胡蘿蔔,但由于經驗不足,種出的胡蘿蔔還不如耗子大。可即便如此,這次小小的收獲不僅用來填飽了肚子,還爲毛岸英兄弟和嬌嬌帶來了不少歡樂。

第二年,賀子珍有了經驗,在種蘿蔔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蔬菜種子。她精心照料著土地,卻讓她原本就差的身體更加虛弱。

賀子珍

一蹲下幹活,她就兩眼發黑,直冒金星,晚上躺在床上,全身的骨頭就像散了架一般疼痛難忍。但爲了三個子女能夠吃好一點兒,到第二天,賀子珍又不得不強撐著身體繼續幹活。

一個厄運總是伴隨的另一個厄運,停留賀子珍與孩子們身上的苦難並沒有結束。

接著賀子珍被強制送到了精神病院,從此三個孩子沒有了唯一的依靠,原本完整的四口之家,瞬間支離破碎。

等賀子珍重獲自由時已經是1946年的事情了,可惜,此時毛岸英已經回到了祖國,母子倆再也沒有見過面。

賀子珍

回國後,毛岸英仍然忘不了賀媽媽。據後來嬌嬌回憶,對賀子珍心懷敬愛的毛岸英,曾經與毛主席談起過接賀子珍到北京的想法,可還沒等毛岸英著手安排,他就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投入了抗美援朝的戰爭去了。

1950年,美機出現在志願軍總指揮部的上空,一顆炸彈從高空落下,正好擊中了毛岸英所在的房間。瞬時火光彌漫,毛岸英就這樣犧牲了。

這一噩耗對所有關愛毛岸英的人來說都是晴天霹雳,就連作爲父親的毛主席也是在兩個月後才被告知的,何況當時身體不太理想的賀子珍。

賀子珍晚年

爲了不讓已經失去五個親生骨肉的賀子珍再受刺激,毛岸英犧牲的消息一直對她封鎖著。據賀子珍的外孫女孔東梅講:“恐怕外婆至死都不知道此事。”

賀子珍究竟有沒有意識到毛岸英已經犧牲?這已經無從知曉了,但或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賀子珍想起在蘇聯的點點滴滴也會疑惑,爲何這麽多年來岸英都沒來看她一回。

6 阅读: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