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商演票房不佳,粉絲空喊支持不掏錢,郭德綱何去何從

我就是個碼字的 2024-05-12 15:16:35

2024年5月中旬,當郭德綱帶隊在國外巡演時,國內卻出現了也許會讓他感到不安的事情,德雲社連續兩場商演票房不佳。

當然,商演票房下滑只是表象,以德雲社的實力還不會因爲幾場商演票房就會傷筋動骨,但這背後反映的飯圈經濟問題,恐怕是郭德綱不得不提前考慮的了。

一、連雲港商演上座率慘淡

德雲社相聲大會5月11日在連雲港開了一個商演,有自媒體博主在現場做了連續直播,從他的直播畫面可以看出來,現場的上座率完全可以不用不佳來形容,可以說是相當慘淡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自媒體專門挑人少的時候拍視頻,那我們不妨看一下參加了本場演出的德雲社演員劉喆發布的照片。

從劉喆發布的現場照片看,只能說比自媒體博主直播畫面顯示的上座率要好那麽一丟丟,但從實際情況看,依然屬于上座比較慘淡的級別。

在劉喆賬號的評論區,有網友爆料了更爲驚人的消息,德雲社連雲港站商演到最後沒有票也可以隨便進,中間也有人不斷離場。

也許有人會說,連雲港是不是缺乏曲藝氛圍,當地人都不愛聽相聲?

但我們再看聽雲軒4月26日連雲港商演的自媒體現場直播畫面,確實是滿坑滿谷。

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兒味,聽雲軒關英發布了他們連雲港商演的結束大合照,演員們背朝觀衆,而觀衆們則開著閃光燈,這種大合照也是德雲社之前商演時經常采用的模式。

反觀德雲社劉喆發布的德雲社連雲港商演結束後的大合照,演員們背對背景牆,一個觀衆都看不到,這種合影模式和德雲社之前的習慣並不一樣,爲什麽他們不拍觀衆席呢?是不喜歡嗎?

二、呼和浩特商演同樣不佳

可能還會有人說,德雲社連雲港商演的出場陣容太差導致觀衆不多,謝金、張番、劉春山、李根、劉喆這些人水平不行,你換個人氣高的演員試試。

就在同一個時間段,德雲社當紅炸子雞張九南也帶隊在呼和浩特商演,從現場傳回來的照片看,上座率比德雲社連雲港商演要好一些,但同樣空座很多根本坐不滿,如果對比之前的德雲社商演各種滿坑滿谷盛況的話,確實下滑明顯。

有意思的是,張九南他們在商演結束後的合影環節居然也放棄了背靠觀衆拍手機星光大合影的習慣,演員們乖乖站在了背景牆前,他們爲什麽不和觀衆合影?也是不喜歡嗎?

因此,從種種迹象看,德雲社的商演早已經告別之前的各種“秒灰”,也告別了“滿坑滿谷”,現在看的話,有些商演能坐滿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三、火鍋鬧劇

楊冪和于謙等人主演的電影《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搞出了一場鬧劇,上映五天後因爲票房不佳選擇撤檔。

撤檔就撤檔呗,票房不佳選擇撤檔的電影多了,但根據《錢江晚報》報道,《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居然在撤檔後不到一周就選擇了免費上線播出,這可就太讓人感到意外了。

對于沒看過該片的觀衆來說,免費不免費問題不大,但對于剛剛在五一假期買票支持的觀衆來說則有點兒“大冤種”了。

按理說,五一檔八部影片裏沒有大片也沒有口碑爆棚的好片,但擁有楊冪和于謙兩位主演的電影卻票房倒數,實在是說不過去。

要知道,楊冪是有不少粉絲的,同樣于謙也有很多粉絲,尤其是于謙還在電影首映禮上拉來了郭德綱給他站台,這明顯就是想利用郭德綱于謙的粉絲效應拉動票房,畢竟網上有那麽多人整天哭著喊著支持“老兩口”。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德雲社號稱海量的粉絲卻不怎麽支持于大爺,區區五千萬票房還要再刨去楊冪粉絲的貢獻,德雲社粉絲花錢買的電影票確實相當有限。

四、飯圈經濟失靈

有位自媒體作者在報道德雲社呼和浩特相聲專場時的評價一針見血:德雲社票房走勢下降與粉絲假支持有很大關系,德雲社有很大一部分粉絲天天在網上高喊支持德雲社,假仁假義就是不掏錢買票。

這句話雖然有些偏激,畢竟光嘴上支持也不能算假支持,但話糙理不糙,還是有道理的,但凡真有那麽多粉絲支持,也不至于票房不佳。

德雲社演員鄭好的直播間人數破萬,很多德雲社自媒體和粉絲奔走相告彈冠相慶,殊不知,他們以爲這是天大的好事,卻暴露了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很多粉絲甯願在直播間裏打字支持德雲社,也不願意去現場買票。

更何況,就算在直播間裏願意打字支持的人也不過區區萬余,和德雲社動辄千萬級的粉絲基數相比實在微不足道。

以上這些現象說明,德雲社的粉絲經濟正在逐漸失靈,你不能說已經失靈,因爲還是有一部分粉絲依然願意買德雲社的票,德雲社有些商演的票房還是相當不錯,但總體來看,趨勢確實有往下走的迹象。

對于開公司的人來說,絕不可能等到發不出工資交不起房租那天才想起要開源節流,實際上絕大多數公司都是在公司主營業務出現下滑時就開始考慮改弦更張了。

郭德綱在2013年提出了“德雲社要發展,勢必要淘汰欣賞水平高的觀衆”,雖然一直被戲谑,但從單純的商業角度衡量,你又不得不佩服郭老師的前瞻性,他准確預見到德雲社將來要依靠飯圈經濟,現實也是在2018年和2019年德雲社的飯圈經濟達到巅峰。

沒有永恒不變的商業模式,從2023年開始德雲社的商演就開始出現下滑迹象,郭德綱也開始更注重網絡,甚至自己都親自開直播和帶貨,完全不顧自己之前立的“不和觀衆搶平台”的人設。

這樣一來網絡上德雲社的支持者似乎多了起來,他們在網上不花錢支持德雲社沒問題,如何將這些口頭上的支持轉換成真金白銀的票房卻是難事。

因此到了2024年就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網絡上支持德雲社的自媒體和網友如過江之鲫,但線下德雲社的商演卻屢屢被曝光坐不滿,有些場次甚至票房慘淡,就連于謙親自出馬郭德綱親自站台的電影也賣不出多少票房,說是有趣實則也有些諷刺。

有一說一,德雲社的飯圈經濟無疑是成功的,但不知道郭德綱是否提前設想過,當飯圈經濟逐漸下滑甚至開始失靈的時候,他和德雲社何去何從?

是重新打造高水平相聲把之前“淘汰”掉的欣賞水平高的觀衆再拉回來?還是繼續往下挖掘欣賞水平更低的觀衆?

2 阅读:1082
评论列表
  • 泫沄 16
    2024-05-16 07:29

    人家早就預見到這種情況了,所以一開始就照著本山傳媒的路線走的,多面開花,就好比網絡大廠bat一樣,一直在完善自己的生態鏈,只有這樣才不會最後被堵在一個死胡同裏。

  • 2024-05-16 09:48

    神社飯圈文化這是要走向滅亡了。

    獨狼 回覆:
    打雷了、房跟下藏著別被雷劈死阿!
  • 2024-05-16 08:57

    可是就這樣不注重作品質量,光靠飯圈文化,早晚連欣賞水平不高的觀衆也不買帳了

  • 2024-05-16 12:42

    德雲社哪怕現在就倒閉?它們之前所賺的錢❗也夠一家吃幾代。[點贊]

  • 2024-05-16 14:39

    掙得還少嗎?!國內首富階層。

  • 2024-05-16 17:38

    我有點不理解,一個電影撤檔了,然後線上免費了。就是對買票看電影的人不公平?理由是,我花錢了,別人免費的時候,我就難受?如果別人比我多花一塊錢看的,對我就是公平,且寵愛的?

我就是個碼字的

簡介:相聲曲藝科普,懷舊影視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