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空調能再造空調産業的新格局麽?

家電圈 2024-04-06 09:45:03

市場化推廣、消費化引爆已經5年多的新風空調,能否在2024年度的空調市場上“大展拳腳”:成爲主流企業共同發力的主流産品撬動行業格局再造,還是繼續成爲少數空調企業的IP類産品、明星産品,或者出現新變局成爲全屋空氣方案的核心模塊之一?

孔余||撰寫

新一代空調?第三代空調?最近幾年的空調市場,如果選擇比較有代表性的明星單品,家電圈認爲,首推新風空調。

但是,這2年來,在衆多空調企業紛紛開啓從單品的空調向空調套系和空氣方案的全屋空氣轉型賽道之後,新風空調的市場熱度一直處在“有,但就是不火爆”的局面之中:一是,新風空調的市場占比想繼續上升,很難,單靠少數企業的火力還缺乏爆發力,而且與空氣方案轉型大勢不符;二是,雖然主流企業家家都有新風空調,但主力推動者只有海信和TCL等少數企業。其它企業更多只是市場戰術的應對。

所以,站在2024年空調市場爭戰的起點上,新風空調,及背後的推動者海信與TCL,都面臨著一輪新挑戰。一方面,新風空調的占比確實穩步提升,但想要達到變頻空調、定速空調那種市場占比,還有很長的距離;另一方面,在衆多企業紛紛開啓從空調單品向空氣方案轉型的過程中,新風空調地位弱化是必然,未來甚至還會成爲空氣方案中的一個功能模塊,難當大任。

行業少數派?還是市場新主流?

目前,聚焦新風空調的品類賽道,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是海信空調和TCL空調。可以說,在空調市場上屬于典型的“少數派”。

不過,無論是在線上網店,還是線下實體店,新風空調的品牌卻是一支龐大的生力軍。海爾、美的、格力,均有新風空調産品,包括奧克斯、松下、飛利浦、小米、長虹等也有新風空調産品。還有不少小企業,受制于品牌拉力弱、産品研發成本高,則未涉足新風空調産品。

這麽多的空調企業,對于新風空調的態度,卻是鮮明的兩派:一派是海信與TCL,都將其作爲IP品類打造,希望通過新風空調再造企業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另一派則是海爾、美的、格力、奧克斯、小米們,有新風空調産品但處于“只做少說不說”狀態,在一線市場上直接靠品牌和渠道搶奪用戶需求。

過去幾年,令海信、TCL這兩家新風空調“少數派”頗感無奈的是,其它空調企業都在搶新風空調的市場蛋糕,而且品牌拉力和渠道拉力更強,就是“臨門一腳”搶單;與此同時,衆多空調頭部企業卻又不完全卯足勁推廣和引爆新風空調,謀求再上一個規模化的新台階。

與當年一線空調企業紛紛搶奪變頻空調不同的是,這一次在新風空調上更多的頭部空調企業卻選擇“跟著走”策略。這導致新風空調的市場熱度一直上不去。最終,被定義爲“新一代空調”或“第三代空調”的新風空調,如今在一線市場上呈現出不同定位下的不同發展狀態。

産業新路口?命運早就揭曉!

進入2024年,在新風空調賽道上的兩大企業海信與TCL,推廣路徑和重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是否預示著品類新一輪市場變局的信號?

一是,海信空調掀起新風空調換代,開始將重心從新風空調單品推廣向家庭不同場景上的新風産品方案升級裂變,當然關鍵詞仍然鎖定新風空調;TCL空調則基于小藍翼P7新品的爆款推廣思路,繼續強化産品的技術性能優勢,希望以爆款帶動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産品競爭力快速提升。

再看看海爾、美的、格力、奧克斯等其它企業的市場動作,非常明確的兩點:一是,空調三巨頭都在強化從空調向空氣方案的躍升,追求家用空調與家用中央空調的橫向拉通;二是,主要空調企業因爲渠道多元布局的影響,都已經跳出單一的明星産品推廣,而是針對不同渠道搞差異化産品的經營策略。重心並不在新風空調上。

那麽接下來在空調市場上,新風空調怎麽定位?誰又能主導新風空調的發展?在家電圈看來,聚焦中國的空調市場,以及中國主要家庭的品質生活,新風空調的熱度會存在,但不會占據絕對的主位。對于海信空調,以及TCL空調來說,借力新風賽道但不能唯新風,更不能只有新風,還需要在市場經營策略和産品定位等方面,進一步升級和裂變。

同樣,新風空調未來的趨勢也很清晰:在空調向空氣方案轉型的過程中,新風將會承擔一股重要的力量和角色,要讓位于空氣的舒適度和用戶的觀感與體驗。簡單來說,不是無新風不空調,而是爲用戶創造更多包括“新風”在內的舒適健康空氣呼吸和感受。

最終,這也提醒市場上的所有空調企業,未來對于空調産品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定位應該是多元化的,但需要量力而行。有的企業就追求極速冷暖,有的企業追求健康新風,還有的企業探索在不同渠道爲不同用戶定制“好空氣”的産品套系方案。本質上,沒有對與錯,只是新風空調的未來需要有更強的生命力,就要引進更多的渠道商家和用戶家庭,成爲空調單品,或者空氣方案的標配功能和模塊。

版權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0 阅读:0

家電圈

簡介:覆蓋家電企業商家的垂直一體化價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