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出苗咋回事?種子沒問題,也沒有蟲害,只因一個失誤將重播

農民說農 2024-04-19 19:04:11

玉米播種後7-10天了,鄰居家同時播種的玉米,基本上已經出全苗,而自家地塊的玉米,只有零星小部分玉米出苗,多數玉米還未出苗,這是咋回事?

這是一位種植春玉米的農戶,給小幫手發來的問題,這種情況每年都會出現,至于原因,需要通過排除法,找到具體原因後,再進行對應的補救措施。

玉米播種後長時間不出苗,或者只出苗一小部分,首先要判斷種子質量是否有問題,方法很簡單,查看和自己購買同樣品種的玉米地塊,如果其他地塊出苗都知道,就自家地塊出苗不正常,那就可以排除種子質量問題。

如果當地種植該品種的玉米,都出現了不同程度出苗有問題的情況,那基本上可以判斷是種子質量問題了。而據開頭農戶說,其它該品種的玉米出苗正常,那接下來繼續排除。

地下害蟲也是影響玉米出苗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該地塊,在玉米播種前整地質量差,或者沒有整地就直接播種了,尤其是上年蟲害發生就嚴重的地塊,玉米播種以後,地下害蟲數量多,危害大,啃食玉米種子,造成不出苗或者出苗很少。

判斷這種因素的方法也簡單,在該地塊找尋多個位置,扒開土壤,查看是否有地下害蟲,如果地下害蟲較多,而種子又有被啃食的痕迹,則基本上可以判斷是地下害蟲所爲。

而據開頭的農戶說,扒開了土壤,沒有發現地下害蟲,並且自己在播種前,又進行了二次拌種。因此,蟲害的原因也可以排除。

那麽是不是播種過深所導致的呢?畢竟玉米有適宜的播種深度,如果播種深度過深,玉米種子出苗需要向上的距離加大。不僅會消耗更多的水分和養分,而且播種過深時,超過了玉米種子本身向上出苗的能力,也會導致大面積不出苗。

詢問了開頭農戶,據他說,播種玉米時,就注意到了播種深度,播種機器調節的深度爲5cm,應該問題不大。因此,也可以排除播種過深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就要考慮到“肥害”上面了,扒開土壤,查看不出苗的玉米種,發現不少種子呈現出“燒種”現象,顔色呈紅褐色,部分還帶有黑色。

于是詢問該農戶,播種時的底肥用量,以及底肥的施用方式,結果發現了問題所在,該農戶采取的是“種肥同播”的措施,底肥施用量沒問題,一畝地一袋複合肥100斤。

但是,在“種肥同播”時,種子和肥料的間距太近,沒有保持安全距離,導致播種以後,玉米種子出現了“燒種”現象,于是就出現了大面積不出苗的情況。

什麽是“種肥同播”?

“種肥同播”指的是在農作物播種時,將種子和化肥同時播入田間,具有省力省工、提高肥料利用率、苗齊苗壯等優點。

以玉米來舉例,傳統的玉米種植過程中,播種和施肥是分開進行的,比如先提前撒施肥料,然後整地,隨後再進行播種。而“種肥同播”是施肥和播種同時進行,減少了施肥的勞動量。

另外,采取“種肥同播”,肥料直接施入土壤,減少了地表流失和揮發,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有利于玉米更好的生長。迅速爲玉米幼苗提供養分,促進幼苗苗齊苗壯,提高了抗旱保墒能力,爲高産打下了基礎。

但是,“種肥同播”對于技術要求比較高,除了要選擇對應的種肥同播機械外,種子和肥料的間距則是大問題,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導致肥害,出現開頭提到的不出苗現象,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重新播種。

一般情況下,玉米采取“種肥同播”時,種子和肥料的間距在8-10cm之間爲宜,如果間距不足5cm,很容易發生肥害,如果間距過大,又會影響整體行距的播種工作。

綜合上述內容,當玉米播種以後,如果長時間不出苗,就要及時查找原因了,種子質量沒問題,播種也不深,播種前又進行了拌種,不是病蟲害的危害,那就要著重考慮“種肥同播”了。

有可能就是由于一時大意,種子和肥料間距過小,導致出現肥害“燒種”,玉米種子無法出苗。而當肥害過于嚴重時,種子已失去活性,不能再繼續生長,則建議需要及時重新播種了。

問問大家,你遇到過這種情況嗎?

1 阅读: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