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解放軍武統?雷蒙多釋放危險信號,台積電成爲遏華“棋子”

交鋒新視野 2024-05-10 18:28:57

賴清德上任前夕,美國又亮對華“回馬槍”。雷蒙多惡意炒作“大陸威脅”,甚至還宣稱大陸武統台灣會給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傷害。

一、雷蒙多釋放危險信號

自美國單方面對華展開“貿易戰”後,美國各種技術封鎖和出口限制也是層出不窮,這無疑讓中企在國際市場上面臨重重困境。

盡管中方多次對美國的制裁手段予以反對,但美國仍是一意孤行,如今甚至還把“貿易戰”升級爲“芯片戰”。

此前,拜登政府對華再次揚起大棒,不僅撤銷了美國部分芯片企業向中國出售芯片的許可證,還進一步收緊了對中國企業的出口限制:如禁止計算機用中央處理器和手機用通訊芯片等出口中國。

有人指出,美國這次顯然是想通過針對性打擊,阻礙中國部分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甚至從美國的進一步收縮對中國的出口可以看出,美國不找借口掩飾對中國開展的“科技戰”。

而隔天,雷蒙多在出席撥款委員會聽證會時就表示,哪怕犧牲商業利益,也不能把芯片賣給中國。

並且雷蒙多還拿“國家安全”爲自己打壓中國經濟找借口,甚至還強調:國家安全比商業利益更重要。

隨後雷蒙多還直接圍繞中國大陸、台灣釋放危險信號:一旦大陸控制台積電,絕對會給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影響。

而當美國國會議員就大陸會對美國造成的影響進行提問時,雷蒙多就拿台積電作出回應。

雷蒙多表示,美國目前已經從台積電購買了92%的先進芯片。

(雷蒙多又炒“大陸威脅論”)

顯然,雷蒙多認爲一旦大陸占據台積電,美國將面臨兩個選擇:

其一,繼續向台積電購入芯片。

這和給大陸送錢沒什麽兩樣,美國顯然不太可能考慮這個選擇。

其二,選擇其他渠道購入芯片。

而這不僅會影響美國芯片供應鏈,還會給美國經濟造成波動。

美國顯然也早就考慮到這個問題,早已“未雨綢缪”:拉台積電在美國建廠。

二、台積電“加碼”美國

早在2020年,台積電就和美國達成合作,拿著120億美元到亞利桑那州建廠。

而2年後,拜登爲了重建美國本土芯片産業,通過了價值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

這時,台積電再次響應美國號召,于2022年12月的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台積電晶圓廠裝機慶典上,揚言要在鳳凰城建設第二座晶圓工廠,總投資額已高達400億美元,而拜登更是激動的當場表示,“美國制造業回來了”。

但讓台積電沒想到的是,錢投進去了,但是工廠到現在還沒建好。

這時候扭頭再看,原本計劃第一座工廠會在2024年投入生産4nm芯片,卻因其進度條嚴重滯後,不得不推遲到2025年。

而第二座工廠原計劃會在2026年投入使用,生産更先進的3nm芯片,卻因美國國內的各方面原因,這項計劃也不得不擱置。

(台積電兩次設廠,投資金額高達400億美元)

如今台積電又搞出大動靜,決定向美國制造業再次“加碼”:要在亞利桑那建設第三座工廠,這次將生産2nm以及更加先進的芯片技術,並且這座工廠計劃于2030年投入使用。

美國也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投資台積電6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477億元,並且給台積電最多50億美元的貸款。

而台積電此前在亞利桑那投資的400億美元也將增加至650億美元,並且在工廠建設完成後,很可能給當地創造超過25000個就業崗位,其中就包括近6000個高薪工作崗位,這很大程度緩解了美國失業率高的問題。

盡管台積電的第二座工廠還沒建成,但拜登爲了振興本土制造業,仍對台積電建設第三工廠的計劃保持支持態度,甚至還稱這次合作有望讓美國在2030年“生産出全球20%的尖端半導體”。

顯然,美國就是爲了通過掌控高端芯片産業鏈,從而影響全球高新科技産業發展。

(拜登支持台積電在美國建廠)

三、美國幹擾兩岸統一

此前,美國就已經預估到台灣芯片産業鏈遭到中斷,美國芯片價格因此漲幅60%的結果。

而雷蒙多對此發出警告,顯然也迎合了美國的政治方針。

美國長期處于極端遏華的政治大氛圍下,已然形成“對抗中國”就是美國的“政治正確走向”。

甚至美國認爲抓住進攻的關鍵核心才能做到有效遏華,而猛打“台灣牌”顯然就是拜登認爲的最有效遏華手段。

而此番雷蒙多在美國衆議院上的表述,顯然就是想通過美國國會烘托政治氛圍,從而進一步推動對華“芯片戰”,甚至還爲此不斷炒作“大陸威脅論”。

換個角度來講 ,雷蒙多渲染台島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顯然也給美國國會提了個醒,讓其有了新的遏華說辭。

(美國爲遏華,猛打“台灣牌”)

但實際上,類似的說辭布林肯早在2023年就已經講過,雷蒙多此番講話也只是複刻布林肯的說辭罷了。

而密切關注美國“小動作”的中國,顯然也是早有防備,畢竟中國始終把捍衛領土完整和維護國家主權放在第一位,顯然不會讓美國輕易幹擾兩岸統一進程。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