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挽救生命的創新需要全球合作|國際論壇

人民日報國際 2024-04-27 11:30:35

中國在傳染性疾病防控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在健康創新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是應對全球健康挑戰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過去20多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了一半。這是人類21世紀取得的最偉大成就之一。取得這一成就的前提是科技領域的創新突破,特別是多款可以挽救生命的疫苗研發成功並問世。世界衛生組織50年前發起“擴大免疫規劃”,呼籲各國增加接種疫苗的種類和覆蓋面,有資源的國家開始加大對兒童的疫苗保護。真正的加速度來自成立于2000年的全球疫苗免疫聯盟,這一突破性的公私合作模式讓創新成果真正惠及最有需要的人群——通過統籌全球貧困國家的接種需求,大幅降低疫苗采購成本,讓超過10億生活在資源匮乏地區的兒童也可以接種到基礎疫苗。

近年來,疫情、氣候變化、戰亂沖突等嚴重幹擾了醫療衛生系統的正常運轉和日常疫苗接種工作,全球南方國家所受的沖擊最甚。如今,每年仍有近500萬5歲以下兒童失去生命,他們中大多數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和南亞。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已經過半,但按照當前的進展速度,國際社會要實現有關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防控等關鍵目標,面臨的任務還很艱巨。

如何才能讓全球健康事業重返本世紀前20年的前進軌道?此前兒童死亡率大幅降低的實踐告訴我們,只要包括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國際機構在內的各界夥伴齊心協力,加速創新研發和成果轉化、普及的進程,我們將有望大規模地挽救生命。

中國戰勝瘧疾的努力就是一個例子。從青蒿素研究的開創性突破,到制藥産業將研究成果轉化爲藥物並實現大規模生産,以青蒿素爲基礎的聯合療法已成爲瘧疾標准治療方法,中國的相關防控經驗被寫入世界衛生組織技術文件向全球推廣。在70余年時間裏,中國從每年出現3000萬病例降爲零病例,得到了世衛組織無瘧疾認證,創造了全球公共衛生的典範。這得益于中國政府的決心和投入、企業的參與、全社會的努力,以及與包括全球防治艾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會在內的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

此時此刻,爲了挽救萬千生命,世界仍需要這種合作。中國在傳染性疾病防控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在健康創新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是應對全球健康挑戰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在中國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推動全球健康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彙聚跨界資源,加速創新成果的開發、轉化與應用普及。我們支持中國企業開發的脊髓灰質炎、乙腦等疫苗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的預認證、擴大産能,並促進中低收入國家對這些疫苗的公平獲取。中國企業生産的乙腦疫苗已經保護了超過5億海外兒童。去年,中國宣布爲巴基斯坦捐贈3000萬劑脊髓灰質炎疫苗,爲全球根除脊髓灰質炎貢獻力量。我們與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合作資助中外科學家共同在瘧疾蚊媒控制、疫苗監管科學等領域開展研究,爲全球傳染病防控提供創新引擎。我們還與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中非疾控專家以及國際組織攜手,將中國創新的抗瘧經驗、模式和産品應用到非洲瘧疾高發社區,爲當地探索有效的瘧疾防控模式。

展望未來,全球健康領域有很多令人興奮的創新值得期待。例如,采集簡便、快捷且生物安全風險較小的舌拭子檢測技術有望突破結核病病例發現難的瓶頸,讓大規模主動篩查成爲可能。中國具備獨立研究、開發、生産舌拭子檢測工具的能力,有潛力加速本國乃至世界對無症狀結核病患者的發現進程。此外,基金會和北京市政府以及清華大學聯合支持成立的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正在研究新一代結核病和瘧疾藥物,一旦取得突破,將加速全球終結這些致命傳染病的進程。

我們期待持續爲包括中國創新者在內的全球夥伴提供有力支持,促進創新成果的産出,推動創新成果從實驗室盡快走進醫院、診所、社區和千家萬戶。唯有如此,創新才能真正惠及那些最有需要的人群。

本周正值創新與合作的重要平台——中關村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辦。今年論壇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焦點之一正是如何撬動創新以應對全球健康挑戰。我希望論壇可以促成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和國際機構之間更緊密的合作,激發更有效的行動,通過不斷加強全球健康創新生態系統的建設,讓更多的創新湧現並盡快惠及中低收入國家的脆弱人群。全球協力支持健康創新,挽救萬千人的生命就會成爲可能。我期待中國在實現這一目標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爲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

責編:李欣怡、劉赫、章凱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