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從閻立本的侄子死亡一案中發現武則天的狠毒卻君臣相宜

史海撷英 2024-03-30 18:35:54

大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長安。此時是大唐蒸蒸日上,貞觀之治的恢弘還在,而開元盛世的氣象仍未到來。這一年最重要的大事就是,皇帝風眩症愈發嚴重,于是就和宰相大臣們商議,准備讓天後暫理國政。宰相郝處俊對此強烈反對:“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後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上苦風眩甚,議使天後攝知國政。中書侍郎同三品郝處俊曰:‘天子理外,後理內,天之道也。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後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傳之子孫而委之天後乎!’中書侍郎昌樂李義琰曰:‘處俊之言至忠,陛下宜聽之。’上乃止。”

還是在這一年,長安居然發生一起大案。

長安城,大理寺,大唐最高司法衙門,執掌折獄詳刑之事也。這一天,大理寺迎來了一位新的官員——原太原府法曹參軍狄仁傑,他將擔任大理寺寺丞,寺丞相當于大理寺的三把手,大理寺的一把手是正卿,然後是少卿,最後才是這個寺丞。正卿是從三品,少卿是從四品上,狄仁傑的寺丞僅爲從六品上。

雖然狄仁傑不是頭號人物,但是寺丞平時要負責的工作可不少,需要處理衙門裏的日常事務,而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對于全國各地報上來的重案和要案進行複核。或者地方無法處理以及牽涉面很廣的案件,地方衙門都會推給大理寺處理,應該數這些案子的偵破難度相當之大。

狄仁傑(630年——700年)是並州人,比同爲並州人的武則天小五歲,狄仁傑的父親狄知遜曾任夔州長史。這樣的家庭使得狄仁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後以明經舉人身份步入官場,在汴州做了個判佐的從七品小官,負責辦理基層刑獄。因工作成效突出,得到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推薦,升任並州都督府法曹,這一幹就是十多年,期間處事公正,頗受好評,由于狄仁傑處理過大量的繁瑣複雜的法律案件,使得他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仁傑,儀鳳中爲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次,“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坐誤斧昭陵柏,罪當免,高宗诏誅之。仁傑奏不應死,帝怒曰:‘是使我爲不孝子,必殺之。’仁傑曰:‘漢有盜高廟玉環,文帝欲當之族,張釋之廷诤曰:“假令取長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棄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誤伐一柏,殺二臣,後世謂陛下爲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高宗欣賞狄仁傑的正直與膽識,這也給當時的皇後武則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狄仁傑工作出色,作爲狄仁傑的最高領導,大理寺正卿的張文瓘是相當滿意。某日,張文瓘將一件剛剛發生大案交由狄仁傑處理,案件涉及到了大畫家、宰相,而且對狄仁傑有知遇之恩的閻立本,此時的閻立本已經去世四年。

狄仁傑

案件本身似乎並不複雜,大唐宰相閻立本的侄子,工部尚書閻立德的兒子,當時擔任輕車都尉閻莊在跟隨唐高宗李治和天後武則天巡遊東都洛陽的過程中,突然就死了,時年五十二歲。閻莊的死很蹊跷。現在斯人已逝,還未來得及傷感,眼下又接手了故人之子的案子,未免讓狄仁傑十分感歎。可問題是,案發之後,閻家對閻莊的死亡已經放棄追究,更讓狄仁傑不解的是,閻家甚至早就把閻莊從族譜裏除名了。閻莊成了無名鬼。這個結局是很慘的。

狄仁傑爲查清案件,親自到閻家調查,而閻家態度冷淡,但經過狄仁傑暗中查訪得到了一條重要線索,閻莊官職是輕車都尉,但他還是太子李弘的家令,負責保衛太子的安全,這樣的人必須是太子的心腹。絕對是太子最信任的親信和幕僚。此時的太子李弘已經薨逝半年了,年紀也不過二十三歲。

對于閻莊的突然死亡,閻家的說法是,在太子李弘薨逝之後,閻莊分外自責,認爲自己沒有照顧好太子,他憂思成疾,不久之後也病死了。對于這個說法,狄仁傑根本就不信。要知道,閻莊是武將出身,遠征過高麗,身體素質來很不錯的,絕對不會這麽脆弱,退一步說,如果真有病,可以告假,又爲何陪同那皇帝和皇後到洛陽,朝廷也沒有給閻莊任何處罰,可閻家又爲何將族譜裏除名?

李弘薨逝後幾個月時間閻莊就死了,那麽兩者之間會不會有什麽隱秘的關聯呢?就算李弘與皇帝有什麽矛盾,也絕對到不了李弘非薨逝不可的地步。而且高宗在兒子薨逝後直接把太子追封爲了皇帝。再就是如果李弘是非正常薨逝,朝廷自然會一查到底。顯然,太子是正常薨逝。

于是狄仁傑開始擴大調查範圍,開始調查太子妃一系的關系,發現其中隱秘不少,其中皇後的妹妹韓國夫人武順的兒子,也就是皇後的外甥賀蘭敏之,此人居然強奸了另外一位朝中大臣楊思儉的女兒。而楊思儉的女兒已經被高宗皇帝欽定爲了太子李弘的太子妃,也就是說,楊思儉的女兒就是李弘的未婚妻,“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榮國夫人,恃寵多愆犯,則天頗不悅之。鹹亨二年,榮國夫人卒,則天出內大瑞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隱用之。又司衛少卿楊思儉女有殊色,高宗及則天自選以爲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榮國服內,私釋衰绖,著吉服,奏妓樂。”這事任何人都無法忍受,但因爲賀蘭敏之是外戚,皇後的親外甥,所以後來這事兒竟然不了了之。但是李弘和他母親身後的武氏家族的梁子,既然李弘已經和天後一族産生了矛盾,但問題是,天後也不可能對自己的兒子動手。

李弘‍

狄仁傑官職雖然不大,但朝廷內幕還是了解一些,天皇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眼下是二聖臨朝,權力大都集中了在天後的手裏,現在天後已經是控制了一切的權力,在此情況下,皇後很有可能保全身後的武氏家族,皇後向來殺伐果決,李弘是否薨逝于她手,而閻莊是否得知了其中內幕,也被一同殺掉了呢?狄仁傑望著書案上的卷宗,只能放棄。而關于李弘和閻莊之死,自狄仁傑之後,也再無人問津。一切都成了不能說的秘密。

《舊唐書》只是簡單一提:“上元二年,太子從幸合璧宮,尋薨,年二十四。”在《資治通鑒》一書中說:“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宮。時人以爲天後鸩之也。”單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並不足以佐證這個事實,所幸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陝西發現了一塊墓志銘,它就是閻莊墓志,這塊閻莊墓志中明確地記載了一句話:“豈意彼蒼冥昧,福壽徒欺。積痗俄侵,纏蟻床而遘禍;浮晖溘盡,隨鶴版而俱逝。”就是這句話,學者專家們認爲這絕對是間接地佐證了武則天毒殺兒子李弘的最好證據了。

此事之後,狄仁傑得到了皇帝李治和皇後的賞識,高宗將狄仁傑提升爲侍禦史,專司彈劾朝中不正之風。中宗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升任甯州刺史。他善撫百姓,頗有德政,受到民衆愛戴。但短短一年之後,五十六歲的狄仁傑因此被武則天征召入朝,出任工部侍郎,此後步步高升,最後官居宰相。

武曌

如果說之前的狄仁傑職務較低,且遠離權力核心,從而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糾紛。那麽自垂拱三年(687年)開始,身爲朝中高官的他也被卷入各種勢力的鬥爭中。但狄仁傑始終屹立不倒,始終受到武則天的信任,君臣之誼非同尋常,武則天甚至從來不直呼狄仁傑的名字,而尊稱他爲國老:“太後信重內史梁文惠公狄仁傑,群臣莫及,常謂之國老而不名。”狄仁傑能得到女皇信任、能受到後世傳誦,沒有其他原因,只是因爲他心懷家國,大公無私,再就是當初對于李弘問題的處理。

對于狄仁傑而言,也許很早就見識到了武則天的狠辣手段,親眼目睹她對兒子們的毫不留情,但在如此隆恩之下,狄仁傑會不會在某一個時刻突然想起自己多年前任職大理寺丞的那段往事呢?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