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父親憤怒自扇自己十耳光,值得所有家長重新審視家庭教育

江郷貳的獨白 2024-04-10 00:50:09

文/木槿夕先生

“我兒子10分鍾打遊戲充了6000元,就這幾天花了一萬多,我先甩自己十巴掌。”

浙江杭州,一位父親錄制視頻,當著鏡頭說出了以上的一段話,接著連續用巴掌扇向自己,孩子明顯被父親的動作嚇到了,連忙拉著爸爸的手勸說。

相信這一幕戳中了很多人的心,面對孩子沉迷網絡遊戲,大部分家長苦于沒有辦法,只能寄望于孩子能夠懂事,有的家長會采取收手機的方式,讓孩子脫離網絡遊戲,可是這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讓人感覺不舒服,不同于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的家庭,他代替孩子承擔了這次錯誤,一句“子不教,父之過”更是讓人震驚,沖上熱搜之後,關于這位父親的職業同樣被扒出來,隨之而來的質疑聲接踵而至。

在此次事件之中,涉事孩子才9歲,利用了成年人的信息注冊網絡遊戲,還記住了父母的手機密碼,往遊戲裏充錢。爲了保障孩子的隱私,視頻對孩子打上了馬賽克,可是能夠看出,孩子看到父親自扇耳光的動作時,明顯是慌張的。

這位父親的職業是賣車行業,有自己的短視頻賬號,會向網友分享一些購車優惠和心得,用他自己的話語解釋,“我哪怕做生意倒閉都沒事,我管不住我兒子,我對不起所有人。”

單從這個態度上看,他此前對孩子的教育或許有些忽視,但是在發現孩子問題時,能夠及時介入,采取措施去解決這個問題,不能說這個行爲完去正確,至少能夠一定程度上對孩子進行勸誡。

在事件持續發酵之後,涉事的網絡遊戲公司回應,已經安排全額退款,並且查明了原因,是孩子通過拿到成年人信息後。實名注冊後使用8個月,充值金額爲13824元,可見男子所說基本屬實,孩子確實在沉迷遊戲之余,用父母的錢充了遊戲。

有人質疑,是男子在利用孩子炒作,男子針對這個說法進行回應,“誰會拿孩子炒作?”說實話,在遊戲公司退全款的時候,我相信男子將此事說出來,退錢並不是唯一的目的,他更想的是引起對網絡遊戲的重視,呼籲加強對遊戲公戲的監管。

拿男子的孩子爲例,他才9歲,對網絡遊戲的控制力不強,自控能力太差,很容易被網絡遊戲誘惑,采取了不理性的消費觀念,幾天充值過萬的舉動,不是一個正常小孩能夠支付的開銷。

在男子將此事曝光之後,遊戲公司備受質疑,即便是它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全額退款,但是暴露了在限制未成年進入遊戲的措施上,存在了一定的漏洞。特別是大額的支付金額,在輸入一次消費密碼後,下次就無需繼續輸出,有時候孩子根本沒有注意到什麽,款項就已經被扣除了,這是很不合理的方面。

針對網絡遊戲,家長的反對聲音很大,他們在忙工作之余,對孩子難免有疏忽,而孩子在同伴的宣傳之下,偷用父母的信息注冊,借著往遊戲裏充錢,這絕對不是個例,而是一個病態的趨勢,值得所有家長重新審視自身的家庭教育。

我們並不排斥,讓孩子有更多娛樂的方式,玩玩遊戲是沒問題的,畢竟孩子也需要快樂。但是在沉迷網絡遊戲上,一定要有所限制,采取合適的方式制約,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多進行戶外運動,提高一下生活體驗。

對于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的危害,動辄影響自身的學習,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親屬關系的疏遠,大部分家長都是爲了孩子打拼,一旦涉及到孩子的問題上,大家是很難保持理智的。

說實話,網絡遊戲和短視頻平台已經針對這個問題,陸續開展了未成年模式,限定孩子接觸到一些奇怪的內容,但是架不住信息發展迅猛,孩子接受信息能力不斷提升,讓家長很是頭疼,脾氣上來還會對孩子動手。

這種方式是不對的,參考這位父親的行爲,他是采取讓孩子親眼看到父親對這件事的憤怒,拳頭沒有落在孩子身上,反而是懲罰自己,這對于孩子是另外一種教育方式,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效果好過于棍棒教育。

除了孩子家長的教育方式,評論區同樣出現過多個孩子充值的案例,這在說明網絡遊戲對孩子的危害正在逐漸形成,已經造成了家長的困擾,大家可以就此采取必要的方式,讓遊戲公司退錢。

一般情況,未成年消費是由父母承擔,此前就報道過,父母攢了積蓄被孩子拿去充值遊戲,結果只能采取投訴網絡公司的方式,拿回部分充值金額。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需要家長和網絡遊戲的共同發力,讓孩子在娛樂之余,能夠及時回到現實,特別是家長要把身份信息和支付密碼隱藏,不要讓孩子有充錢的資金來源。#熱點議事庭#

希望這件事能夠引起更多的家長關注,根據自身家庭情況,優化針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遠離網絡遊戲。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2024-04-10 06:02

    只想知道開發遊戲的最終目的是什麽???未成年不能玩,玩了前途沒了!成年人有時間玩嗎???有時間玩的家庭就沒了,遊戲毀了多少家庭

  • 2024-04-10 09:21

    這個遊戲公司還是挺厚道的

江郷貳的獨白

簡介:文字是尖刀,也是一個溫柔鄉,在這和你說點心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