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球“出差”幹什麽

山西科技新聞網 2024-05-10 09:54:11

圖爲嫦娥六號探測器和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器箭組合體。新華社發(黃國暢攝)

5月3日,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1號工位,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據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王瓊介紹,該任務飛行全過程約53天,由發射入軌段、地月轉移段、近月制動段、環月飛行段、著陸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段、環月等待段、月地轉移段和再入回收段11個飛行階段組成。

王瓊對任務主要飛行過程進行了介紹。他說,探測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沿地月轉移軌道飛行,到達軌道高度約爲200公裏的近月點附近。

在近月點附近,探測器將實施1次近月制動,進入近月點高度爲200公裏、軌道周期爲12小時的環月橢圓軌道。在該軌道上將擇機實施立方星分離。

探測器在12小時環月橢圓軌道上通過兩次近月制動,進入平均高度200公裏、周期爲兩小時的環月圓軌道,並在該軌道上完成著陸上升組合體與軌返組合體的分離。

分離後,軌返組合體繼續環月飛行,著陸上升組合體在環月軌道運行約1天後,通過實施兩次降軌變軌,進入近月點約15公裏、遠月點約200公裏的橢圓軌道。

著陸上升組合體在環月橢圓軌道上繼續運行約1天,擇機實施著陸下降,經曆主減速段、快速調整段、接近段、懸停避障段、緩速下降段,在月面預定區域軟著陸。著陸下降過程約15分鍾。

著陸後,著陸上升組合體采用鑽取和表取兩種采樣方式,完成月壤的取樣和封裝;同時,有效載荷、國際載荷開展就位探測。月面工作時間約爲48小時。

完成月面工作後,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在月面起飛,通過實施4次軌道機動,采用多圈多脈沖共面橢圓軌道交會策略,導引至高度爲210公裏的環月圓軌道上,與軌返組合體實施交會對接。

在著陸上升組合體月面工作期間,軌返組合體通過實施調相機動,使得軌道器在遠程導引段終點(交班點)到達200公裏圓軌道上合適的相位。

交會對接完成後,月球樣品從上升器轉移至返回器內。軌返組合體擇機與上升器及對接艙段分離,在環月軌道上巡航飛行,等待月地轉移窗口,在預定時機加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經曆1至3次中途修正後,軌返組合體到達距地球約5000公裏高度處,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計劃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

王瓊表示,相比嫦娥五號任務在月球正面采樣返回,嫦娥六號任務將在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下,首次實施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將突破多項關鍵技術,並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嫦娥六號探測器上搭載了4台國際載荷。其中,法國氡氣探測儀將對月球表面氡氣同位素開展原位探測,研究揮發物在月球環境下傳輸和擴散的機制;歐洲航天局月表負離子分析儀將對月球表面負離子進行探測,研究等離子體和月面的相互作用機制;巴基斯坦立方星將開展在軌成像任務,驗證納衛星月球軌道探測技術;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作爲在月球背面的定位絕對控制點,可以與其他月球探測任務開展聯合測距與定位研究。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于2021年12月獲批立項,其中嫦娥六號任務瞄准2024年5月首發窗口,以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爲預選著陸區。任務的工程目標是突破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技術、月背智能采樣技術和月背起飛上升技術,實現月球背面自動采樣返回,同時開展有效國際合作。任務的科學目標包括月球背面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月球背面樣品的分析與研究。任務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與回收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組成。(記者 付毅飛 何沛苁)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蘇漪

0 阅读:191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2:43

    我們中國太厲害了,只是不能夠什麽儀器都有,那些別國儀器,估計我們沒有或者比較落後,才會國際合作帶上他國的儀器上去,要是我們什麽都能幹了,就不關他國什麽事了。不過綜合能力,我們才是老大哥,光這個將這些儀器上月球的運輸能力,別國還玩不來,不然就不蹭“車”了。

山西科技新聞網

簡介:彙聚創新力量,提供科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