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侄孫格瓦:我在中國比在法國更有名

華輿 2024-05-16 14:30:20

60年前,戴高樂將軍任總統的法國政府正式宣布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開啓了中法關系的新篇章。自此,戴高樂的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戴高樂家族也與中國結下了深厚情誼。在24日于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戴高樂將軍的侄孫、法國攝影師格瓦·戴高樂表示,在一個熱愛中國的家庭中長大,這鼓勵他多年來一直用鏡頭記錄中國。

格瓦的父親貝爾納·戴高樂是戴高樂將軍的侄子,曾任法中委員會主席,被稱爲中法友誼“信使”。1964年,中法兩國建交伊始決定舉行首屆法國科技展覽會,貝爾納·戴高樂作爲展覽會法方負責人率團與會,此後他一直致力于促進兩國友好,是中法友誼的推動者和見證者。

  ▲格瓦·戴高樂24日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李昊攝。

“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父母都很熱愛中國的家庭中,我的父親對我影響很大,他經常會給我們講中國的故事,我對中國的熱愛也源于此”,格瓦回憶稱,他首次來到中國是在1978年,當時他在巴基斯坦結束工作後有2個月的假期。他想,既然離中國這麽近,應該去中國看看!

此後,格瓦又多次來到中國,足迹遍布西安、成都、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並將相機對准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他的鏡頭中,街頭玩耍的孩童、樹蔭下乘涼的老人、公園裏練功的師徒,一幅幅中國人日常生活畫面,都成爲他鏡頭中獨具美感的作品,並最終結集成書。

格瓦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拍攝的作品最重視表達的就是中國的“人情味”。“從中國老百姓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一些東西,這讓我受到觸動”,格瓦說,從每個家庭與個人去認識中國有著獨特意義。

40多年間在中國的拍攝讓格瓦與他的作品成爲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見證者。格瓦說,他看到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城市化、基礎設施、科技,還是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巨大的改變都讓他印象深刻,“但不變的是人們熱情的內心”。

據悉,格瓦此次來華,將與中外攝影師共同前往貴州,對花江峽谷大橋的建設進行專題拍攝。花江峽谷大橋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至水面高度625米,建成後,這座大橋不僅主橋跨徑居山區橋梁跨徑世界第一,更將成爲新的山區峽谷世界第一高橋。“我對此次拍攝感到非常激動,我也知道貴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動植物”,格瓦說。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年,格瓦也在采訪中提及,中國和法國有著悠久的曆史文化,人文和藝術交流一直是實現相互理解和認知的有效途徑,也需要繼續加強。他同時表示,由于伯祖父戴高樂將軍的緣故,“自己在中國比在法國更有名”,而他也計劃在法國繼續舉辦以中國文化爲主題的攝影展,讓更多的法國人通過影像了解中國。(完)

來源:環球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