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曼陀菲爾4:第7裝甲師的第四任師長,他接手的部隊有多“強大”?

巴巴維維 2024-05-09 08:09:48
【人物篇】曼陀菲爾4:第7裝甲師的第四任師長,他接手的部隊有多“強大”?

1942年4月11日,第7裝甲師第7摩托化步兵團團長隆格豪森升任該師第7摩托化步兵旅旅長(該旅轄曼陀菲爾的第6摩托化步兵團和第7摩托化步兵團)。8月,隆格豪森被調往北非,曼陀菲爾升任旅長。

第7裝甲師在巴巴羅薩行動中損失114名軍官,陣亡1941名軍士和士兵,另有6000人受傷和被俘,傷亡比例爲58%(該師原有1.4萬人)。如果按照戰鬥部隊占全師60%的比例衡量,該師幾乎已經打光了。

1942年5月,在東線損失巨大的裝甲師紛紛調往西線休整,其中包括第6、第7、第10裝甲師,以及黨衛軍第1、第2和第3裝甲師。休整期間,第7裝甲師獲得了65輛三號和四號坦克,又接收了40名軍官和800名士兵。在此後的數月中,曼陀菲爾都忙于接收裝備、整訓新兵和演練戰術。

1942年11月10日,第7裝甲師參加了占領法國南部的行動,然後就駐紮在馬賽。

1942年11月15日,曼陀菲爾突然接到調令,命其火速前往北非突尼斯,准備接管一個師的指揮權。

所謂的“曼陀菲爾師”其實兵力僅相當于一個旅,步兵部隊包括意軍1個傘兵團、德軍1個傘兵團又1個傘兵營,坦克部隊包括3個裝備有三號坦克的裝甲連和1個裝備有四號坦克的裝甲連。全師兵力約5000人。

戰後曼陀菲爾自稱是他一手組建起的這個師,而事實上他接手時這支部隊已經初具規模,只不過在擔任師長後,該部的戰鬥力的確有所上升。

“曼陀菲爾師”在北非打得的確很出色,他們在1943年2、3月間的作戰中重創英軍一個旅並奪取了突尼斯北部的幾處要點。不過“曼陀菲爾師”畢竟實力有限,他們的戰果很快就被英軍奪了回去。

1943年4月底,曼陀菲爾在突尼斯患上嚴重的瘧疾——虛弱無力、嘔吐腹瀉。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阿尼姆自知北非戰場已經毫無希望,于是他嚴令其返回國內接受治療。

戰後阿尼姆曾對此事做出解釋:“他是我在突尼斯戰場上最優秀的師長之一。他做出了很多自我犧牲,以致病倒在戰場上。我讓他搭乘醫療船離開了非洲,這樣德國才能多一位優秀的將軍。”

1943年5月1日,曼陀菲爾正式晉升少將軍銜。

曼陀菲爾病愈後,轉入後備將領待命。8月16日,他接到大本營命令,要求他立即面見希特勒。

這是曼陀菲爾第二次被希特勒召見,上一次發生在1943年初,他被召回大本營介紹北非前線戰局。希特勒詢問他下一步工作是如何考慮的。這個問題通常的答案是“我會到元首要求我去的地方”,但曼陀菲爾毫不猶豫地答道,自己要回東線。

希特勒顯然對這個回答感到滿意,因爲東線的殘酷性是有目共睹的。隨後他宣布了曼陀菲爾新的任命——接替患病的豐克,出任第7裝甲師師長。

此時的第7裝甲師在哪?

在東線的哈爾科夫。

“堡壘行動”前,第7裝甲師編入霍特指揮的第4裝甲集團軍,隨後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8月中旬,原本齊兵滿員的第7裝甲師僅剩下16輛坦克可用,並跟隨集團軍撤到庫爾斯克以西的蘇梅地區。此時蘇軍正圍攻哈爾科夫,霍特奉命集中裝甲部隊向蘇軍近衛第5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5集團軍等部隊的側後發起進攻。

8月20日,曼陀菲爾抵達前線。

8月22日,蘇軍第53集團軍攻入哈爾科夫,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下令部隊撤退。

8月25日,曼陀菲爾在指揮車上遭遇空襲,背部中彈。部下要把他送到後方醫院,但曼陀菲爾知道這必然會導致自己失去指揮權,所以堅持帶傷繼續作戰。

9月1日,第7裝甲師接到命令,該師第25坦克團第1營返回西線,換裝豹式坦克(該團僅有兩個坦克營)。

9月7日,曼陀菲爾向上級遞交戰況報告,稱全師在7至8月間,共損失3000人,其中包括144名軍官。師屬第58補充營已經解散,因爲所有兵員都已經充實到一線部隊。作戰期間第7裝甲師接收過10輛坦克,因嚴重缺乏維修部件,有12輛坦克在維修所停留超過兩周。全師其他武器損失包括351挺輕機槍、48挺重機槍、18門迫擊炮等。此外包括摩托車在內的車輛極其匮乏。

9月18日,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終于說服希特勒,命令所部4個集團軍、15個軍、63個師向第聶伯河一線撤退。

整個南方集團軍群還沒有意識到,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處境將極爲艱難。

在撤退過程中,第7裝甲師所在的第48裝甲軍劃歸第8集團軍戰鬥序列。集團軍司令肯百夫正愁沒有斷後的部隊,于是第7裝甲師“順理成章”地接下了這副重擔。

南方集團軍群在第聶伯河以東的烏克蘭地區執行了德軍統帥部下達的“焦土政策”——在撤退路線上到處都是烈焰熊熊的村莊、滿目瘡痍的城鎮,滿眼望去都是爆炸的廠礦冒出的隆隆黑煙,一座座糧倉被焚,成千上萬的牛羊牲畜被強行帶走或就地殺死。

曼施坦因在戰後曾爲自己辯解,稱其只下達了破壞軍事目標的命令。第48裝甲軍參謀長梅倫廷則講得更直白,也間接印證了曼施坦因在撒謊,他說:“整個集團軍群當時危在旦夕,如不采用這些措施,成千上萬的部隊就永遠到不了第聶伯河。”

這位將軍還替德軍的行爲辯解說:“德軍給烏克蘭百姓造成的苦難,相較于上百萬德國平民在盟軍空襲中的傷亡而言,實在算不得什麽。”

梅倫廷的話我們可以簡單剖析一下,並加以延伸——盟軍對德國人下死手,然後德軍對蘇聯人下死手;當蘇聯人反過來收拾德國人時,德國人一邊咒罵蘇軍殘酷,然後又跑到盟軍那裏尋求庇護。

德軍被俘後遭到虐待也是罪有應得。

負責殿後的第7裝甲師是否參與了“焦土政策”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遭到尾隨其後的蘇軍持續不斷的攻擊和騷擾。曼陀菲爾費盡千辛萬苦,才將部隊撤到第聶伯河右岸。

疲憊不堪的德軍官兵原本打算到了右岸可以喘口氣,他們會在那裏看到精心構築的攻勢,以及大量裝備和物資補充。但是德國人失望了,右岸地區沒有地堡、掩體、通信線路和戰壕。一位德軍上校後來回憶說:“部隊真心希望第聶伯河背後有精心准備的防禦陣地,官兵們能在那裏休整和撣去滿身的疲勞。但除了俄國人,那裏既無陣地,也沒有地方洗塵。部隊士氣和精神由此一落千丈。”

蘇軍很快就打過來了。與德軍嚴重依賴渡橋和船只不同,抵達第聶伯河的蘇軍先頭部隊自己動手制作木筏,四處搜羅未被毀壞的小船,或者用空汽油桶,甚至幹脆泅渡。就是利用這些工具,各路蘇軍在第聶伯河右岸建立了多處橋頭堡。

蘇軍的渡河進度十分驚人,前一天黃昏才過去了不過一個營,僅僅一個晚上,橋頭堡的兵力就可以增加到一個師。德軍沒有一條完整的防線,曼施坦因只得讓裝甲師四處出擊,攻擊那些立足未穩的蘇軍。

9月27日,第48裝甲軍奉命趕往基輔以南90公裏處的布克林,那裏正迅速集結著蘇聯重兵。

曼陀菲爾的坦克團只剩下一個營,他率領兩個裝甲擲彈兵團和一個坦克營不等集結完畢,就投入了戰鬥。雙方激戰數日,德軍最終占據了有利地形,他們雖然沒有將蘇軍趕回河對岸,但也基本上鎖住了蘇軍擴大橋頭堡的勢頭。

在基輔以北100公裏處的切爾諾貝利(1986年它爆了一個大瓜),蘇軍第13集團軍建立了另一處橋頭堡,而後開始向西面的古賓和迪提亞特基攻擊前進。

這裏是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的結合部,如果被蘇軍突破,則威脅德軍在東線的整個防線。9月底,希特勒嚴令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克魯格和曼施坦因采取聯合行動,鏟除切爾諾貝利突出部。

克魯格派出了包括4個裝甲師的第56裝甲軍,他們從北翼向蘇軍發起反擊。曼施坦因派出第59步兵軍(含3個步兵師),爲了加強他們的攻擊力,曼施坦因于10月初將第7和第8裝甲師臨時劃歸該軍指揮。

看似番號衆多,但實際投入的攻擊力量有限。第8裝甲師賬面上有77輛坦克,可它們一輛都開不出維修所。該師只能派出兩個裝甲擲彈兵團組成兩個戰鬥群投入戰鬥。

第7裝甲師此時有56輛坦克,但刨去維修坦克,真正投入戰場的也只有18輛。

10月3日,第7裝甲師在第217步兵師的協同下向古賓展開進攻。戰至14日,德軍奪回了切爾諾貝利城的大部分。蘇軍的整個橋頭堡也被德軍的反擊撕裂成若幹個彼此不相連的屯兵點。

整個十月間,第7裝甲師就這樣不停地來回奔波,成了德軍防線上的救火隊員。他們也是南方集團軍群各裝甲師的縮影。

自“堡壘行動”開始至11月初,第7裝甲師在4個月的作戰中就沒有得到過休整,部隊的疲勞程度可想而知。10月23日,第7和第8裝甲師聯手向一處蘇軍橋頭堡發動進攻。而後接到退往基輔以西休整的命令。

11月3日,曼陀菲爾突然接到新的命令,立即開往基輔以北的柳捷日,准備抗擊蘇軍大規模的攻勢。

需要簡單交代一下戰場背景。

1943年9月底,蘇軍5個方面軍(南方方面軍、西南方面軍、草原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和中央方面軍)陸續渡過第聶伯河,在右岸建立的橋頭堡。斯大林將奪取烏克蘭首府基輔的任務交給了瓦杜丁指揮的沃羅涅日方面軍。他還親自爲瓦杜丁選定了突破口——布克林登陸場。

隨後蘇軍向這個登陸場投入了包括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在內的大量兵力,但始終無法突破德軍的封鎖。10月底,瓦杜丁說服斯大林,將主攻方向改在基輔以北40公裏處的柳捷日登陸場,並將所部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等部隊秘密向那裏集結。

至11月1日,沃羅涅日方面軍已經在柳捷日集結了3個集團軍、1個獨立坦克軍和1個騎兵軍。他們的兵力是當面德軍的三倍,坦克數量是德軍的九倍,火炮密度則達到每公裏400門。

11月3日拂曉,蘇軍實施了40分鍾的火力准備,然後立即向基輔方向沖去。

面對蘇軍排山倒海式的進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霍特再次將第7裝甲師調了過來。曼陀菲爾師與第8裝甲師、第20裝甲擲彈兵師均不等部隊到齊就發動了反擊。部隊被擊退回來後,立即重組然後再次發動反擊。至當日夜幕降臨前,終于止住了蘇軍的進攻勢頭。

11月4日黃昏,雷巴爾科指揮的近衛第3坦克集團軍出現在戰場上。300多輛坦克全部打開車燈,發出刺耳的警報聲(蘇聯系列電影《解放》曾將這個場景搬上銀幕)。第7裝甲師最初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曼陀菲爾以第25坦克團爲核心組建了一個戰鬥群,向蘇軍發起了反撲。然而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潮水般的蘇軍T-34坦克還是把第7裝甲師沖散,曼陀菲爾只得命令部隊退往基輔以西的日托米爾。

11月5日夜,蘇軍攻入基輔。

9 阅读:727

巴巴維維

簡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