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最陰險的好漢,出工不出力,宋江一死,他卻成了皇帝的大紅人

金寶講故事 2024-03-25 09:01:51

施耐庵的《水浒傳》乃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講述的是梁山108好漢反抗朝廷、歸順招安、毀于一旦的精彩故事。

《水浒傳》明面上通俗易懂,作者施耐庵卻借著筆下的人物角色映射了現實生活裏那複雜又多變的人性。

好比在梁山上就有這麽一位陰險的好漢,他出工不出力,宋江一死,他卻成了宋徽宗身邊的大紅人。

一、何爲好漢?

初讀《水浒傳》的時候,是不是誤以爲梁山108好漢都是真真正正的“好漢”?他們揚善除惡、劫富濟貧,一個個都是見義勇爲的英雄豪傑。

直到讀了原著才赫然發現,真正的好漢屈指可數,好比魯智深、武松才是名副其實的好漢,而王英、周通、穆弘、穆春等人不是地痞流氓就是惡棍村霸,他們爲非作歹甚至草菅人命,直到上了梁山之後,在宋江的約束之下才不敢胡作非爲。

就連宋江的心腹李逵也是一個濫殺無辜之人,那時李逵爲了劫法場以此救出宋江,曾手持板斧在江邊狂殺亂砍,那些無辜的百姓也被李逵一個個的砍殺,只因李逵認爲他們擋了自己營救宋江的道路。

而在諸位“好漢”之中,還有一個出工不出力的陰險之人。

二、出工不出力

提及“出工不出力”,你第一時間會想到誰?

有的讀者認爲公孫勝算得上是出工不出力的好漢。原來公孫勝師從二仙山紫虛觀羅真人爲師,學了一身呼風喚雨的、騰雲駕霧的法術,有一個美譽喚作“入雲龍”。

然而當宋江上了梁山之後,公孫勝卻以探望老母親爲由離開了梁山,至此音訊全無。直到宋江攻打高唐州遇到會妖法的高廉吃了不少敗仗,公孫止這才在戴宗、李逵的苦苦哀求之下重返梁山,最終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高廉。

然而正當宋江率領衆好漢征討方臘時,公孫勝再次玩起了失蹤,就此銷聲匿迹。因此有人認爲,公孫勝是一個“出工不出力”之人,他在聚義廳排在了第四名,不過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但不管怎麽說,公孫勝對梁山還是有所貢獻的,好比在攻打芒砀山時,公孫勝擺下八陣圖,擒獲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衮,降服混世魔王樊瑞,後收樊瑞爲徒。

在和高俅對決時,公孫勝作法祭風,協助劉唐火燒官軍戰船。

此外,公孫勝還依仗他那高深莫測的道法協助宋江征討了遼國、河北田虎、淮西王慶,立下了汗馬功勞。

相比于公孫勝,梁山還有一位好漢才叫做真真正正的出工不出力,他卻在宋江死後鋒芒畢露,一下子成了宋徽宗身邊的大紅人。

三、宋徽宗身邊的大紅人

此“好漢”正是淩振。

淩振綽號“轟天雷”,祖貫燕陵,號稱“宋朝天下第一個炮手”,善于制造火炮,能打十四五裏遠。更兼深通武藝,弓馬熟娴,原來在官軍任職,是東京甲仗庫副使炮手。

然而縱觀淩振的生平事迹,他倒像是一個陰險小人。原來淩振本是跟著呼延灼來征討梁山的官軍將領,只因被阮小二活捉,爲了保命當即倒戈相向,爲宋江造了不少火炮,並把炮口對准了呼延灼。

然而上了梁山的淩振卻開始擺爛,成了宋江身邊出工不出力之人。好比在和高俅對決之時,淩振的火炮竟成了發信號的簡單工具;在征討方臘時,淩振的火炮依舊表現得力不從心,只是炸死了一個包道乙,其余時間都是渾渾噩噩。

淩振爲何要這樣?答案很簡單,淩振有他自己的小算盤。好比當年淩振被宋江所擒後,淩振當即調轉炮口朝向了呼延灼。

同理,在投靠了宋江之後,淩振依舊“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就能解釋淩振爲何在跟隨宋江南征北戰時沒了傳說中的勇猛,而是淪爲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果然,在宋江被高俅毒死之後,班師回京的淩振卻在宋徽宗面前大顯身手,將火炮的威力發揮到極致,惹得宋徽宗龍顔大悅,當即封淩振爲武奕郎,在火藥局禦營任用。于是淩振就此平步青雲,成了諸路都統領中的一員。

綜上,淩振是梁山最陰險的好漢,他可以對呼延灼倒戈相向,也可以在宋江死後另選明主,實是一個狡兔三窟的反複無常之人。

而作者施耐庵則借著“淩振”這個人物映射了那時候的人心叵測與爾虞我詐,就算放到現在來看,“淩振之流”也大有人在。

可見,施耐庵的《水浒傳》不僅劇情跌宕起伏,他在塑造人物上也有著非同一般的造詣,這也是《水浒傳》爲何能成爲四大名著一的主要原因之一。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