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有人講“毛主席不尊重知識分子”,許世友反駁:要是張國焘,早把你們槍斃了

今人說古 2024-05-08 23:47:39

1966年夏天,許世友操勞著南京軍區的部隊建設和國防安全時,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開始了。剛開始,它只在高層蔓延,後來才到社會、到地方、到每家每戶。忽然有一天,本還正常訓練、工作、學習的部隊,也開始“運動”。

南京軍區司令部對面,挂起一張顯眼的大標語:揪許火線指揮部。緊接著,大街上出現許多關于“打倒許世友”的口號、牌子。幾位軍區高層,勸許世友找個地方“避難”,風頭過了再回來。許世友卻坦然一笑:“我這一輩子,九死一生,身經百戰,什麽大風大浪都見過,怎麽會怕這點小事。”

對于自己的名譽和人身安全,許世友是不怎麽在乎的,盡量避免跟人、跟“運動”發生沖突,但是只要涉及到另一個人——毛主席,半點汙蔑他都受不了。在南京軍區總醫院,有人講毛主席對知識分子不夠重視。

這個看似不痛不癢的批評,惹得許世友大怒,當衆反駁道:“你們就是瞎說,不懂裝懂。誰說毛主席不尊重了?要是張國焘還在掌權,早把你們給槍斃了。”此話一出,全場啞口無言。

許世友上將是湖北麻城縣許家窪人,現許家窪屬河南新縣。貧苦農家的他,8歲上少林寺學武,學成歸來,因一拳打死欺男霸女的惡少,被迫流亡外地,後進舊軍閥當兵。他參加武昌革命軍後,發現這支名爲新軍、革命軍的部隊,跟那些爲軍閥頭子的私利而戰的部隊一樣,遂離隊回鄉。

回鄉後,許世友由團入黨,並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開始,他就參與到鄂豫皖蘇區建立;後紅四方面軍成立,他又積極投身作戰和發展。張國焘雖然一到鄂豫皖就掌握軍政大權,但資曆卻沒許世友深厚,貢獻也沒許大。

許世友對張國焘的認識,比很多讀了書的知識分子、軍校畢業生還清楚。這份認識,可能存在部分錯誤,卻讓他安穩度過張國焘“統治時期”。張國焘在鄂豫皖蘇區和紅軍長征中,犯下的許多錯誤,許世友都親眼見證。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紅色革命的知識分子本就少,紅軍中科班出身的指戰員更是少得可憐。作爲軍委確定的36位解放軍軍事家中的三位,許繼慎、段德昌、曾中生,都是因張國焘下令錯殺而犧牲的。

他們本可以爲革命做出更多的貢獻,消滅更多的敵人,推動革命勝利的提早到來。他們若不犯大錯,活到建國後參與55年評銜,少說也能評個上將或大將,甚至更高。

這三位,是當時紅軍中難得的高級軍事指揮人才、高學曆人才,這就是放到老蔣麾下,也是排得上號的。可是,許繼慎、段德昌、曾中生三位將軍,被張國焘殘忍地、沒有任何負擔地秘密殺害。這樣的人才,張國焘視如草芥,肆意踐踏。

反觀許世友等沒什麽文化的指戰員,在紅四方面軍中就過得比較安穩、比較好,甚至能步步高升。正因爲經曆了張國焘時期,知道這位曾經鄂豫皖蘇區、紅四方面軍的領導人,對待知識分子有多糟糕,所以許世友才特別憤怒地反駁。

1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