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者:牛春苗的死,致3人命運改變,沈圖南結局最是意外

余大布斯 2024-04-04 10:23:08

爲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爲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爲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文|余大嘴布斯

編輯|余大嘴布斯

最近正在熱播的革命年代劇《追風者》隨著大結局的臨近,劇情也愈發撲朔迷離、反轉連連。作爲一部年代大劇。

它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標准的戲碼,比如英雄的塑造、理想主義的批判、理念的碰撞等等。但是,這部劇最吸引眼球的,恐怕還是反轉劇情的運用了。

牛春苗這個看似小小的角色一出場就死裏逃生,背後隱藏著一段令人心疼的身世;魏若來從一開始對革命理念的執著,到後來對現狀的彷徨失措,他的身上也反映出當時知識分子階層的困境。

沈圖南作爲地主階級出身,本不應該追隨革命理想,但最後卻成爲理念最堅定的那個。種種反轉都讓劇情顯得更加曲折離奇,也讓人對每一個角色的內心世界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其實,無論是牛春苗的悲慘身世,還是魏若來內心世界的變遷,亦或是沈圖南理念的轉變,都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

那個年代,每個人都身不由己,每個人的成長和命運都摻雜了太多無奈和艱辛。正是通過這些細節,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回顧那個動蕩歲月,從中找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最先從牛春苗這個角色說起。一開場她就是魏若來的娃娃親,看起來像是一個標准的“備胎“角色,很容易讓人對她産生反感。但是劇情的鋪墊終于讓她的身份和經曆浮出水面,觀衆們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可憐的姑娘。

牛春苗從小就受盡了摧殘,父母雙亡後被親戚輕視和毆打,好不容易擺脫了那種生活。卻又遭到了更殘酷的對待。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被地下黨的人物發現並收留,經過系統的培訓之後,牛春苗成爲了一名地下特務。而她此次出現在上海,就是受組織派遣,肩負著護送魏若來這個重要革命人才前往根據地的任務。

這個小姑娘的一生就像一出悲劇一般,命運總是在捉弄她。就連最後的那一幕,她爲了救沈近真而犧牲自己,也著實令人扼腕歎息。

如此年紀輕輕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實在讓人不勝傷感。不過,在她臨終前的那番對白,倒也讓整個角色的形象變得高尚而光輝。

除了牛春苗之外,魏若來這個主角的內心世界同樣值得關注。一開始他是一個執著于理想主義的青年知識分子,對革命事業充滿了熱情,對沈圖南更是肅然起敬。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他也開始對現實産生了動搖。

首先是銀元醜聞、鴉片事件、證券鬧劇接連曝光,一度讓他對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能力和執政理念産生了質疑。

而後來當沈圖南公然承認曾炒作軍火的時候,他的信心就徹底崩塌了,索性選擇了與沈圖南決裂,輾轉來到上海。

在上海的這段經曆,對于魏若來來說是一次徹底的洗禮。目睹著日軍的暴行,他深深體會到了國難當頭的無助和絕望。

這種巨大的反差也造就了他內心世界的劇變,從單純的理想主義者徹底轉變爲現實主義者,並在動蕩的現實中找到了新的奮鬥目標。

這種內心世界的變遷,對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是一個常見的困境。他們都曾經渴望著救國救民,但眼看執政黨的腐敗行爲,又無能爲力。正是這種無助感將他們推向了新的道路,最終找到了振興中華的新出路。從這個角度上看,魏若來恰好就是他們中的一個縮影。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于王陽飾演的沈圖南。一開始他是個出身權貴的地主子弟,爲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加入了南京國民政府。但隨著銀元醜聞等事件的發生,他內心對革命理念的信仰也開始動搖了。

不過更大的改變,是在牛春苗爲救他妹妹沈近真而犧牲後。這位可憐的姑娘臨終前的那番話無疑給予了他巨大的觸動,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所作所爲。于是就在這之後,沈圖南完全改弦易轍,徹底背離了資産階級的身份,轉而追隨起革命理想來。

一個資産階級出身的地主子弟能有這樣的轉變確實令人意外,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動蕩以及思潮的碰撞。

在重重矛盾的沖擊下,舊有的價值觀和理念已不再適用,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勇于革新,才能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沈圖南才會有如此巨大的改變。

最後三個主角的結局倒也算是一個集中體現。經曆了一路的磨難和考驗,魏若來、沈近真、沈圖南三人終于在江西重新彙合,攜手投身到革命事業中去。這種不同陣營最終抱團取暖的結局倒也算是閉合了整部劇最初的設定。

劇中三人一開始便分屬不同的陣營,魏若來追隨沈圖南,沈近真則與哥哥的理念相左。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也都經曆了一番思想的洗禮。

尤其是魏若來和沈圖南兩人,前者對理想徹底絕望,後者則是完全改弦更張。正是這些曲折的際遇讓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其實這種結局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寫照。那個年代動蕩不安,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只能隨波逐流。

但無論遭遇怎樣的磨難,他們都沒有放棄奮鬥,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這一層意義上來說,三人同心同德確實也算是一種理想的結局了。

這部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泛關注,網友們對于劇情的反轉和人物命運的嬗變也是熱議不斷。

有網友認爲牛春苗的一生太過悲慘,編劇未免也太虐她了,不應該讓這麽年輕的姑娘遭此命運。“編劇是不是有什麽惦記,專門針對小姑娘下手?“

也有網友支持編劇的安排,認爲牛春苗的死正好體現了當時動蕩年代的無奈和殘酷。“人物命運的坎坷起伏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反而更有說服力。“

對于魏若來的變化也有不同聲音。有網友贊揚他內心世界的蛻變符合常理,是一個合格知識分子該有的覺醒曆程。但也有網友認爲他前後反差太大,性格起伏不太自然。

至于沈圖南的人設反轉,就更是爭議不斷了。有網友直言“地主撈兒子一夜之間就改革開放了,編劇想的太美了吧“。但也有網友爲王陽的精彩演繹叫好,“演技爆棚啊,讓人完全信服了這種反轉!“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對大結局表示滿意。他們認爲三人同心同德的結局雖然有些兒戲,但卻也恰恰體現了當時社會階層碰撞後的融合,是一種理想的寫照。

總的來說,這部劇播出後引起了熱烈討論,觀衆們也從不同角度解讀和分析了劇情。雖然存在一些爭議,但至少從某種程度上還是引發了思考,讓大家重新審視了那個動蕩的年代。

通過對這幾個核心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編劇的用心是想通過他們折射出當時社會的種種面貌。不同的身世、命運、抉擇,都是當時那個特殊年代的縮影。

這部劇之所以能引發如此廣泛的討論和爭議,恰恰源于它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相當到位。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單純的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而是帶著鮮明的個性特征和內在矛盾的真實寫照。正是這種立體的人物塑造,才讓整個劇情顯得更加飽滿生動,更有思考的價值。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編劇安排牛春苗遭此命運確實有些殘酷和突兀。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正是這種突兀,才讓整個角色的形象更加鮮明、令人印象深刻。至少在我看來,這位可憐的姑娘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篇章。

那麽,您是如何看待這幾個核心人物的形象的呢?他們的命運又給您帶來了怎樣的思考?歡迎在評論區熱烈討論。

3 阅读:4074
评论列表
  • 2024-04-05 08:37

    真能扯犢子

  • 2024-04-06 17:42

    胡說八道什麽牛春苗父母雙亡,人家爹活的好好的

  • 2024-04-09 04:23

    別哔哔了,昨天已經大結局了

  • 2024-04-11 07:40

    胡說八道,看都沒有看,牛春苗哪裏死了,活得好好的

  • 2024-04-05 09:32

    有一場劇情我印象深刻,沈近真在車站路遇偵緝隊堵截,被哥哥救了,兄妹倆一段對話,李沁诠釋演繹的非常好,我感覺這些話對沈圖南觸動很大。

  • 2024-04-06 18:07

    李沁演技非常好👍

余大布斯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