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出現,可複制嗎?專家:丟棄幻想

同基聲 2024-03-12 12:37:50

近日,有關艾滋病的話題熱度不減:一邊是“艾滋病已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另一邊是“全球第5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出現”的新聞,讓不少人開始猜測:人類距離“戰勝”艾滋病不遠了嗎?

對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在接受南方+記者采訪時提醒,要丟棄幻想,廣泛的治愈近期不可能實現,“感染HIV後必須長期堅持按時按量服用抗病毒藥物,才是相當長一段時間艾滋病治療的關鍵”。

艾滋病早已是慢性病

對于“艾滋病已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蔡衛平表示,嚴格來說,這並不能算作“新聞”:“艾滋病早已是慢性病,患者只要堅持長期抗病毒治療,病情就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

從“可防可控”的層面看,蔡衛平說,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是血液、母嬰和性。其中,在政府部門和全社會采取的公衛措施幹預下,血液和母嬰傳播已得到有效地控制。去年,廣東通過國家評估,成爲第一批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省份。

“目前艾滋病傳播以性傳播途徑爲主,因此當下防控的關鍵更多地在于提高個人防範意識,杜絕發生高危性行爲。”他說。

蔡衛平始終強調公衆要正確認識艾滋病,對于“艾滋病已是慢性病”的判斷,他也特別提醒,一方面,我們要克服對艾滋病的恐懼,“有些人一旦被確診就認爲自己得了絕症,覺得‘人生完了’,並放棄治療,這是不可取的。”他說,臨床上即便對于晚期艾滋病患者,在並發症得到較好控制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采取有效的抗病毒治療。

另一方面,“可防可控可治”絕不意味著鼓勵冒險和高危性行爲。他打比方說,就像駕駛和乘車時提倡系好安全帶,並不是爲了鼓勵超速和危險駕駛,而只是在遇到危險時多一層保障。

在蔡衛平看來,相關話題能夠上熱搜,恰恰說明了公衆對艾滋病的認識仍有不足和誤區。“高血壓等慢性病並不會因此上熱搜,對于艾滋病的科普宣傳要繼續加強。”他說。

圖源:新華社

第5例治愈並不是重大突破

近期,有媒體報道,68歲的美國加州男子保羅·埃德蒙成爲全球第5個艾滋病被治愈的人。

蔡衛平介紹,這名患者在患上艾滋病之後,還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並接受了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5年後,他的體內幾乎查不出HIV,因此醫生宣布他被治愈。

“從治療手法上看,這例患者與前4例並無不同,都是采取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蔡衛平說,並且他們接受的都是來自CCR5Δ32基因變異供者的骨髓或幹細胞,這一缺陷使得病毒與細胞結合缺少受體,阻斷了病毒的複制。

不過,蔡衛平觀察到,與前4例比,第5例治愈患者也有新的特點:一是他是目前治愈患者中攜帶病毒時間最長、年紀最大的,這說明年輕患者采用這一療法,也有很大的治愈可能;二是這一病例的清髓手術並沒有將自身原有骨髓徹底清除幹淨,這說明通過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愈艾滋病的難度有所降低。

“但整體上看,這一病例在療法上並沒有重大突破,對于普通艾滋病患者而言,在沒有出現嚴重的血液疾病的情況下,想要采取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愈艾滋病是不現實的。”他說,這是因爲骨髓移植手術風險極大,同時,帶有CCR5Δ32基因變異的供體數量極少,在黃種人甚至完全不存在。這些都決定了目前治愈艾滋病的療法可複制性極低。

因此,蔡衛平強調,感染HIV後必須長期堅持按時按量服用抗病毒藥物,這仍然是相當長一段時間艾滋病治療的關鍵。

【盤點5例艾滋病治愈者】

“柏林病人”

2008年11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轟動性研究:來自德國柏林的一名患者同時患有艾滋病和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爲了治療白血病,在接受了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後,兩種疾病均被治愈。而且在隨後的2年內,在沒有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艾滋病治療藥物)情況下,他的體內也未檢測出HIV病毒。這是第一例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例,被稱爲“柏林病人”。患者名爲蒂莫西·雷·布朗,後因癌症複發于2020年去世。

“倫敦病人”

2019年,英國倫敦大學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新研究,一名來自英國倫敦的男性患者也同時患有艾滋病和霍奇金淋巴瘤,在進行骨髓移植術16個月後停用艾滋病藥物,體內也沒有發現艾滋病病毒複發,被稱爲“倫敦病人”。

“杜塞爾多夫病人”

2023年2月,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醫學》上刊載的論文中說,一名來自德國的53歲男子在2013年接受幹細胞移植後,于2018年停止了艾滋病藥物治療,如今他的體內已經很久沒有檢測到HIV病毒。他是第3個被證實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案例,代號爲“杜塞爾多夫病人”。

“紐約病人”

2022年2月,美國的研究人員公布了第四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而且是全球首位被“治愈”的女性艾滋病患者。美國紐約一名患有艾滋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女性,在進行幹細胞移植後,艾滋病和白血病同時消失。停止艾滋病藥物治療後,她在長達14個月沒有檢測到HIV病毒,被稱爲“紐約病人”。

“希望之城病人”

2022年7月,美國最大的癌症研究和治療組織之一“希望之城”宣布,一名66歲艾滋病患者經幹細胞移植後,實現艾滋病長期緩解的病例,即“希望之城病人”。患者攜帶HIV病毒超過31年,于2018年診斷出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隨後于2019年初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此後,他的白血病和艾滋病得到了完全緩解,在17個月未接受艾滋病藥物治療後,體內也沒有發現任何HIV病毒複制的迹象。

來源:廣東健康頭條

0 阅读:18

同基聲

簡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檢測感染者關懷.阻斷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