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王近山送兩歲女兒上學,轉頭對司機說:老朱,孩子給你了

奇葩曆史觀點 2024-02-01 14:34:50
前言:

在開國將領中,有這樣一位將軍,他打仗是一把好手,曾被人們送以雅號“王瘋子”。這來自他在戰場上骁勇頑強、舍生忘死的精神。

王近山

他脾氣暴烈,常常讓手下望之生畏,可他也是一位具有真情實意的好領導,體恤下屬,與自己的司機結爲了生死之交,最後甚至將自己的女兒都送給了司機。

“你沒孩子,我就把我的送你”

要說起王近山與司機朱鐵民之間的友情,就一定得提到王近山的交通工具。

王近山南征北戰幾十年,打起仗來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就是馬和車。一開始,他總是騎著一匹威風凜凜的棗紅色高頭大馬,後來,部隊配備了機械化裝備,有人從敵人那裏繳獲了汽車,王近山便改坐汽車了。

可王近山似乎與汽車“不合”,總是出車禍,給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心理創傷。有一次車禍甚至導致他一條腿長、一條腿短,兩條腿相差足足有七八公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

自從幾次車禍之後,王近山就對給他開車的司機要求更加苛刻,屢屢換司機,每個都不滿意,這可爲難了後勤。

就在這個時候,朱鐵民走進了他的生活。

朱鐵民夫婦

朱鐵民在舊社會經曆了苦難的童年,不到二十歲就學會了開車。抗日戰爭時期,他負責爲前線運送軍火彈藥,經曆過艱難險阻,車技磨煉得十分精湛。

後來,朱鐵民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了肖永銀的專用司機,因車技一流,很受肖永銀額新欣賞。

肖永銀其實也很舍不得朱鐵民,但爲了老戰友,他還是決定忍痛割愛,所以就把朱鐵民介紹給了王近山。不過,前提是他要在下一次戰役中打主攻,王近山欣然同意。

王近山

朱鐵民開車技術毋庸置疑,但他在王近山手下幹活,也難免緊張。一開始,他也摸不准王近山的脾氣,兩人因爲開車的事情經常産生摩擦,但到後來,朱鐵民就摸索出了一點兒門路。

他發現,王近山一遇到打大仗、惡仗就容易焦躁,急于沖到第一線,但他作爲司機首要的任務就是保護首長的安全,哪能由著司令說沖到前線就沖前線。越是這個時候,他就越要冷靜,得有自己的思想,任憑王近山破口大罵。

王近山其實只是脾氣火爆,卻也並不是不講理的人。等戰鬥結束後,朱鐵民向他解釋不沖前線的原因,他也會理解,有時候還會道歉。

王近山

經過幾次磨合,兩人之間越來越默契,打起仗來也十分順利。

王近山和朱鐵民,一個是司令,一個是司機,雖然身份懸殊,卻都是爲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他們出生入死,無數次從死亡的邊緣化險爲夷,使他們從上下級的情感上升到了友情,從友情又上升到了親情,宛如親兄弟。

在朝鮮戰場上,蘋果和金子一樣貴重,一般人無緣它的美味,只有司令才偶爾能吃到一顆。而王近山有了蘋果之後,一定要和朱鐵民分享。當朱鐵民要單獨行動時,王近山總是給他配備一把盒子槍,千叮咛萬囑咐:“老朱啊,要注意安全,不要忘了我們之間的承諾,生要一起生,死也要一起死!”

王近山

對此,朱鐵民無比感動,他說:“有這樣的首長,是我這輩子的福氣啊!”

王近山對朱鐵民的生活也十分關心。當時,王近山已經生養了五個兒女,而年齡僅小他兩歲的朱鐵民卻一直沒有兒女,曾多次檢查都沒有結果。這些心事自然瞞不過王近山,他不止一次對朱鐵民說:“等回國之後,我一定找最好的大夫幫你。”

抗美援朝即將結束時,王近山和朱鐵民有次閑聊,就問他:“回國後你最想要什麽?”朱鐵民說:“我什麽都不要。”但王近山還是讓他說,並說一定會滿足他。

王近山一家

朱鐵民便開玩笑地說:“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個孩子,我就想要個孩子。”

王近山聽後沉默不語,良久,他鄭重地對朱鐵民說:“等我回國之後,我就找大夫給你檢查身體。要是你還是沒孩子,我就把我的送你。”

朱鐵民只將這句話當作玩笑,畢竟哪個父母會舍得將孩子送人呢?但他沒有想到,王近山真的說到做到。

“老朱,我兌現承諾來了”

1953年,王近山和朱鐵民回到了祖國。就在這年冬天,王近山家裏誕下了一個新生命。

王近山和韓岫岩

朱鐵民開著一輛挂著北京軍區牌子的大吉姆車,帶著王近山風風火火地趕到了醫院。他們都在爲這個小生命而感到欣喜。

妻子韓岫岩見到丈夫,高興地說:“你看咱們的女兒,多像我們的大女兒蘇紅啊!”蘇紅是王近山河韓岫岩第一個孩子,卻在5歲時不幸夭折,他們對女兒的死耿耿于懷,如今生下的女兒和蘇紅一樣可愛,韓岫岩自是高興。

可王近山在短暫的歡喜之後就表現出迷茫、失落的表情,他沉吟了半刻才對妻子說:“我已經答應把孩子送給老朱了。”

王近山一家

這句話就像是晴天霹雳般擊打著韓岫岩,她從欣喜一下子就轉爲憤怒,大聲質問著王近山爲何這樣專斷,隨便將自己的女兒送人,自己家並非養不起。

王近山沒有給出答案,夫妻倆自此鬧了很多次矛盾,誰也沒再提起這件事。可朱鐵民自孩子生下來後就一直想著首長之前說過的話,他內心多少也有些期盼首長能將孩子送給自己。但他也明白骨肉相連的痛苦,也就默默不提此事。

之後,王近山將女兒送到了“潔茹托兒所”,這樣一來,朱鐵民也能時常看到孩子,相互也能培養感情。

韓岫岩

雖然妻子一直不同意把孩子送人,但王近山依舊記得曾經的承諾。在女兒兩三歲的時候,王近山將女兒送到幼兒園後,轉頭對朱鐵民說:“孩子給你了,可以讓她跟你姓朱,我每月給你40元錢作爲她的生活費用。”朱鐵民感激不盡。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王近山一諾千金,還有對朱鐵民親人般的感情。

這是朱鐵民第一個孩子,又是首長的骨肉,朱鐵民對孩子自然是百般寵愛,恨不得將世上所有的東西都交給女兒。

王媛媛(右一)當兵之前與司機爸爸和美卿媽媽的合影

女兒王媛媛從小嬌生慣養,被朱鐵民似明珠般捧在手心裏,對此,王近山很不滿意。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強、能幹、能吃苦,所以在女兒大些後,就把她送到了部隊訓練。

一開始,王媛媛受不了部隊中艱苦的生活。每天種地、挑水、挑糞的工作使她很是排斥。她很喜歡唱歌跳舞,總夢想著有一天進宣傳隊。

女兒的表現自然很快就傳到了王近山的耳中,他對女兒的態度很是生氣,經常叫到身邊批評。

王近山

王媛媛不服氣,就和父親對著幹。但王近山可不會慣著她,把她安排在了最艱苦的崗位,來鍛煉她的性子。王媛媛對父親王近山的做法很不理解,但懂事後,她逐漸理解了父親對她的期望。

生長在兩個家庭,王媛媛得到了兩個家庭的愛和培養,她認爲這是她的榮幸,也對父輩們的友情感到佩服。

王媛媛在1969年以後便又跟回了王近山身邊,由朱改回了姓王。但她一直沒有忘記養父母對她的疼愛。

王媛媛

1977年,朱鐵民生病無人照料,王媛媛毅然辦了複員手續,回到司機爸爸身邊照顧他,一直到他88歲去世。

2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