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硬骨頭”現身俄烏前線,或暴露俄羅斯窘境,紹伊古危險了

車馬點兵 2024-04-02 10:14:41

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打得熱火朝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曾經都是蘇聯的加盟國,所以,蘇聯時期裝備出現在俄烏戰場,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在沖突前期,俄羅斯前線曾有士兵發布視頻,其接收到的一批炮彈,很多都是蘇聯時期的庫存。甚至到現在,俄羅斯炮兵還在使用蘇聯時期的火炮。烏克蘭那邊也不遑多讓。

但這次的主角,卻十分重量級,據媒體報道,俄軍在烏克蘭東部的一次進攻中,使用了一輛名叫“拉多加”的裝甲指揮車。這種裝甲車即使在蘇聯時期都十分罕見,據稱只有4、5輛之少,因爲它是專門設計用來,在核戰爭環境中,運送蘇聯高層的裝甲車,被稱爲“末日戰場”。

說實話,如此古老、稀有,且極具冷戰風格的裝甲車,拿來當一座軍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都綽綽有余,誰也沒想到,它會出現在滿天都是無人機的現代戰場。說來也巧,烏克蘭軍隊,正是通過自殺式無人機,才發現的這輛裝甲車。

盡管這段自殺式無人機視角的視頻,其具體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甚至無人機有沒有摧毀它都不得而知,但烏克蘭方面,仍然推測,俄羅斯方面是不是在裝甲力量上,已經捉襟見肘了?

客觀的來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只存在于沖突早期。

在俄烏開戰初期,由于俄軍出現了多次戰略失誤,損失了大量裝甲力量,從基輔到赫爾松,一路上都是俄軍丟棄和被摧毀的坦克、裝甲車,那段時間,俄羅斯軍工體系還處于動員初期,産能有限,導致前方裝甲力量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輛“末日戰車”也從側面展示了,俄軍當時的窘境。

如果這種窘境不能得到解決,第一個危險的就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不過好在經過多輪動員,不論是翻修庫存坦克,還是建造新型現代化坦克,其産能都已經足夠補上前線的損耗,嶄新的坦克,一輛接一輛,通過鐵路輸送到俄烏前線。

不得不說,普京的安排還是非常巧妙的,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雖然在打仗上不行,但在後勤方面是一把好手,一圈動員下來,俄羅斯原本暮氣沉沉的軍工企業,現在倒是有了幾分生機,炮彈産量也是碾壓歐美,以一國之力消耗了整個北約的炮彈庫存,這樣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過,在我看來,即使俄軍是在産能充足的情況下,派出的“末日戰車”,也沒有任何問題。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無論是新裝備還是舊裝備,只要能融入體系、能在打仗的時候起到應有的作用的裝備,就是好裝備。

“末日戰車”的確是可以當古董的東西,但能在核戰爭環境下使用的它,防護肯定是可圈可點的,用來運輸士兵的話,總比美軍布萊德利步戰車這個“鐵棺材”強。烏軍沒有放出後續的擊毀視頻,這也是一個疑點,有很大可能是烏軍沒能擊毀它。

同理,對我軍來說也是如此,我軍有很多舊裝備,包括退役坦克、飛機,這些東西並非一無是處,改裝成無人戰機、無人坦克,一樣是戰鬥力!

1 阅读:2169

車馬點兵

簡介:時報融媒體旗下新媒體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