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疆展土*夏侯惇皮膚賞析

化蝶遊三國 2024-03-31 22:48:51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谯縣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夏侯惇少年時以勇氣聞名于鄉裏。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

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爲人質,又被流矢射瞎左眼。

多次爲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谥忠侯。

賞析這張皮膚前我們需要了解“開疆展土”的意思。

開疆展土,漢語成語,意思是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夏侯惇領兵救援劉備,攻擊呂布並與高順交戰。在這張皮膚中夏侯惇身穿紅色披風,說明了他是此戰中的主將。

夏侯惇身上所穿盔甲也十分引人注意,盔甲上有虎頭,這並非一般將領能享受到的待遇,原因是夏侯惇在曹操創業之初就追隨曹操。

曹操創業初期缺兵少將,因此十分倚重夏侯惇。甚至與之同車。夏侯惇出入曹操居室,如自家一般,無需通報,這也側面說明了虎頭盔甲的原因。

夏侯惇左眼眼冒紅光,這裏有兩個解釋,剛被射中左眼,血流不止,也可以說是爲了皮膚效果加上的特效以烘托夏侯惇剛烈的性情。

夏侯惇身後暗沉的天空,刀下和馬眼的紅光同樣說明著戰爭中的慘烈。

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張皮膚的,因爲夏侯惇曆史上最出名的無非是拔矢啖睛,很多人忽視了夏侯惇帶兵打仗的能力。

夏侯惇很勇猛,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夏侯惇,他參加過討董之戰,擔任司馬,後屯白馬,做折沖校尉,當東郡太守。

所攻所守均是曹操底盤上的要地,足以看出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和倚重。

在夏侯惇拔矢啖睛後,甚少出現在前方戰場,我們都知道,一名優秀的武將對戰場的感知能力很重要,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後戰力自然大打折扣,曹操讓他鎮守後方,也不失爲一種保護。

台詞分析:

剛烈: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體發之仇,如何不報?

這兩句其實是一個意思,在戰場上夏侯惇被曹性射中左眼,夏侯惇大叫一聲,用手拔箭,連眼珠撥出,于是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于是便放進嘴裏吃掉了。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拔矢啖睛”的故事。

在吃掉後後,夏侯惇強忍劇痛,提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被一槍搠透面門,死于馬下。

這足以看出夏侯惇剛烈的性情,也報了夏侯惇口中的“體發之仇”。

清儉:

行儉裕德,使下效之!

爲公廢私,飨恤士卒。

在《三國志》中,陳壽如此描述夏侯淳:

敦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余財辄以分施,不足資之于官,不治産業。可見其性格忠厚簡樸和清儉。

曹操老奸巨猾,卻對夏侯惇十分信任,足以看出夏侯惇擁有作爲武將的優秀品質。節儉公正。

陣亡:

孟德,九泉之下,吾亦願爲汝而戰!

這正是前面所說,夏侯惇爲曹氏家族效力了一生,在拔矢啖睛後逐漸鎮守後方,相比對夏侯惇來說,不能再爲曹操沖鋒陷陣,也是莫大的遺憾吧!

0 阅读:1

化蝶遊三國

簡介:熱愛三國,與您一起賞析遊戲內外的萬千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