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襲!又一中國制造,全球跑瘋了

華商韬略 2024-05-13 10:38:18

一場漂亮的反轉。

文 | 華商韬略

2015年,當中國大媽走進日本酒店時,她們震驚了:

沒想到,一個馬桶蓋還能沖洗、加熱、消毒……緊接著,日本馬桶蓋被瘋狂搶購,當地營業員難掩心中喜悅:

從來沒見過這架勢,只要有中國遊客,每天都會賣斷貨!

然而,短短幾年後,日本人卻笑不出來了。

【全球66%的電子座便器,中國造】

“中國馬桶蓋令西方驚歎!”

就在中國大媽搶購日本馬桶蓋幾年後,英國媒體這樣寫道。

讓老外感到驚歎的,是一款來自貴州平壩的馬桶蓋。

它顛覆了很多人的認知,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白色,而是從夜光到動態畫面,五花八門,其材質也很特別,包含竹子等多種環保材料。

這些竹子,選材十分嚴苛,主要來自大名鼎鼎的茅台産地——貴州赤水。

平壩馬桶蓋有多火呢?

每年,向西方銷售200多萬個。在德國,它一度占據6成以上市場。一些國外網友對該馬桶蓋贊不絕口:

“我從來沒有花這麽多錢買馬桶蓋,它物超所值!”

不光是普通馬桶蓋。智能馬桶蓋,這個曾經讓中國大媽瘋狂的品類,中國産品也正在席卷全球。

浙江台州,是中國最早生産智能馬桶蓋的地方。

這裏有十幾家規模以上智能馬桶蓋企業,年産量近200萬套。2018年8月,一艘滿載著台州智能馬桶蓋的貨輪,從甯波舟山港鳴笛啓航,直發美國。

這是中國自主品牌智能馬桶蓋,首次進軍美國高端市場。

過去,台州很多企業,外銷以貼牌爲主。如今,以怡和爲代表,中國自主品牌的智能馬桶蓋紛紛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而卷入這股風潮的,還不只是馬桶蓋生産企業。

近幾年,隨著智能馬桶在中國不斷普及,很多衛浴企業,也紛紛發力。比如,中國最大的馬桶生産企業九牧,就積極拓展智能馬桶市場。

在福建泉州,九牧投入巨資,打造了全球首個5G智能馬桶燈塔工廠,每年可生産450萬套智能馬桶。

甚至,連海爾這樣的家電巨頭,也躬身入局。

從泰國到新加坡……海爾憑借自己的産業鏈優勢,不斷進軍海外市場。2023年11月,更是將智能馬桶蓋,賣到了日本。

從2015年中國大媽瘋搶日本馬桶蓋,到如今海爾反向輸出日本,短短8年時間,中國制造令人揚眉吐氣。

過去,松下、TOTO等日本品牌,壟斷了中國智能馬桶蓋市場,價格奇貴無比。

今天,中國自主品牌的智能馬桶蓋,不但便宜,更在AI等新技術加持下,在恒溫即熱等衆多體驗上,超越了傳統老舊的日本産品。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日前披露的數據:

2023年,中國電子坐便器産量連續三年突破千萬台,占到全球生産量的66%。

數據背後,濃縮的是中國制造一部艱難的蛻變史。

【被刺痛的神經】

2015年1月25日,一篇名爲《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文章,在網上瘋傳。

文章作者、財經作家吳曉波,在文中記錄了自己的赴日經曆:同行的小夥伴,在免稅店玩瘋了,居然有三個人買了五只馬桶蓋。

這些馬桶蓋並不便宜,售價動辄兩三千。但因爲有加熱、可沖洗、抗菌等功能,備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對此,吳曉波不禁感歎:這是日本制造的一次小規模逆襲。

此事在國內引發了一場對中國制造的反思,甚至成爲當年兩會的重要議題。

然而,這件事最離譜的地方,還不是中國大媽瘋搶日本馬桶蓋,而是事後大家發現,這些日本馬桶蓋的原産地,竟然是:

中國杭州下沙。

這些松下牌馬桶蓋,從設計、研發到生産、銷售,全是中國人負責,唯獨品牌是日本的。但就是這個唯獨,卻讓消費者趨之若鹜。

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看來:

馬桶蓋事件,事實上是中國企業在爲過去的不誠信買單。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制造規模不斷壯大,但很多劣質、假冒産品,也泥沙俱下,嚴重侵蝕了中國制造的信用。

以致于,很多全力打造品牌的企業,也深受其害。

上世紀90年代,智能馬桶蓋在日本逐漸普及。很多到日本參觀、學習的台州老板,從中窺到了商機。

他們中有不少,後來成爲中國最早一批做智能馬桶蓋的人,比如維衛創始人金建國、星星便潔寶創始人葉仙玉。

但彼時的中國,連普通馬桶都還沒普及,智能馬桶蓋就更是小衆産品。

國內沒市場,但海外,尤其是日本,對智能馬桶蓋的需求卻非常旺盛。于是,給海外大廠代工,成爲當時國內很多企業的不二之選。

除了台州,福建廈門也轟轟烈烈搞起了馬桶蓋,很多國際知名品牌,比如TOTO、伊奈,都在這裏代工。

與此同時,廣東佛山等地,在東鵬、箭牌等衛浴品牌的帶動下,也開始打造智能衛浴産品制造基地。

于是,國內智能馬桶行業,逐漸形成浙江、福建、廣東三強鼎立的格局。

這三個地方,生産了大量的馬桶蓋,光是廈門,就占到全球産量的五分之一,但大多都是出口,在國內銷量並不好。

一方面,國內消費者對智能馬桶蓋認知度不高,市場普及率長期徘徊在5%以下,低于歐美,更遠低于日本的90%。

另一方面,由于市場良莠不齊,大量劣質産品沖擊了中國制造的信譽,很多消費者甯可花大價錢,到國外去搶購洋品牌,也不願買中國貨。

根據2015年,對國內智能馬桶行業的一項專項抽查:

整個行業的産品合格率只有60%,個別産品的不合格檢出率竟高達87%!

“國外的品質更優,用著感覺更放心。”被刺痛了的消費者,最終選擇用腳投票。

行業長期不溫不火,用戶對國産又有排斥心理,最終導致很多智能馬桶行業的早期探索者舉步維艱。

以星星便潔寶爲例,從1998年開始做智能馬桶,連續虧損16年。要不是有海外大廠的代工訂單,恐怕早就關門了。

【打響一場翻身仗】

危機,往往孕育著商機。

2015年馬桶蓋事件,刺痛了中國制造的神經。但今天回頭再看,整個智能馬桶行業都應該感謝這一危機。

一方面,它做了很好的市場普及和培育,讓智能馬桶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

另一方面,它倒逼出整個行業,乃至中國制造向上升級的決心與勇氣。

中國企業要升級,如果國內也有相同質量的産品,“起碼能爲消費者省下機票錢!”這句前總理在當年兩會上,針對馬桶蓋事件的回應,吹響了中國制造的集結號。

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

該行動計劃,以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消費品爲重點,組織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工程。在衆多消費品中,智能馬桶蓋赫然在列。

這是全國範圍內,一場轟轟烈烈的品質革命。

從電子座便器廠商到衛浴品牌,再到家電企業,甚至互聯網電商,都紛紛加入戰局,努力提升自身産品的質量水平。

期間,政府相關部門不斷提高質量標准,甚至高過了日本和美國。

經過幾年的質量攻堅戰,到2018年我國智能馬桶合格率已達91%,台州智能馬桶的抽檢合格率更是高達100%。

隨著品質的上升,國內智能馬桶銷量飙升,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的現象銳減。

“我們現在生産的很多産品,只要品質改善一點,提升一點,就會有巨大的市場。”北大經濟學教授周其仁表示。

除了品質,中國智能馬桶在技術上的創新,更是超越了日本。

日本馬桶蓋,經過幾十年積累,技術上已定型。以熱水爲例,日本智能馬桶通常會配備儲存熱水的水箱。

這種儲熱式馬桶,不但容易滋生細菌,用水量也受到限制,對用戶體驗很不友好。

中國智能馬桶,以後來者姿態,大膽創新,采用即熱式,不需要儲水,隨時用隨時開,用多久都可以。

即熱出水,只是近年來,中國智能馬桶衆多的技術創新之一。

在浙江台州,星星便潔寶經過多年研發,在全球首創光淨盾技術,通過UVC紫外線除菌技術,使得馬桶出水達到純淨水的標准。

在山東青島,海爾智能馬桶蓋搭載三重高精度傳感器,通過自研AI算法和陶瓷加熱管,實現出水即熱和精准溫控。

品質的提升,加上衆多創新技術,使得中國自主品牌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過去,京東、天貓等電商平台上,智能馬桶一直被松下、TOTO等外資品牌壟斷。如今,以海爾、九牧、恒潔等爲代表的國産品牌,強勢崛起。

2015年,吳曉波在那篇著名的文章最後寫道:

“中國制造的明天,並不在他處,而僅僅在于——能否做出打動人心的産品,讓我們的中産家庭不必越洋去買馬桶蓋。”

這句話,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是一件遙遠的事情。

如今,中國人越洋買馬桶蓋,已經遙遠。

【參考資料】

[1]《去日本買只馬桶蓋》吳曉波

[2]《大國質量》第五集,中國紀錄片網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6 阅读:3772

華商韬略

簡介:聚焦標杆與熱點、解構趨勢與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