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顯示再進一步,OLEDIT線未來或生變

就說視聽 2024-03-28 23:20:01

【印刷顯示再進一步,OLED IT線未來或生變】PjTime.COM 市場觀察 TCL

對于TCL,印刷OLED已經是事關下一代顯示面板産業地位的“不能輸”的賭局。而隨著TCL的穩步進步,IT OLED上的技術路線之爭的壓力,恐將來到蒸鍍技術一側。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24)上,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簡稱“TCL華星”)展示了全球首款14" 2.8K印刷Hybrid OLED筆電樣品。TCL華星劉小蘭透露,全球首條印刷OLED顯示屏試産線“整體上來說跟我們當時預計的時程是一樣的,進展比較順利” 。預計2024年底將正式投産。

此前,TCL 華星高級副總裁歐陽洪平透露,印刷 OLED 顯示屏産線在武漢投産後年産量可達1000萬片(其未透露每片産品的尺寸。已知5.5代玻璃基板每塊能切割16片17英寸或者10片22英寸16:9面板;以5.5英寸1000萬片計算,相當于每月大約投片5000片玻璃基板)。

業內人士指出,在蒸鍍OLED時代,TCL華星産能部署落後于三星、京東方、LG,甚至也落後于維信諾。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印刷顯示換道超車,是作爲目前全球第二大顯示面板企業的TCL華星在IT用OLED面板爆發期必須抓住的機遇。

瞄准IT,三星和京東方加大投資力度

2020年以來,OLED面板在IT産品上的應用已經取得初步成功。特別是在蘋果下一代IT産品全面轉向OLED屏幕支持下,投資IT專用的OLED面板線:即擴大玻璃基板尺寸,從6代線向8代線升級,成爲OLED行業大勢。

其中,三星顯示器3月10日宣布,最近在忠清南道牙山園區舉行了“A6産線設備搬入儀式”。這是一條用于信息技術 (IT) 的第 8.6 代有機發光二極管( OLED ) 生産線。首台蒸鍍設備搬入也意味著OLED制造最關鍵的基礎設備的落地。該産線是三星的第6條OLED生産線,也將成爲全球最高世代的OLED生産線、全球基于RGB OLED顯示方案的第一條8代+生産線。

據悉,三星A6線目前規劃爲兩條每月分別7.5K玻璃基板産能(總計每月15K)的生産線,並采用雙堆疊串聯OLED工藝方式,主要面向蘋果新一代IT産品的應用需求部署。

京東方則將于本月27日舉行IT産品用第8代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生産線B16的開工儀式。該産線總投資高達630億元,可能是目前全球顯示面板單一産線規劃投資最大的項目,其産能也高達每月3.2萬片玻璃基板。不過,如此巨大的投資,將分期進行,分爲兩期四階段。其中,一期一階段産能每月6344塊玻璃基板,2026年10月前投産、一期二階段每月8557片玻璃基板産能,2027年6月完成——即一期的産能規模與三星A6相似。

京東方B16項目,二期兩個階段完成時間則規劃到2029年9月。但是,其基礎廠房工程將全部在2026年一期一階段完成時完成建設。另據業內人士19日透露,BOE最近向韓國Sunic System訂購了4台蒸鍍機(三星蒸鍍機采用了日本佳能設備:據媒體報道稱佳能Tokki供應給三星顯示器的第8代蒸鍍機價格爲每台8000億韓元,而Sunic System向BOE方面提出了3000億韓元左右的價格)。

通過投資計劃可以看到,三星和京東方的8代IT用OLED面板建設具有幾個特點:1.規劃很著急,因爲大家都想去搶IT面板第一口湯;2.産能推進分階段進行,周期比較長,因爲對于IT需求的規模“心理沒底”——撬動規模需要成本下降,這是需要時間和技術驗證的;3.一期一階段産能都不大,主要是爲了適應實際市場需求,以及進一步驗證技術工藝,畢竟RGB三原色OLED的8.6代線玻璃基板工藝是業內第一次搞;4.未來三四年時間長度看,其制造工藝充分留有升級或者隨時改變的空間……

這些特點決定了IT用OLED線,即是需求確定性,但也有著衆多供給端的細節和過程上的不確定性。而隨著TCL華星印刷OLED加盟IT市場,這種不確定的工藝過程變量還在增加。

大尺寸玻璃基板下,OLED的工藝之爭

面對下一代OLED顯示面板的制備,目前主要存在兩個工藝爭議點。第一是,是蒸鍍OLED還是印刷OLED。

蒸鍍OLED的特點是在6代線上有過充分驗證,在8代線上三星和LG也有過彩電用面板的驗證。可謂成熟度比較高。但是,其材料浪費、理論成本高。印刷OLED的優勢是理論成本更低,材料節約、制造效率高,特別是適配大尺寸玻璃基板的工藝難度低;但是其缺點在于印刷顯示一直在實驗室內打轉,沒有成功應用的案例。

目前TCL華星武漢的印刷技術試驗線,是國內首條OLED印刷量産技術驗證線。此前日本JOLED的印刷線不僅規模小,而且已經拆除,部分設備轉移給了TCL華星。在印刷OLED核心設備上,目前4.5/5.5代線設備可量産;6代線設備還在研發階段。即印刷顯示向8代線等進軍還需要等“核心設備”。武漢國創科預計,6代印刷設備2024年問世,8代設備2026年問世。

此外,目前印刷OLED産品的可視角度依然受限,不能滿足彩電應用需求。但是在筆電、IT、手機、醫療顯示等專業領域,這不成問題。

下一代OLED面板的第二個爭議工藝點是:蒸鍍OLED下是采用傳統金屬遮罩FMM圖形化技術,還是采用光刻圖形化技術。2023年5月初,維信諾發布智能像素化技術(Visionox intelligent Pixelization,ViP)並展出中尺寸ViP AMOLED樣品。該技術即采用光刻機實現蒸鍍層圖形化。

光刻圖形化的優勢在于解決FMM金屬遮罩在大尺寸面板應用中的“變形”問題。後者會導致成品率降低,甚至面板報廢。且FMM和光刻比較,線寬更大、脫離過程會有材料層應力形變,面板開口率、亮度性能、壽命性能也容易受到影響。而光刻圖形化,設備基本采用前段TFT工藝光刻機,不需引入新設備,且沒有FMM的材料耗材成本和性能瓶頸。維信諾曾經被傳聞有意建設基于這一新工藝的8代OLED線項目。

目前日本JDI也准備在安徽建設基于光刻圖形化技術的OLED面板項目。此前,亦傳聞三星和惠科對JDI的光刻OLED圖形化方案感興趣。

即整體看,IT用OLED線的建設,面臨著技術工藝選擇的路徑問題。這方面,京東方和三星已經確定至少初期階段采用蒸鍍技術;而TCL華星則笃定印刷顯示新賽道期望換道超車。蒸鍍OLED中,新興的光刻圖形化技術是否落地,能不能爲IT OLED面板帶來新玩家也值得關注。

分歧與進步,加劇行業投入的“謹慎性”

“同等産能的OLED 8代線,投資是LCD項目的5倍乃至更多。這是目前IT用OLED線最大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貴”或者是行業現在所有不確定性的關鍵。例如京東方B16的投資高達630億元。投資大與技術路徑的不確定性結合,也就讓投資進程更爲謹慎。這也是三星和京東方8代OLED項目的分期分階段過程格外漫長的主要原因。

同時,即便是理論上有成本優勢的印刷顯示OLED,早期産品也會遭遇“成本瓶頸”。而且,TCL華星的印刷工藝越是進步,對蒸鍍性OLED的投資商而言,技術路徑選擇的壓力和可信風險也就越高。

即蒸鍍和印刷兩大技術陣營,都在面對IT OLED的需求新機遇“熬鷹”。其中,技術成熟度、成本競爭力是關鍵因素。而初始産能能夠搶跑,也有利于抓住早期客戶,盡快獲得投資回報。現在不同企業和技術線,在IT OLED上有點“和時間賽跑”的意思。

因此,很有可能在2025-2026年將看到OLED IT應用上印刷和蒸鍍的“産品PK”。到時候,可能工藝之爭將産生最終結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TCL也建設有蒸鍍OLED量産線、三星和京東方也進行了大量印刷OLED的技術研發和樣品試制:即沒有廠商只賭一種技術。

0 阅读:79

就說視聽

簡介:以獨特角度說視聽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