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現在帶孩子的基本是姥姥?不是奶奶帶不好,也不是不帶

阿布提看育兒 2024-04-07 16:50:37

我們把孩子生下來就要負責他們的衣食住行,但這期間又有很多的變數,就好比帶孩子的這件事情,因爲作爲新手爸媽來說,帶孩子比他們的工作還難呢。

于是,帶孩子這件事情就轉移到家裏的老人身上,而我們回想起孩子剛出生的那段時間常常感歎:要不是我媽,還真不知道如何熬過孩子一歲之前。

確實,我們觀察一下周圍的鄰居、朋友、同事等,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姥姥在幫忙帶孩子,而且網上也有一項調查,2000多名的網友投票中,有接近一半的家庭選擇姥姥帶娃,奶奶帶娃只占15%左右,媽媽自己帶卻占了28%左右呢。

根據衛健委的調查發現:1800W的隨遷老人中約有43%的老人是專程來照顧小孩子的,其中姥姥就是帶娃的“主力軍”。

爲啥孩子都讓姥姥帶著了,奶奶卻閑著?

網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姥姥來家裏幫忙帶娃,優先考慮的是自己女兒,其次才是孩子!

這個真的說到我心坎了,婆婆對我做的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做完月子我媽陪我從娘家回到婆家,回來的第二天一早我老公陪我媽去周邊逛逛,讓婆婆照顧我。但是他們前腳一走我婆婆也走了,她跑去別人家裏聊天去了,午飯都沒回來給我煮,而我在家裏帶著3個月大的孩子餓了一天,那時候沒有外賣可以點,我餓得人都發抖了。

晚上我媽回來看到這個樣子眼眶都紅了,她顧不上休息馬上煮飯給我吃,家裏沒菜還是冰箱裏剩菜加雞蛋隨便煮煮,剛煮好飯我婆婆就回來了,她甚至還回來吃現成的飯,我媽媽本來想開罵的,我讓她別說,免得我老公尴尬。

所以,我們當媽媽之後真的理解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這句話,從那之後我就不喜歡婆婆要幫我帶孩子,她愛幹嘛就幹嘛去,如果我媽願意幫我帶當然很好,但實際後面都是我自己帶孩子,畢竟不能什麽都依賴我媽,人家都幫我做了月子。

看過一部電視劇,裏面是有個女的生孩子,産房外面擠了一堆人,産婦的娘家人一直在念叨“閨女不知道如何了”,婆家人卻只關心“孩子生了沒,不知道是孫子還是孫女”。

就這麽一個場景就能看出孩子的奶奶關心的只有自己家的“香火”,姥姥關心的卻是自己的女兒是否平安。

所以,姥姥帶娃的越來越多,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女兒更喜歡跟自己媽媽親近

很多家庭的女性在坐月子時就能看出婆婆對自己的態度了,出了月子基本就不愛跟婆婆有過多的接觸,更別提把孩子給奶奶帶了。

我閨蜜坐月子一開始是婆婆幫忙的,但她婆婆成天只關心大孫子,動不動就讓我閨蜜喝一大碗湯,生怕她大孫子沒母乳喝,我閨蜜堵奶了,她婆婆一點不在乎。

就這樣跟婆婆相處了半個月,我閨蜜受不了了就讓她自己媽媽過來,我閨蜜說,自從孩子姥姥過來後,吃得沒那麽油膩,有啥事也能跟老人家傾訴,整個人心情變太好了。

後來我閨蜜就讓親媽一起幫忙帶孩子,一家人過得很融洽,孩子奶奶偶爾會過來看看孫子,但一臉不高興。

難怪我閨蜜說,她更願意姥姥來帶孩子,一方面自己也喜歡親近媽媽,另一方面兩人的矛盾少,各種問題還容易溝通。換成婆婆就不是這樣了,她眼裏只有大孫子,還什麽都要聽她的。

2、奶奶年齡大不適合帶孩子

通常男方都是比老婆大幾歲的,而男方的父母自然也就比女方來得大,有的甚至還能大個十幾歲呢。

我表妹第一次去男朋友家裏,因爲一進門就看到一個老人在曬稻谷,她直呼“爺爺好”,然後她男朋友推了推她,說這是他爸。

表妹跟我們說,這是因爲她老公是家裏老幺,生他的時候公公都接近50歲了,而婆婆也45歲了。

所以,表妹生孩子的時候公婆都很老了,婆婆都70歲了,哪裏還敢讓他們來幫忙帶孩子呀。

3、奶奶帶孩子出發點不同

雖然帶的是自己的孫子,但奶奶外出時就喜歡說是幫媳婦帶孩子,如果孩子帶出來跟媽媽過于親近,奶奶又會說這孩子“白眼狼”,枉費自己帶那麽久都不跟自己親。

我婆婆就有點這個意思,我大女兒是她幫忙帶的,帶得好不好就不說了,只知道那時候她跟別人說是幫我帶孩子的,因爲她看我工作忙。也是好笑,她都不提是在幫她兒子帶孩子。

有了二胎之後我就不要她幫忙帶了,我和我媽一起帶著孩子,大女兒跟她的關系也沒跟姥姥來的親熱了,然後她有時候就在我大女兒那裏說“心寒”。

我媽就不一樣,雖然我家孩子年齡大了不需要她幫忙帶,但她經常會跟孩子提小時候還好有奶奶幫忙帶,還讓我大女兒有好吃的要給奶奶。

綜合以上,姥姥帶娃奶奶閑著,其實不是奶奶要閑著,也不是奶奶不會帶,而是社會變了,變得媳婦不再只能依附婆家,用我們女人角度來理解,我們更喜歡自己的親媽!

文:阿布提說育兒

0 阅读:11

阿布提看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