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小龍女死後,哪四人替他們守墓?金庸有暗示:三女一男

金寶講故事 2024-02-11 11:35:27

寫完《射雕英雄傳》之後,金庸趁熱打鐵,又寫了一部把江湖與愛情融爲一體的經典之作《神雕俠侶》。

爲了給讀者們帶來新鮮感,神雕時代湧現了一個新興門派,這個門派的弟子常年居住于古墓之中,因此稱之爲古墓派,而《神雕俠侶》的男女主角楊過和小龍女就是古墓派的弟子。

在書中的末尾 ,楊過帶著小龍女在華山之巅和群雄作揖告別,整部《神雕俠侶》也落下了劇終的帷幕。但通過《射雕三部曲》來看,我們還能窺見一件事,即楊過小龍女死後,還有四人替他們守墓。

一、古墓一脈

金庸喜歡創新,在他嘔心瀝血地架構之下,古墓派別具一格。原來古墓派是林朝英所創,由于林朝英當年爲情所傷、爲王重陽所誤,因此身爲古墓派的開山鼻祖,林朝英定下門規,古墓派決不允許男子踏入古墓一步。

因此當孫婆婆帶著受傷的楊過走進古墓時,小龍女當即和孫婆婆發生了矛盾。

此古墓一脈還有諸多規定,比如入門時必須向王重陽的畫像口吐唾液,而女弟子還要點上守宮砂,並立誓一生一世都不得離墓,若有不知此門規的男子願爲己而死,則可破誓下山。

此外,古墓派的弟子死後,遺體須在古墓安葬,而 楊過、小龍女都是古墓派的傳人,他們必定會遵循祖師婆婆的定下的門規,“睡”進古墓密室裏的石棺之中。

二、楊過小龍女之死

的確,金庸的武俠小說雖然有些玄幻神奇,但絕不是修仙小說。因此,就算楊過服食了大量的菩曲斯蛇蛇膽,小龍女也苦練《玉女心經》多年,有容顔不老的特點,但二人終究只是兩副血肉之軀,在曆經了滄桑歲月之後,總有迎來生命中最後一天之時。

筆者認爲,楊過、小龍女臨終前必定會先躺進事先准備好的石棺之中。當然,筆者這種解讀並非無中生有,早在《神雕俠侶》的開篇,小龍女就曾帶著楊過早早地躺進了古墓的石棺中等死。

原來小龍女修煉玉女心經被趙志敬和尹志平所擾,繼而吐出許多鮮血,加之李莫愁潛入古墓搶奪《玉女心經》,小龍女只能帶著楊過躲進機關密室裏。

在放下斷龍石之後,小龍女是這麽對李莫愁說的:“這裏還空著兩具石棺,一具是你用的,一具是我用的。我就這麽跟你說一聲,你愛哪一具可以任揀。”說著伸手向兩具石棺一指。

後來小龍女對楊過動了情欲,和《玉女心經》所秉持的少思少欲背道而馳,加上小龍女拼盡內力和李莫愁大打出手,只感覺內力在一點一滴的不斷消失。

小龍女說道:“過兒,我是不成的啦,你……你抱我到……到那放石棺的地方去。”楊過一陣傷心欲絕,說不出話來,但隨即想起,反正大家已沒幾天好活,這時陪她一起死了也是一樣,于是快快活活的道:“好。”抱著她走到放石棺的室中,將她放在一具石棺的蓋上,點燃了蠟燭。燭光映照之下,石棺厚重,更顯得小龍女柔纖脆弱。小龍女道:“你推開這……這具石棺的蓋兒,把我放進去。”楊過道:“好!”小龍女察覺他語音中並無傷感之意,微覺奇怪。楊過推開棺蓋,抱起她輕輕放入,隨即躍進棺中,和她並頭臥倒。兩人擠在一起,已無轉側余地。

後來隨著劇情不斷的發展,李莫愁跟著楊過小龍女逃出了古墓,死在了絕情谷的火海之中。而楊過、小龍女飽嘗了16年的相思之苦,最後在絕情谷的谷底久別重逢。

這樣看來,古墓密室裏空著的兩座石棺恰好是楊過和小龍女的歸宿之地。這一對神仙眷侶死後,替他們守墓的人又有哪些?

三、三女一男的守墓人

作爲《神雕俠侶》的後續之作,金庸在《倚天屠龍記》的開篇花費了不少筆墨描寫了郭襄如何追尋楊過。

郭襄爲了再見神雕大俠一面,以遊山玩水爲由告別了郭靖黃蓉,然後從南走到北,又從北走到南,苦苦追尋楊過的蹤迹。

郭襄踏遍千山萬水,不僅去了華山、絕情谷,就連陰暗潮濕的古墓也親自探索過。讓郭襄頗感意外的是,她親臨古墓沒有找到楊過,卻發現了兩名古墓的侍女。侍女告訴郭襄,楊過小龍女外出很久了。郭襄在古墓住了幾日後,又騎著青驢踏上了遠征。

以楊過的聰明,他必然知道古墓絕不是一個最佳的退隱之地,只因那條通往外界的水道早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楊過、小龍女直到即將氣絕之時才會返回古墓,畢竟古墓派的門規就是死後的遺體必須安置在古墓的石棺裏,古墓派的開山鼻祖林朝英以及被郝大通打死的孫婆婆都“安睡”于石棺之中。

如此一來,替楊過、小龍女守墓的就是郭襄撞見的那兩名古墓侍女了。除了兩名侍女之外,還有一男一女。男的就是楊過之子,女的就是楊過的孫女黃衫女。

原來在《倚天屠龍記》裏,一位身穿黃衣的女子屢屢救張無忌于水深火熱之中。在張無忌詢問芳名之時,黃衫女只是淡淡一笑,道:“神雕俠侶、絕迹江湖”。

加之史紅石稱呼黃衫女爲“楊姐姐”,可見黃衫女無疑是楊過的後人,但通過時間線來看,黃衫女並不是楊過的女兒,而極有可能是楊過的孫女。

既然楊過有孫女,證明楊過和小龍女必然生了一個兒子。

綜上來看,楊過小龍女死後,有三女一男成了石棺的守墓人,三女即兩名古墓侍女和黃衫女,一男則是楊過之子。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

1 阅读: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