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甯夏:銀川奇葩的美食,黑暗料理“羊肉調和”吃過嗎?

桂臨塞上聊曆史 2024-05-03 23:20:25

銀川人對于吃有時候挺講究的,有時候卻讓人覺得有些奇怪。比如說威記有些不明白“調和”有什麽好吃?今天威記去永甯玩,吃到了一碗“羊肉調和”,看著朋友吃得那叫一個香的,威記卻有些難以下口。

在威記看來,這個“調和”其實就是以肉,土豆,豆腐爲主的,把剩米飯和面條(面片或者面疙瘩)燴到一起的大雜燴。剩飯和菜燴到一起可以理解,剩菜煮面也能接受,可是最讓威記覺得不可理喻的是,米飯和面條這兩種主食竟然可以放到一起來吃,這也太奇葩了。到底是讓人吃飯還是吃面?

對于威記來說,這是一種黑暗料理!

其實,銀川的“調和”是當地非常有名的一種傳統小吃,也是當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調和的名稱雖然簡單,但它的制作工藝和口味卻十分獨特,深受當地人人的喜愛。以前,在銀川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很多賣調和的小攤販,他們通常會使用傳統的鋁鍋來煮制這道美食。調和的主要原料是羊肉、面片、米飯和豆腐,而調料則包括花椒、姜、蒜、辣椒等,這些調料在煮制過程中相互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口感和味道。當品嘗一口調和時,首先感受到的是濃郁的羊肉香味,接著是面片的柔軟和豆腐的嫩滑。而調料的味道則會在口中逐漸散開,讓人感覺到一種辣中帶麻、麻中帶香的美味體驗。這種味道的組合和口感的搭配,讓人欲罷不能,一口接一口,直到將整個碗裏的調和都吃得幹幹淨淨。除了傳統的羊肉調和外,銀川的調和還有很多變種,比如雞肉調和、魚肉調和等。這些不同口味的調和,不僅豐富了人們的味蕾,也展示了銀川人民對美食的無限創意和追求。“調和”的由來版本有很多,聽說得比較多的是這個版本:

說是上個世紀時候,由于物質匮乏,于是人們就把上一頓吃剩的米飯和菜加上面片一起燴,用香料豐富口味,本來叫“大雜燴”,後來覺得不好聽,于是慢慢就形成了“調和”的說法。

還有一個說法就追溯到明朝時期。

那個時候,甯夏人口由指揮使耿忠帶來的戍邊將士和“五方之士”組成,由于各自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加上建設和防守任務重,爲了可以吃到一個鍋裏,節省時間,結合陝甘這邊人們喜歡吃面的吃法,加上江南人們吃米飯的習慣,于是就創造出來了這個“調和”。

現在銀川的街頭巷尾,想品嘗這道地道的當地美食有些難了。因爲它如今顯得小衆而且有些不起眼,也就只有“老銀川”對它情有獨鍾,這樣經營“調和”的店一般也在背街的小街巷裏,並且有些不起眼,一不小心就錯過了。所以,無論是當地居民還是遊客,如果想體驗或者重溫銀川的美食文化,不妨來一碗調和,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0 阅读:3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