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爲民:建立“四早”體系提升呼吸慢病防控水平

四川健康 2024-03-06 16:30:45

3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爲民計劃提出《關于建立“四早”防控體系 提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治水平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李爲民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當前我國呼吸慢病防控存在“三高”“三低”的難點問題,即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低知曉率、低診斷率、低規範治療率。由于吸煙、大氣汙染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導致我國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

一是當前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爲26.6%,男性吸煙比例高達50.5%。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慢阻肺總患病人數約1億人,哮喘患病總人數達4570萬人;但慢阻肺漏診率高達70%,僅有28.8%哮喘患者曾就醫得到過明確診斷,更無從談起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

二是當前我國60歲以上人群已近3億,占比19.8%,65歲以上占比14.9%,有研究發現我國60—69歲呼吸慢病患病率達21.2%,70歲以上的群體則爲35.5%,老齡化導致呼吸慢病發病率進一步增高。

三是肺癌作爲我國惡性腫瘤“頭號癌症殺手”,發病率、死亡率均位居第一,五年生存率不到20%,遠遠低于其他癌症如乳腺癌、結直腸癌。

李爲民認爲,呼吸慢病在西部地區的問題尤爲明顯,西部地區地域遼闊,多民族、經濟欠發達,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與水平遠遠低于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例如在我國西南地區,40歲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爲20.2%,四川地區爲14.6%,均高于全國13.7%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區呼吸慢病的治療率也明顯低于全國。有數據表明,西部基層醫療機構的肺功能儀配置率只有40.2%,40歲以上人群肺功能檢查率僅爲4.2%。

一方面,近年來,在西部地區、邊遠山區,仍然存在著部分慢阻肺病沒有進行全程、系統規範治療的現狀,究其根本原因是早期篩查不足,有症狀時也被誤認爲是感冒。

另一方面,肺癌是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頭號癌症殺手”,主要原因爲診斷時大部分肺癌已是晚期,僅有19%是早期肺癌。早期肺癌五年生存率可達92%,部分可治愈,晚期肺癌卻僅有5%—6%的五年生存率。

對此,李爲民建議,把慢阻肺病納入基本公共衛生項目中,如高血壓、糖尿病管理一樣,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篩查、管理;同時把肺癌篩查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投入引導資金讓更多高危患者參與篩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可減少醫保費用的支出。

另外,由于目前大衆對呼吸慢病知曉率低、早診率低、規範化治療率低。李爲民建議,建立呼吸慢病“四早”防控體系(早防、早篩、早診、早治),減輕社會及患者家庭負擔勢在必行。

要真正實現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全程管理,需要切實建立早防、早篩、早診、早治“四早”防治體系:一是政府主導,做好頂層設計、組織協調、整合資源。二是各級醫療機構參與,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一級醫院、二級醫院、三級醫院等各級醫療機構都要參與防控。三是三級醫院要積極參與防治,做好總體方案的設計、技術指導和基層人員的培訓。四是多方籌資,不僅僅是政府加強公共衛生投入,還要通過醫保、個人、醫院以及社會救助等共同來籌資。五是提升基層醫院的防治能力,進一步落實“四早”防治體系,實現全病程管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0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