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不善處理人際關系且年齡偏大故曾兩次被曹操辭退

史海撷英 2024-02-17 17:22:20

程昱,智謀傑出,功勞甚大。曹操,素來愛惜人才。然而,曹操卻兩次炒了程昱的鱿魚。這是怎麽回事呢?

智勇雙全,多立大功的程昱

程昱這個名字,都是曹操給定的。

程昱原名叫程立。“昱少時常夢上泰山,兩手捧日。昱私異之,以語荀彧。及兖州反,賴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夢白太祖。太祖曰:‘卿當終爲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憑借過人的智勇,程昱多次立下大功,甚至是力挽狂瀾的大功!

1、保全三縣

曹操東征陶謙時,呂布襲兖州。兖州郡縣,紛紛叛投呂布。“太祖征徐州,使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張邈等叛迎呂布,郡縣響應,唯鄄城、範、東阿不動。布軍降者,言陳宮欲自將兵取東阿,又使氾嶷取範,吏民皆恐。彧謂昱曰:‘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宮等以重兵臨之,非有以深結其心,三城必動。君,民之望也,歸而說之,殆可!’”程昱與荀彧一起,設法保全部分地區。程昱先是去範縣,順利說服範縣縣令靳允,讓他繼續效忠曹操。“昱乃歸,過範,說其令靳允曰:‘聞呂布執君母弟妻子,孝子誠不可爲心!今天下大亂,英雄並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此智者所詳擇也。得主者昌,失主者亡。陳宮叛迎呂布而百城皆應,似能有爲,然以君觀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兵雖衆,終必無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範,我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也。孰與違忠從惡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詳慮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于是,靳允伏殺了呂布派來奪範縣的氾嶷,保全了範縣。

程立

隨即,程昱又派騎兵搶先占據了關鍵點倉亭津,使陳宮不能東渡攻三縣。最後,程昱與荀彧等人一起,保全三縣,迎曹操歸來!“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又兖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還,執昱手曰:‘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乃表昱爲東平相,屯範。”保全三縣的關鍵人物,有荀彧、夏侯惇、程昱。其中,只有程昱是本地人,在當地有足夠的威望來爭取支持。沒有程昱,僅僅靠荀彧、夏侯惇是遠遠不夠的!

保全三縣,使曹操保全了複興的火種,程昱是首功之人!

2、說服曹操,使曹操堅持獨立發展

曹操回來後,與呂布開始爭奪兖州。然而,由于兖州大部分地區已經丟失,加之蝗災,曹操缺乏堅持下去的物質基礎。因此,胸懷大志的曹操也心灰意冷了,在袁紹引誘下,已經考慮將家屬送去袁紹處。

以家屬爲人質,實際上就是喪失獨立性。後來,孫權也曾依附曹操、曹丕,又是對其稱臣,又是以臣子之禮接受曹丕的封賞,這些都沒有關系,唯獨在“遣子爲質”上絕不能讓步!所以,曹操考慮將家屬送到袁紹處,實際上就是喪失了獨立發展的信心,投靠袁紹之意了。

此時,又是程昱主動出來,說服、激勵曹操:“意者將軍殆臨事而懼,不然何慮之不深也!夫袁紹據燕、趙之地,有並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濟也。將軍自度能爲之下乎?將軍以龍虎之威,可爲韓、彭之事邪?今兖州雖殘,尚有三城。能戰之士,不下萬人。以將軍之神武,與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業可成也。原將軍更慮之!”使曹操放棄了投靠袁紹的想法。

如此,說程昱有力挽狂瀾之功,也毫不爲過了!

程立

3、獨守鄄城

官渡之戰時,程昱僅率700人守鄄城。曹操覺得程昱兵太少,想要增兵2000。程昱拒絕:“袁紹擁十萬衆,自以所向無前。今見昱兵少,必輕易不來攻。若益昱兵,過則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兩損其勢。原公無疑!”曹操贊許:“程昱之膽,過于贲、育。”

後人對程昱的這一功勞,常常估計不足。這個功勞,可遠遠不只是2000人還是700人的問題!

當時,袁曹之間實力懸殊,曹操只有盡可能集中力量于官渡這個主要方向。但是,如果不能表現出對其他地方的關照和保護之意,各地人心惶惶,恐怕形勢危急!曹操要增2000兵給程昱,絕不是不知道加2000人也擋不住袁紹,而是必須做出姿態:別怕!會力所能及地支援!程昱此時勇略的表態,既是對曹操說的,也是對各地守官將的表態:別怕!兵少,袁紹反而不會來攻!

鄄城,曾是曹操在兖州的治所,又在黃河邊上,是最危險的地方。程昱“過于贲育”的表態,並非獨自彰顯勇略,更是給其他地方守官將的“定心丸”。獨守鄄城之功,不容低估!

4、其他大功

此外,程昱還屢次立下其他大功,並多次表現出傑出的智謀、勇略。比如,程昱自己糾集起部隊,參與黎陽之戰,並與李典一起承擔後勤。又比如,程昱早早提出劉備不可縱,又在赤壁之戰前指出孫權必然會與劉備聯合。“太祖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爲孫權必殺備,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爲海內所憚。曹公無敵于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禦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禦太祖。”還比如,程昱後來在處置俘虜等問題上表現出的深思熟慮和大局觀。

總之,無論智勇,還是功勞,程昱都不在郭嘉、荀彧之下,堪稱一流,多次得到曹操贊許!

程立

然而,就這樣,程昱還是兩次被曹操炒了鱿魚!

兩次被炒鱿魚

1、知足不辱,被“勸退”一次

“中夏漸平”後(史未詳細記載時間,大約在赤壁之戰前後),“是後中夏漸平,太祖拊昱背曰:‘兖州之敗,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宗人奉牛酒大會,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歸兵,阖門不出。”

由于史料記載不詳,沒有記載此事的前後文,因此,這段“知足不辱”給人感覺有點莫名其妙。領導表揚一句,就要“知足不辱”,急流勇退了?

然而,程昱請辭,曹操批准,後來曹操又隔數年才重新啓用程昱,由此可以推斷:程昱之退,確實也是曹操的意思。所以,這次,程昱真的是被曹操“勸退”了。只不過,智者對話,點到爲止,給足情面,曹操是以褒獎的方式來“勸退”的。

2、被罷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國(曹操進爲公後,魏國成爲公國)設立衛尉一職,以程昱擔任。

然而,沒多久,在威儀一事上,程昱和中尉邢貞爭執,鬧得很大。這一次,曹操沒有什麽拐彎抹角,直接把程昱罷官了!

程立

這一次,直到曹操薨逝,曹操都沒有再複程昱之官。直到曹丕上位,才複了程昱的官!

常規理由都“套”不上

一般來說,上下之間出現這種問題,無外乎四種原因。1、兔死狗烹,功高不賞。2、政治主張出現分歧。3、嚴重錯誤:卷入權力鬥爭,或出現重大失誤。4、爲繼承人駕馭創造條件(如李世民外派李勣,讓李治再招回來,使李治有恩于李勣)。然而,顯然,這四點程昱都“套”不上。

1、功大而不至危主

程昱雖然功勞很大,但還遠沒有發展到韓信那種“功高不賞”的地步。

對曹操來說,雖然“中夏已平”,但曹操也還遠遠沒有到“鳥盡弓藏”的時候!而且,程昱雖然出身不錯,但也並非頂級大族,宗族實力不強,完全不構成威脅!

如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規律,顯然不適合程昱。

2、政治主張與曹操並沒有明顯分歧

曹操做魏公的勸進表上,有程昱的名字。曹丕代漢稱帝的勸進表上,也有程昱的名字。而且,與一直有匡扶漢室之意的荀彧不同,程昱從早期開始,就沒有任何流露出尊漢室的主張。

所以,程昱也不可能是像荀彧一樣,因爲政治主張與曹操有分歧而被迫害。

3、程昱從來沒有卷入任何派別鬥爭,也沒有出現重大失誤

程昱既非颍川派,也不是荊州、河北歸順派,更不是諸夏侯曹,他性格不好,人緣不好,基本上不屬于任何派別。此外,程昱也沒有出現任何重大失誤。相反,他在各種問題的處理,依然保持者極高的水准。

程立

需要特別指出的一件事,更說明了程昱的風格。

曹操征馬超期間,曹丕坐鎮後方。在處理俘虜問題上,衆人都認爲既然曹操授權可以自行處置,就可以自己處置了。然而,程昱指出:緊急軍要之事,可以緊急處理;俘虜處置不是緊急之事,應當請示曹操,不可專制!“太祖征馬超,文帝留守,使昱參軍事。田銀、蘇伯等反河間,遣將軍賈信討之。賊有千余人請降,議者皆以爲宜如舊法,昱曰:‘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雲起,故圍而後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于圍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爲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啓聞。’衆議者曰:‘軍事有專,無請。’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見昱曰:‘君有所不盡邪?’昱曰:‘凡專命者,謂有臨時之急,呼吸之間者耳。今此賊制在賈信之手,無朝夕之變。故老臣不原將軍行之也。’文帝曰:‘君慮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誅。太祖還,聞之甚說,謂昱曰:‘君非徒明于軍計,又善處人父子之間。’”

由此可見,程昱做事情很有分寸,不可能跋扈、專制,引起君臣之間的不和!

4、程昱顯然不是托付給繼承人的合適人選

程昱智勇都夠。但是,程昱當時已經70多歲了,年紀比曹操大了足足14歲!

曹操在50歲時,曾想把後世托付給39歲的郭嘉,但曹操總不至于在60多歲時,想把後世托付給快80的程昱吧!

如此,常見的原因,在程昱這裏,就都“套不上”了。那是爲什麽呢?

新老交替已經到來

一開始,問題並沒有那麽複雜:正常的新老交替而已。

黃初元年(220年),程昱去世時,“壽八十”,也就是說,程昱是永和六年(141年)生人。

赤壁之戰時,程昱已經68歲了!一個快70歲的老人,休息休息還需要太多理由嗎?何況,交替的不是程昱一個人,而是曹操的核心班底。

曹操

早期一起創業的核心班底中,程昱年事已高,郭嘉英年早逝,荀彧又和曹操政見不和。此時,曹操的核心班底,已經由劉晔、司馬懿、蔣濟、楊修等新一代俊傑組成了。

新老交替已經到來,程昱們的時代已經走到尾聲了。

性格太剛,已難以適應新形勢

然而,程昱如此大才,靠腦子吃飯的,僅僅年事已高,倒不至于非要退居二線。

比如:賈诩的年紀也很大,比程昱只小了六七歲,但賈诩依然長期活躍,甚至起到了“以老帶新”的作用。

賈诩能“以老帶新”,程昱不能嗎?不能?問題不是那多出來的六七歲,而是性格。“昱性剛戾,與人多迕。”隨著形勢發展,這種性格的弊端越來越嚴重。

1、與同僚關系緊張

早年時,程昱與領導集體成員關系還是保持得很不錯的。

他自己少年時做過的夢,不理解,私下請教荀彧。他還曾私下找過張郃,詢問其官渡時離開袁紹的情況。

不過,到晚年,他“與人多迕”,跟很多人關系都很緊張。甚至于,還有人誣告他謀反!“人有告昱謀反,太祖賜待益厚。”

程立

程昱本人不屬于什麽特別的派系。而誣告,在當時是要冒很大罪過的。不因爲派系鬥爭的原因,人家要冒著巨大的風險來誣告他,足見程昱與人關系的緊張了!

2、曹操難以忍受

曹操氣度非凡,不是一個小心眼的人。但是,程昱性格太暴,這使曹操也難以容忍。

程昱最後一次被罷官,就是因爲與曹操的當面爭執。

當時,身爲衛尉的程昱與中尉邢貞就威儀問題發生了爭執。

工作爭論嘛,本來也是正常的。然而,程昱最後鬧到了曹操那裏。“昱于魏武前忿爭,聲氣忿高,邊人掐之乃止。”

這個時候的曹操,已經是魏公了!典章禮儀,已自有分!程昱居然在曹操面前大呼小叫,曹操終于受不了!這一次,曹操毫無留情,直接把程昱罷官!“魏國既建,爲衛尉,與中尉邢貞爭威儀,免。”

黑曆史的長期負面影響

而程昱與曹操之間又有過一段雙方都不願面對的黑曆史!

曹操

當年,曹操與呂布爭奪兖州時,軍糧緊張,形勢危險。程昱爲了搞軍糧,“雜以人肉脯”。“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縣,供三日糧,頗雜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這本是程昱與曹操一起幹下的“黑曆史”。然而,後來,衆人自然不敢拿這個來說曹操,只好全部拿這個來指責程昱!所以,攻擊程昱的人,往往拿這個來說事!

這個情況下,曹操自然不可能挺身而出,自然要程昱一個人來承擔責任,而且,也實在不便力挺程昱。所以,曹操雖然贊許程昱,但卻始終要與程昱保持一些距離。

而對程昱來說,有人拿這個來說事時,程昱也只有自己一個人擔著,連還嘴都很難。

有人誣告程昱謀反,曹操卻賞賜程昱。一來,這說明曹操對程昱是發自內心的信任。二來,既然是誣告,爲什麽以嚴法聞名的曹操卻不治人之罪,甚至不做公開的斥責呢?以至于後世不知道這個“有人”到底是什麽人。顯然,曹操內心是信任程昱的,但是,卻始終注意與程昱保持距離,不敢公開維護程昱。

被人攻擊,而曹操不能維護,自己也不能還嘴,這是何等的屈辱!

曹操

程昱第一次離開時,想起“知足不辱”,毅然離開。而曹操呢,在肉麻地感謝程昱時,既不做挽留,也隔了數年才將其召回。顯然,程昱離開核心集體,讓人不要再提起這段黑曆史,既是對程昱的保護,也是對曹操的保護。

一個性格剛烈的人,立下多次大功後,到了晚年,卻要忍受世人的指責,而他所拼死效命的主公不但不能替自己辯解,還兩次罷了他的官。這是何等的屈辱呀!這個屈辱,與程昱的性格有關,但更多的,是替曹操承擔責任。

程昱死時,曹丕爲之流淚。“文帝踐阼,複爲衛尉,進封安鄉侯,增邑三百戶,並前八百戶。分封少子延及孫曉列侯。方欲以爲公,會薨,帝爲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谥曰肅侯。”曹丕流淚的次數不多,這算一次。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