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爲左權是意外犧牲,隨著敵軍內部報紙曝光,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洞鑒五千年 2024-05-16 11:54:54

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是一個非常反對個人崇拜的人,但在1958年前後,國內個人崇拜現象嚴重。

在個人崇拜最嚴重的時候,有些人甚至爲了塑造自己的英雄形象,動員下屬拿自己的名字去給地方縣區命名,顯然這是過分的舉動。

隨著事態的發展,中央知道了這件事情,于是出手規劃地方縣區名稱,其中山西省的左權縣也被上級更改爲了和順縣。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消息發布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不樂意了,甚至有的人跑到北京,試圖阻止改名。

當地的老百姓不希望用左權縣之外的稱號,而毛主席知道來龍去脈後,也專門破例一次,准許左權縣永不更改。

實際上,這個縣城的百姓之所以不同意改名字,是因爲在曆史上左權是一個英雄,而左權在1942年的時候就已經犧牲了。

在曆史上,左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英雄,他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

說起左權,他出生于1905年3月12日,是湖南省醴陵市平僑鄉黃茅嶺人,因爲家庭貧窮的原因,左權一路走來很艱辛。

17歲的時候,左權考進了縣裏中學,後來也就開始參加反日宣傳,奠定了他未來的道路。

1923年12月,左權經過慎重思考後決定棄筆從戎,他跟同學們一起奔向了廣州,當時這裏是革命中心。

後來左權認識了陳赓,在他的介紹下成功加入中國共産黨,之後的幾年,左權在戰爭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1935年5月,紅軍強渡大渡河,左權率部輕裝急行搶下越西縣城,1936年11月,指揮殲滅了國民黨兩個團。

從1939年開始,我軍前後三次組織整軍,而左權始終領導著隊伍,還創建了黃崖洞兵工廠,爲八路軍做後援。

在百團大戰,左權協助彭德懷全力作戰,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左權也被中央誇贊,毛主席更是對他非常重視。

然而遺憾的是,在1942年5月25日,左權在山西遼縣的十字嶺突圍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37歲。

當中央得知這個消息後,紛紛流下了悲痛的眼淚,後來展開調查,也證實了左權是意外犧牲。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左權犧牲的原因衆說紛纭,直到多年後,日軍內部的一份報紙才發現其真相。

在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在我軍突圍時,左權的任務是指揮和斷後。

但在撤退的時候,有兩顆炮彈打了過來,左權本來是可以躲的,但當時沒顧上,炮彈片就打在了他的頭上。

這是很多人都看到的,這屬于意外事故,但後來在一份日本內部報紙上,居然記載著這件事情。

當時岡村甯次制定了“C號作戰計劃”,計劃對冀東、北嶽和冀南地區展開掃蕩,爲的就是消滅太行區八路軍總部。

在開戰之前,日軍爲了確保掃蕩順利進行,還專門派出一支專門搞暗殺的突擊隊,主要打擊對象就是指揮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們化裝成了八路軍的樣子,潛行到根據地內,甚至還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總之我們很難發現。

後來日軍對我軍完成包圍,我軍也確實落入了艱難的處境,左權也是在這場計劃中犧牲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左權或許死于這些人之手,可見敵人的手段有多可惡。

6 阅读: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