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赓大將的手槍解釋:中央領導的特別批准

曆史明鑒 2023-06-17 14:09:28

1954年2月,北京舉行了黨中央七屆全會,這是一場莊重而重要的盛會。按照慣例,與會者在進入會場之前都要接受嚴格的安全檢查。即使是軍方的高級將領,如大將陳赓,也不能例外。然而,當警衛員搜查陳赓時,他震驚地發現陳赓大將竟然藏有一把手槍。警衛員正欲詢問,陳赓卻毫不慌亂地解釋道,這是中央領導特別批准的。他的解釋讓警衛員心領神會,立即將陳赓送入會議室。陳赓並未立即落座,他環顧了一圈會場,迅速找到了他的目標——高崗。最終,他選擇坐在高崗身後的座位上,一只手緊握著口袋裏的手槍,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高崗的背影。高崗,這個隱沒在新中國曆史中的重要人物,曾是我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甚至在建國之初擔任過國家副主席這一要職。而此次中央大會正是爲了高崗而召開的。

1905年,高崗出生于陝西省的一個貧困家庭。作爲家中的老三,他的生活並不富裕。家裏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還有一個妹妹。在他七歲時,他親眼目睹了母親因病無錢治療而去世的悲劇。姐姐在15歲那年被地主奪去,成爲了一個小妾。妹妹更是在不到六歲的年齡就被賣給了同鄉做童養媳,而這六角錢竟然是高崗和哥哥的學費。上學後,高崗發現這樣的苦難不僅僅是發生在他們家,整個村莊、鄉鎮甚至整個國家都在遭受類似的痛苦。爲了讓窮人擺脫壓迫,爲了避免姐姐妹妹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高崗努力學習,並積極參與革命事業。

1926年,高崗剛剛加入共産黨。當時,共産黨成爲了國民黨反動派眼中的眼中釘。由于高崗活躍度過于高,反動派多次懸賞追捕他。然而,對于高崗來說,這些都只是小事。面對敵人的威脅,他變得更加勇敢積極。令人驚訝的是,他竟然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組建了一支700多人的紅軍遊擊隊。

1933年,革命形勢異常嚴峻,左傾主義思潮泛濫,反動勢力步步緊逼。高崗所在的29軍遭到敵人的圍攻,部隊遭受重創,潰散不堪。然而,在這個危急時刻,高崗挺身而出,憑借出色的領導才能,逐漸重新凝聚了29軍的隊伍。隨後,高崗在陝甘邊區威望日隆,聲名遠揚,成爲無人能及的領袖人物。

在1935年,西北革命根據地戰火連天,而後方卻掀起了意想不到的速反運動,使得高崗等人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他被奪去軍權,命令前往荒涼的蒙古草原開展工作。陷入低谷的高崗由于童年的創傷再次陷入消沉。

然而,在此時,一個更大的噩耗突然傳來。1936年4月14日,與高崗並肩作戰多年的革命戰友劉志丹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33歲。這個消息幾乎讓高崗崩潰,但他很快重新振作起來。他知道只有努力工作才能重返部隊,只有回到部隊才能爲劉志丹報仇。因此,高崗憑借自己的才幹在隊伍中多次做出貢獻,迅速提升了軍中威望。抗日戰爭爆發後,高崗帶領部隊留守陝北,培訓八路軍騎兵團,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能,創立了輝煌的功績,成爲當之無愧的西北王。

此外,高崗還組織了大生産等政治運動,使革命根據地興旺發展。他與當地農民打成一片,深受喜愛,被贈予外號"高麻子"。然而,高崗內心卻異常脆弱,一次男女作風問題的犯錯讓他再次陷入消沉。

抗日戰爭勝利後,高崗隨林彪前往東北參與解放戰爭。在東北,他面臨嚴重的匪患問題,由于長期受日本壓迫,許多東北人民不會說普通話。高崗主動開展掃盲教育,提高了東北人民的識字率,並大大擴充了東北解放軍的規模。隨著遼沈大捷的取得,東北解放軍南下,高崗在東北穩定後方。他被譽爲東北王,而在1949年新中國建立之際,他被衆望所歸,擔任國家副主席。

朝鮮戰爭爆發後,毛主席提出"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戰略,決定出兵援助朝鮮。在彭德懷率領的志願軍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前往朝鮮之際,高崗早已爲他們開辟了兵運路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方儲備資源在戰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彭德懷稱高崗爲抗美援朝的首功。然而,這也是高崗最後一次輝煌的時刻。

戰爭結束後,高崗將權力視爲政治鬥爭的工具,結果引發了震驚全國的高饒事件。黨中央對此極爲不滿,在1953年對高崗進行了嚴厲批評。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高崗氣不過竟企圖自殺,奪過警衛的手槍。幸運的是,警衛員眼疾手快,及時救下了高崗的性命。然而,高崗並未悔過,反而變本加厲。

因此,在1954年二月的七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再次准備批判高崗。爲防止他有過激行爲,周總理囑咐陳赓帶著槍嚴密監視他。盡管開頭曾經緊張,但會議照常進行,高崗並未采取過激舉動,令周總理和陳赓松了一口氣。然而,誰也沒想到,僅半年後,高崗突然吞下多日積攢的安眠藥,草草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2 阅读: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