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稱不能讓中國統一,否則全球GDP跌10%,損失10萬億美元

3號環球眼 2024-05-15 14:24:33

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全球至少將損失超過10萬億美元,全球GDP也會下降10%,其影響力遠超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所帶來的影響。美國退役軍官的言論有多離譜,他散播這樣的言論心腸歹毒,背後目的究竟是什麽?

台海沖突 全球損失10萬億美元?

自今年年初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以來,台海局勢一直都是全球各界關注的話題,受民進黨再度上台,以及“2·14事件”等多方面的影響,目前的台海雖然並未發生大規模的軍事對峙,但仍然充斥著緊張氣息。就在近期,隨著賴清德的就職日期將近,外界有關台海局勢的討論再度多了起來,美國的政客們也在此時就台海局勢密集發表各類“觀點”。

據台媒報道稱,在美國播出的一檔名爲“爲何我們需要關注台灣防務”的電視欄目中,一批前美軍退役將領以及政府官員,就台海局勢進行了討論,這幫人討論出來的結果也絲毫不令人意外。

曾在美國空軍中服役,並擔任過國防武官的主持人鮑威爾表示,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全球至少將損失超過10萬億美元,全球GDP也會下降10%,其影響力遠超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所帶來的影響。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鮑威爾“建議”美國應當聯合其他國家一起遏制中國,防止台海爆發戰爭,並且抓住機會,使其認識到“永遠無法做好解放台灣的准備”,讓大陸從此放棄兩岸統一的想法。對于這一觀點,參與節目的其他嘉賓也都表示贊同,並且還不約而同的喊話美國政府要“放棄天真的想法”。

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威脅論”

像這樣的言論,在近年來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可以說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這檔欄目既然能夠被命名爲“爲何我們需要關注台灣防務”,其任和討論的結果,無外乎也要奔著宣揚“中國威脅論”,並爲美國介入台灣事務,爲其提供所謂“保護”的方向上去。

類似“台灣出事就將影響全球”的言論,在美國其實也是老調重彈,從2022年開始,美國爲了配合當時緊張的台灣局勢,宣揚“中國威脅論”,白宮不斷對外宣傳台灣地區在全世界的重要性。

在2023年,美國政府多次提及台積電的重要性,並聲稱台積電是全球芯片産業重要的供應商,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將對全球芯片産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在今年1月份,美國也首次提出了台海爆發戰爭,將導致全球損失10萬億美元的說法,在胡塞武裝宣布武力封鎖紅海航道,影響全球航運之後,美國政府也立即有樣學樣,將紅海局勢類比台海局勢,聲稱一旦大陸攻台,台灣海峽的全球航運通道就會被中斷,屆時全球供應鏈都會受到巨大沖擊。

可以說,美國內部從來不缺少這種危言聳聽的言論産出,這種危言聳聽言論的背後,其實折射出的也是美國近年來在台海局勢上的愈發“不自信”。

由于中國軍事實力的逐年提升,美國目前的亞太戰略已經整體呈現出頹勢,原本美國計劃從南海與東海夥同日本共同幹涉,阻止大陸解放台灣。

然而隨著火箭軍的強勢,中國已經完成了覆蓋第一甚至第二島鏈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中國海軍常態化巡航的範圍也擴大至南海與東海大部分海域。

根據美國2022-2023年4次軍事推演的結果表明,哪怕美國學舊日本海軍給自己“開挂”,設置各種優勢條件,甚至連全球其他地區都不管,一次性往台海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都無法阻止解放軍攻台,自己反而會損兵折將。

在2022年的環島軍事演習期間,解放軍也專門對可能發生的美日幹涉作出應對策略,並在台海東北部與東南部劃出演習海域,逼退了當時強闖台海的美軍驅逐艦。

美國爲何不自信了?

這一系列事實表明,如果美國還想跟以前一樣大搖大擺的只靠幾個航母戰鬥群就企圖擺平台海局勢,最後的結果將不會再如同自己幻想的那樣順利。

在這種情況下,一種“不自信”的風氣,就開始在美國政府與軍隊中流傳開來,爲了提升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力,相關的反華政客以及美軍高官近年來不斷誇大化中國的軍事實力,並且以台灣問題爲切入點,描繪無法阻止解放軍攻台的“嚴重後果”。

例如在幾天以前,多名共和黨議員就聯名簽署了一份信件遞交給空軍與海軍部長,信中對美國在亞太軍事基地的防護措施表達擔憂,並指出如果中國發起首輪精確打擊,美軍將在理論上損失近90%的戰機。這種言論與“大陸攻台會造成全球損失10萬億美元”的邏輯如出一轍,其目的都是爲美軍增強亞太部署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

對于美國大力宣揚的這些言論,中國要做的就只有不驕傲自滿,不輕易掉入陷阱,一定要從現實角度出發,大力發展國防力量,並且爲台海局勢未來可能發生的外國幹涉做更多准備。只有所有方向都水到渠成,美國意識到自己無法再幹涉台灣局勢,兩岸也會不可避免的走向統一。

0 阅读:113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