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爆內娛小花,她這回贏麻了

獨立魚電影 2024-05-08 10:05:24

改編翻拍,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

但拍得好,卻不是那麽容易。

去年的《花轎喜事》就是典型例子。

明明就有2000年版本的《上錯花轎嫁對郎》這樣堪稱標准答案的例子在前。

最後拿出的成果還是讓人不忍直視,成爲觀衆口中的笑柄。

沒想到一年過去,又有部電影成了嘲笑它的資本。

最近新上線的一部印度電影,和《花轎喜事》的故事設定基本相似。

在imdb上有著8.5的好分數。

爛番茄則開出了100%新鮮度,和96%爆米花指數。

豆瓣的評論區也幾乎是全部好評。

說一句「吊打」毫不爲過。

這部電影的制片是印度超級明星,阿米爾·汗。

制作班底則是《摔跤吧!爸爸》的原班人馬。

而電影的導演基蘭·饒,則是阿米爾·汗的前妻。

兩人在2021年結束了長達15年的婚姻。

但依然保持了工作上的合作關系。

如今,這對離異的夫妻攜手講述了一個婚姻錯位的故事,實在有趣。

咱們就來看看這部印度版的《上錯花轎嫁對郎》究竟如何——

《迷途新娘》

Laapataa Ladies

這個「印度版上錯花轎」也是從一場奔波的婚禮開始的。

而且故事就發生在現代社會。

滿月節是印度喜結良緣的好日子。

女孩布爾與自己心愛的男孩迪帕也選擇在這天成爲夫妻。

兩人出身于不同的地方。

結束儀式後,布爾就跟著新郎回到他的村子。

吉日的緣故,讓擁擠的火車上坐著不少穿著一樣喜服蓋著紅色頭紗的新娘。

本來,這些新娘都是緊挨自己的丈夫坐著。

但因迪帕上廁所,其他乘客要拿東西,幾個新娘的座位進行了一次洗牌。

再加上漫長旅途十分疲憊,而且又是夜晚到站。

總之,各種陰差陽錯之下,迪帕下車時帶走了別人的新娘。

而睡著的布爾,也沒有發現新郎的離去。

與國産劇《上錯花轎嫁對郎》裏的杜冰雁與李玉湖一樣,這部片裏的兩個新娘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

被落下的布爾宛如受驚的小鹿,慌亂在火車站尋找迪帕。

而錯被領走的新娘反倒十分淡定,有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坦然感。

直到跟著迪帕回到家中,掀開蓋頭,才露出自己的真容。

那麽,「花轎」上錯了,「郎」嫁對了嗎?

好像是。

迪帕發現自己的新娘變成了不認識的人,雖然十分慌張與驚恐,但也盡力安撫對方。

並盡所能幫助她找到自己的丈夫,或者安全回家。

看起來,著實是一個善良體貼的男子。

按照熟知的故事走向,迪帕大概率會因爲這場陰差陽錯和錯領的新娘走到一起。

但布爾並非如李玉湖那般出嫁前從未見過自己的夫君。

她與迪帕是一對十分相愛的情侶。

因此對于迪帕而言,他只想找回自己的心愛的女孩,也十分擔心她會在外面受欺負。

迪帕一直爲尋找布爾而四處奔波。

但奈何,印度腐敗的政客和警察完全沒把他當回事兒。

前者只想用他悲慘的經曆來爲自己的選舉拉票。

後者只顧著從他身上撈錢。

與此同時,而被錯領的新娘也表現的有些奇怪。

她的名字叫賈娅。

對于自己的處境她不僅不慌張,好似還密謀著什麽。

迪帕急切地想要帶她去警察局尋求幫助,她卻不斷找理由拒絕。

實在沒辦法,就謊報自己和家人的名字,甚至連家裏電話號碼也故意說出一串錯誤的數字。

賈娅還燒掉了自己的手機卡,換了一個新號碼。

明顯就是一副不想被人找到的模樣。

這自然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因爲當時印度頻發「詐騙新娘」事件。

即,女孩爲了聘禮假結婚,然後趁機卷錢跑走。

賈娅似乎就是這樣。

她會偷偷拿走收到的金飾賣掉換錢,然後再將錢彙到一個固定賬戶。

再買火車票,打算趁深夜離開。

不過,賈娅還沒走成,就被警察抓走了。

以「詐騙犯」的名義。

經過警察的盤問,迪帕一家人才知道賈娅之前都是在說謊。

賈娅只能哭著說:

如果硬要說我偷了什麽,那我偷的就是我自己的機會。

賈娅並不是什麽「詐騙新娘」。

她只是想上大學。

賈娅對農業科學非常感興趣,也具有天分。

迪帕家的農田遭受蟲害時,賈娅很快就給出科學便捷的解決方式。

我們很難不注意到她在說這些的時候,眼中閃爍著亮光與身穿嫁衣的她全然不同。

實際上,賈娅一點也不想嫁人。

她的學習成績很好,渴望獲取更多知識來武裝自己,成爲強大的人。

我在800個男生和86個女生之中排第一。

但,這不可能。

她出生在一個非常保守的家庭,婚姻完全由父母安排決定。

母親賣了家裏的地來湊嫁妝,並勸賈娅說:

—這個男人來自個好家庭,他很有錢。

如果你好好說,他可能會讓你去上學。

—那如果他不讓呢?

—那就是你不走運。

賈娅真的不走運。

她嫁的男人只想要她的嫁妝。

賈娅不見後也沒有任何慌張,反而一臉輕松地找情人歡愉。

並且,賈娅並非這個男人的第一任妻子。

「據說」他的前妻長久不能生育,然後出意外去世。

不難看出,本片的目的就是借由兩個女孩的一次意外經曆,展現印度女性不堪的生活狀態。

衆所周知,印度許多女性的社會地位依然十分低下。

還是少女的時候,女孩就被教育如何更好地照顧男人。

我很會做家務。

習慣別人家的廚房是我母親教我的一件事兒。

然而除了這些她什麽都不懂,甚至連丈夫的家在哪裏都不知道,只能被困在車站。

她們還被教育成爲一個「體面的女孩」。

不可以隨便露臉,不可以大聲說丈夫的名字。

到了結婚的時候,女孩們宛如待價而沽的商品。

幾頭牲口、一百多克黃金、一部手機,就是她們人生全部的價值。

婚後,她們更是完全失去了自我。

賈娅覺得迪帕母親做的菜非常好吃。

母親說這是自己喜歡吃的菜,但因爲迪帕與他的父親不喜歡,已經很久沒有做了。

賈娅反問爲何不做給自己吃。

她卻說:

女人什麽時候開始會做自己喜歡吃的菜了?

我甚至不記得我喜歡過什麽了。

賈娅發現迪帕的嫂子有繪畫的天賦,希望她能多畫一些。

但她卻吃驚地說道:

誰有空幹這些沒用的事?

這些女性從小耳濡目染,完全被規訓成沒有自我靈魂的附屬品。

甚至很多人自願爲之。

就像布爾。

她在車站遇到了一個好心的老奶奶。

在經曆了痛苦的婚姻生活後,老奶奶決定爲自己而活。

她離開丈夫兒子,靠在車站賣小吃爲生。

雖然貧瘠但自由快樂。

老奶奶不斷勸說布爾趁此機會擺脫傳統婚姻的禁锢。

獨自一人要快樂是最難的事情,布爾。

不過一旦你掌握了,就沒人能打擾你了。

她想讓布爾先從脫下嫁衣開始。

但布爾拒絕了,因爲:

(如果我換了衣服)他來的時候要怎麽認出我?

而另一邊,賈娅卻不想墜入這樣的生活。

這場陰差陽錯對于她,仿佛是一個命運的信號。

讓她擁有了再次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好在,最終所有誤會都被解開。

布爾成功與迪帕相見,賈娅也踏上了求學的火車。

兩位新娘都在最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看看評論就會知道。

大家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並非多麽精巧的拍攝手法。

而是被其中傳達的力量所打動。

賈娅自不必說。

身爲一個由內而外想要掌握自我人生的女性,她不斷影響著身邊的「她們」。

迪帕嫂子在賈娅的影響下能夠輕松說出丈夫的名字,也會專門花時間畫畫,還幫賈娅畫了用來制作尋找布爾的畫像。

迪帕媽媽也開始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需求。

這些在我們看來完全微不足道的改變,對于她們而言卻是很大的一步。

布爾也在老奶奶的影響下,開始思考:

爲什麽我們女孩就沒有機會呢?

爲什麽他們要把我們逼得那麽無助?

雖然,布爾依舊選擇踏入婚姻。

但我相信,擁抱愛情的她也絕不會如從前那般無知無措。

這種溫暖但強大的女性力量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價值所在。

而這也是這些年印度電影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雖然印度女性的生存狀態一如既往的糟糕,但他們的影人從未停下關注女性的腳步。

他們用《炙熱》血淋淋地揭露印度女性令人心驚膽戰的生活現狀。

用《護墊俠》來講述社會對女性經期的偏見。

用《如獲至寶》來聚焦代孕問題。

用《甘古拜·卡蒂娅瓦迪》來贊頌爲自身權益不停奔走的女性形象。

他們還用《我的老媽出櫃了》來關注女性中的LGBT群體。

這些電影不僅直接揭露困境所在,還傳達了一種態度:

我們要繼續向前走,絕不停止。

而這就襯得天天喊著「大女主」的內娛那麽淺薄無力。

有人說,這部電影與其說是「上錯花轎嫁對郎」。

倒不如說是「上錯花轎找自己」。

當布爾與賈娅擁抱在一起感謝彼此時。

也許銀幕外有個「她」,也找到了自己。

那這部電影存在的意義,就達到了。

—如果不是你,我永遠都不會被找到。

—如果不是你,我永遠都不會找到我自己。

0 阅读:29

獨立魚電影

簡介:電影從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