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注解》之周本紀9

均是天涯淪落人 2024-03-12 08:56:00

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宮。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武王弟叔振铎奉陳常車,周公旦把大钺,畢公把小钺,以夾武王。散宜生、太顛、闳夭皆執劍以衛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左右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康叔封布茲,召公奭贊采,師尚父牽牲。尹秩策祝曰:“殷之末孫季纣,殄廢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顯聞于天皇上帝。”于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史記注解》之周本紀8

第二天,清掃大道,修整社廟和纣王居住的宮殿,但是選擇好的時間,精銳的士兵舉著雲罕旗率先走了進來,武王的弟弟和叔父拿著铎跟隨者武王的車駕緩慢前行,周公旦那些大钺,畢公拿著小钺,站立在武王的左右。

散宜生、太顛、闳夭都帶著寶劍來保衛武王,進了城,站立在社壇南面大部隊的左邊,文武大臣都跟著武王站好。

毛叔鄭奉上了采集好的露叔,衛叔康鋪墊好用的草席,召公奭獻上采帛,老師尚父牽來三牲,尹秩宣讀策書祝文說殷部落的末代子孫季纣,廢棄祖先的良好品德,侮辱輕視神祇不進行祭祀,殘暴的對待商部落的百姓,他的罪惡被天皇上帝知道了。

武王于是再次跪拜叩頭說我承受天命,變革殷部落的統治,接受上天聖明的旨意,于是武王再次跪拜叩頭,然後離開了。

封商纣子祿父殷之余民。武王爲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相祿父治殷。已而命召公釋箕子之囚;命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命南宮括散鹿台之才,發钜橋之粟,以振貧民萌隸;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寶玉;命闳夭封比幹之墓;命宗祝享祠于軍。乃罷兵西歸。行狩,記政事,作《武成》。封諸侯,班賜宗彜,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于焦,黃帝之後于祝,帝堯之後于薊,帝舜之後于陳,大禹之後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爲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商纣王的兒子在祿父並讓他統治殷部落的百姓,武王考慮到殷部落剛剛平定,百姓還沒有全部歸複,于是便讓自己的弟弟管叔鮮、蔡叔度去祿父做相共同治理殷部落的百姓。

然後命令召公將囚禁中的箕子釋放,命令畢公釋放關押的百姓,在商容居住的巷子裏表彰他的功績,命令南宮括取出鹿台的財富,拿出钜橋的糧食來赈濟貧困的百姓和瘦弱的奴隸。

命令南宮括、史俠展現九鼎和各種寶玉,命令闳夭在比幹的墓地對他進行封賞,命令宗祝祭祀吊唁陣亡的士兵,于是便帶領兵馬回到來西岐。

巡狩其他部落,記述他們的政事,作了《武成》,對其他部落的首領進行封賞,賜給他們相應的祭祀器物和人員,作《分殷之器物》。

武王追念那些古代聖明的部落首領,于是獎賞封神農氏的後人在焦地,黃帝的後人在祝地,堯帝的後人在薊地,舜帝的後人在陳地,禹帝的後人在杞地。

于是開始封賞自己的功臣,他的老師尚父是第一個受到封賞的,封尚父在營丘,這就是齊;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這就是魯;封召公奭在燕地;封弟弟管叔鮮在管地;封弟弟叔度在蔡地,其他的都根據功勞多少進行封賞。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