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除了中國,還有一國秘密出兵7萬幫朝鮮?40年後才公開

一菲說軍史 2024-04-07 13:19:08

許多人,對于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的概念存在混淆,實際上,這兩者並非同一事物,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簡而言之,它們之間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這原本是一場內部沖突,但美國眼見南韓處于劣勢,隨之參戰。而抗美援朝就發生在美國介入4個月之後。

當時,美國軍隊不斷進攻朝鮮境內,戰火逐漸逼近中國邊境。面對美國的侵略行徑,中國多次發出警告,但美國卻置若罔聞。更爲嚴重的是,10月1日,美軍竟然越過了“三八線”。爲了捍衛國土的安全,以及朝鮮發出的請求下,深思熟慮後,于志願軍10月19日奔赴朝鮮戰場,進行抗美援朝。

在這場耗時2年9個月的戰爭中,除了中國志願軍,還有一個大國在幕後默默助力,那就是蘇聯。盡管蘇聯並未公開承認其軍事介入,但事實上,蘇聯在朝鮮戰爭期間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軍事援助,累計出兵超過7萬人。此事,也直到40年後蘇聯解體,俄羅斯才公開。

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蘇聯采取了謹慎而巧妙的策略。它並未直接派出地面部隊參戰,而是選擇了空中支援的方式。蘇聯飛行員駕駛著先進的米格-15戰鬥機,機身塗上了志願軍的標志,以此掩蓋其真實身份。他們與美軍在朝鮮上空展開了激烈的空戰,不僅有效掩護了志願軍地面部隊的行動,還在爭奪制空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在戰爭期間,蘇聯空軍共擊落了美軍上千架戰機,犧牲了120多名飛行員,地勤人員170多人,爲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除了空中支援,蘇聯還向朝鮮和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和物資援助。這些裝備包括坦克、火炮、戰鬥機等,極大地提升了朝鮮和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此外,蘇聯還派遣了軍事顧問和專家,爲我們提供戰略和戰術指導,幫助軍隊更好地應對美國軍的入侵。

而蘇聯的援助並非無條件的。在提供裝備和物資的同時,蘇聯也通過貸款或優惠等方式,與我們進行了軍事貿易。這種援助方式既體現了蘇聯的戰略考量,也爲其國內的工業生産和就業提供了動力。

盡管蘇聯在朝鮮戰爭中的付出相對較小,但其貢獻卻不容忽視。蘇聯的軍事援助,不僅幫助朝鮮和中國軍隊抵禦了美軍的進攻,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戰爭的走向。同時,蘇聯的參戰也是在威懾美西方陣營。美國明明知道蘇聯參戰,但始終沒有戳破,如果雙方撕破臉,那就會演變成美蘇的直接沖突。而朝鮮戰爭實際上,也是美蘇的一場代理人之戰,背後就是大國的博弈。

4 阅读:1286

一菲說軍史

簡介:每日專注分享古今中外軍事曆史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