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歌手》“救”那英,這一次,譚晶在樂壇的地位,藏不住了

娛星先鋒谷 2024-05-15 19:47:14

文|樂樂

編輯|先鋒谷

“五旬老太戰列強”、“葉赫那拉不能輸”……

隨著《歌手》的播出,獲得第三的那英,再次沖上熱搜。

有人說,這一季“歌手”可以更名爲“那英曆險記”。

與此同時,網友還喊話圈內多位歌手:

別再乘風破浪了,快來“對抗列強”吧!

此時,“大魔王”譚晶,成爲被喊話最多的一位歌手。

12次登上春晚,6次爲奧運獻唱,實力、排面,一樣不缺。

她不僅開創了“譚晶式唱法”,還在2006年,將歌壇變成了“譚晶年”!

“你一開口,讓整個樂壇都驚呆了!”

對于譚晶的唱功,蔡國慶既羨慕,又佩服!

實力唱將,歌壇“大魔王”,譚晶在華語樂壇的地位,不必多說。

但爲什麽在2014年之後,她卻像在舞台上“消失”了一樣呢?

“大款”、封殺、隱婚……

衆說紛纭!

這一次,拒絕站出來爲華語樂壇“挽尊”的譚晶,再次讓歌迷看到了她的“江湖地位”!

01

2006年,是華語樂壇的“譚晶年”!

爲當年的收視冠軍《喬家大院》演唱了主題曲,並拍攝MV宣傳;

成爲中國第一個通俗唱法碩士學位的獲得者;

參加了多哈亞運會閉幕式,用一首《中國之約》向全亞洲發出邀請……

同一年,譚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獨唱音樂會。

在全世界頂級的演奏家中間,她一襲中國紅禮服,用一首陝西民歌作爲開場。

歌聲嘹亮,聲線綿長,將中國民歌帶到了世界舞台。

看著舞台上閃閃發光的譚晶,想必沒有人能相信,曾經對于唱歌,她是自卑的。

甚至只要一登台,就控制不住犯困、眨眼。

天賦,險些被自卑埋沒。

在站上大舞台之前,譚晶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城姑娘。

家境普通,生活平凡。

最能讓她驕傲的,就是父母的藝術身份。

譚晶父母都是文工團的演員,常常跟團四處演出、唱歌等。

譚晶,自然也是在歌聲的圍繞中長大的。

天賦,來自于環境。

譚晶最初被發現演唱天賦,是在1歲多時。

話還說不清楚的幼兒,竟然能哼出《妹妹找哥淚花流》的曲調,且完全准確。

7歲,她就無師自通,學會了用“氣聲”去唱高音,並演唱了歌曲《媽媽的愛》。

這個錄音帶,至今被保存完好。

此時,父母已經看出了女兒的天賦,雖然驚喜,但更多的是惆怅。

驚喜的是,女兒日後必成大器;

惆怅的是,兩人雖然從藝,但專業有限,能教給女兒的東西,太少了!

爲了能給女兒更好的教育環境,譚媽媽專門到北京的音樂學院進修。

學習樂理知識,回來教給女兒。

夫妻倆還專門給小譚晶買了一架鋼琴放在家裏。

那時,全城一共只有兩架鋼琴。另一架,在城裏的文化館。

在父母的悉心培養下,譚晶果然進步極快,並多次與母親一起登台演出,成了當地的小紅人。

高二時,譚晶在媽媽的陪伴下,參加了高考,並被特招進了山西大學音樂系。

雖然有了更好的訓練、學習環境,但對于譚媽媽來說,這並不是最好的。

大二那年,譚媽媽幫譚晶辦理了退學手續,再次備戰高考。

這一次,母女二人的目標,是中國音樂學院。

北京的地下室,是母女倆的安身之所,也是夢想啓航的地方。

然而率先來到譚晶生命中的,不是機會,而是擊倒母親的病魔。

02

一邊是生病的母親,一邊是即將到來的考試。

兩頭忙碌,譚晶一度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

每一場考試都是孤軍奮戰,她早已做好了來年再戰的准備。

當譚晶在錄取名單裏看到自己的名字時,內心仍舊是喜憂參半的。

她被錄取了,不過,是自費生的身份。

這也意味著,同一所學校,別人的學費是900元,她是5900元。

對于小城家庭來說,這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爲了支持女兒,父母東拼西湊,最終給譚晶交上了學費,托起了女兒爲音樂打拼的青雲路。

那一年,收費處老師數錢的時長,也成了譚晶心中最大的一根刺。

在選擇專業時,一向聽話的譚晶第一次叛逆。

沒有選擇父母更傾向的美聲和民歌,而是選擇了民族聲樂。

這種不聽話,也讓她在唱歌時有些“自卑”。

只要一唱歌,就會控制不住亂眨眼睛,台風與氣場就會變得很亂。

對于一個歌手來說,這簡直是致命傷害。

在一次演出中,譚晶偶然地選了一首通俗歌曲。

神奇的是,再次登台時,她的眼睛再也不會亂眨了!

此後,她就開始了自己獨特的演唱方式:用通俗唱法唱民歌。

這也被界內譽爲“譚晶跨界唱法”。

進入高級學府後,得到的學習的機會更多,譚晶也進步迅速,很快在衆多天才中,脫穎而出。

屬于她的機會,也一步步向她走來。

03

1997年,20歲的譚晶通過重重選拔,有機會參加慶祝香港回歸晚會。

在工人體育館,初出茅廬的她與劉歡、葉倩文、張國榮等人一起,演唱了歌曲《團聚》。

一次晚會,徹底揚名!

三年後,譚晶以歌手的身份,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

一曲《花好月圓》,開啓了她“常駐”春晚舞台的表演生涯。

同年,譚晶成爲青歌賽的冠軍,並獲得“觀衆最喜愛的歌手”等多個稱號。

她的歌迷越來越多,觀衆緣也越來越好。

更多時候,觀衆對于譚晶的認知,僅僅是“晚會歌手”。

只要出現,必定身穿華服,光芒耀眼。

對于她的生活,知之甚少。

因此,當她2014年缺席春晚時,外界的揣測立馬變得不懷好意:

被包養、被封殺、犯錯甚至坐牢……

謠言四起。

直到好友出來辟謠,觀衆才了解:舞台上嗓門很大的小女孩,當媽媽了!

04

在好友韓庚轉發的一條信息中,譚晶將爲人母的消息,第一次傳來。

她的感情生活,也開始被外界關注。

其實,譚晶早在2009年就已經步入婚姻殿堂。

男方鄧中瀚,是中科院院士,致力于研究中國芯片的發展,在科學研究領域的貢獻,不容小觑。

兩人在一次活動中相識,在後續的聯系中,彼此産生好感,感情也就確定了下來。

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有軍銜的歌手,兩人的地位與身份,有許多不便之處。

因此,譚晶並沒有公開戀情與婚姻,而是低調處理生活。

2009年,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兩人完成了戀人到夫妻的身份轉變。

直到2014年,因爲譚晶缺席春晚,她的婚姻生活才被大家關注。

在生下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之後,“大魔王”譚晶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中。

即便結婚多年,譚晶與丈夫的感情,始終是一如既往地甜蜜。

在好友韓庚的婚禮上,夫妻倆帶著孩子一同出席。

親密摟腰,仿佛新婚,完全看不出已經結婚十幾年。

兩個女兒並肩當花童的場景,看著更是和諧美好。

除了自己的生活美滿之外,譚晶更加關注父母的幸福。

畢竟對她來說,父母不僅僅是長輩,更是自己一生的“知己”。

就連婚前談起對另一半的要求,她也是將“孝順”放在第一位。

從文工團的小舞台到維也納金色大廳,譚晶在成功之余,一直有一個心願:

幫父母辦一次婚禮。

對于譚爸爸來說,婚禮,一直是內心的遺憾。

當年結婚時條件有限,在一個大風天,匆匆忙忙舉行了簡單的儀式,連個像樣的婚禮也沒有。

這也是多年來,他對妻子的愧疚。

因爲了解父母的心思,譚晶在一次比賽中拿到獎金後,就悄悄地給父母張羅了一次婚禮。

婚禮上,母親激動地流下淚水。

不僅僅是因爲彌補了多年的遺憾,更是爲有這樣一個既成功又貼心的“小棉襖”感到欣喜。

2016年,在生下雙胞胎兩年後,譚晶重返舞台,參加了音樂節目《蒙面唱將》。

戴著面具登台,她的“魔力”再次打動觀衆與衆多歌手。

從流行樂到搖滾樂,從民歌到串燒,不管什麽類型的歌曲,都能將節奏拿捏得恰到好處。

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能力,錄了11期,都沒人能猜出這個“全能歌手”的真實身份。

直到最後一期揭面具,大家看到譚晶的真實面孔,在驚歎之余也會忍不住說一聲:

是她就很正常了!

她“大魔王”的稱號,也因此而來。

結語:

隨著《歌手2024》的熱播,繼那英力戰之後,又有韓紅“請戰”,此時網友才驚覺:

華語樂壇,能扛得住直播、不修音的歌手,越來越少了。

因此,“大魔王”譚晶的名字自此活躍起來,不少網友開始期待她去“救場”。

在歌迷與網友的期待聲中,譚晶也婉拒了大家的“求救”。

或許對她來說,回歸生活,已經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而她在歌壇的地位,早就不需要一個冠軍來證明了!

部分參考資料:

《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一季》

《明說奧運》

《中國文藝》|大愛之旅--譚晶

《藝術人生》|譚晶暢談藝術之路

《背後的故事》|譚晶講述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幕後故事

0 阅读:7

娛星先鋒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