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钗和王熙鳳的關系是怎麽變化的?她們一直不對付嗎?

棲鴻看紅樓 2024-03-24 19:21:34

再不對付,人家也是自己人!何況,哪裏“不對付”過了?

說寶钗和王熙鳳“不對付”的文章很多,我看來看去,只有兩件事可以作爲證據,其他的不過是無中生有、憑空臆想罷了。這兩件事呢,又是這樣的:

第一件:寶钗和王熙鳳,在八十回中,全程沒有交流。

我仔細讀過原著,不下數百次。的確,王熙鳳和寶钗從來沒有直接說過話。但用這個作爲“不對付”的證據,未免太輕率了。文學作品又不是流水賬,“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是最基本的原則。人家王熙鳳和娘家表妹說點兒家常話,難道還一字一句有聞必錄嗎?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況且,“沒有交流”只是沒有寫,並不是真的從來無視對方。比如賈母批評蘅蕪苑太素淨,責備王熙鳳“不送些玩器來與你妹妹,這樣小器”,王夫人和王熙鳳一起解釋:“他自己不要的,我們原送過來,都退回去了”。

布置房間的的品味是另一個問題,但從王夫人和王熙鳳的辯解可以看出:她們肯定是給寶钗送給“玩器”的。

作爲當家人,招待客人是她們的義務。黛玉初來,王夫人姑侄就送她衣料。岫煙來了,平兒代表王熙鳳送衣服,探春贈送碧玉佩。賈母更給寶琴一件“金翠輝煌”、引人注目的凫靥裘。但這些贈送都是公開的。爲什麽給寶钗送“玩器”就悄悄咪咪、過了很久都沒人知道?

因爲她們是自己人。雖然一樣是表親,但在賈府這個環境裏,薛家是王夫人王熙鳳娘家的親戚,就是她們的自己人。給自己人東西,就不像給黛玉等人東西——給黛玉衣料,是表現王熙鳳的好客、體貼、周到,給娘家表妹送東西,沒有這一層含義,就不需要張揚了。

另一件事引起了更多的诟病,那就是寶钗當衆批評王熙鳳“鳳丫頭憑他怎麽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

身邊表妹,當衆批評表姐,是不是太沒分寸了?但聯系上下文來看,寶钗真是在批評王熙鳳嗎?寶钗這句話前面,接的是什麽事?

寶玉挨打後想吃荷葉湯,王熙鳳卻想不起模具放在哪裏;找到模具了,她吩咐做十碗湯來,要大請客。要請客卻沒有申明資金來源,那不免是用“公中”的了。這樣一來,吃到的自然無話可說,吃不到的就不免抱怨“拿著官中的錢你做人情”了。賈母睿智,以開玩笑的口氣提醒王熙鳳,王熙鳳也立刻領會,吩咐“在我帳上來領銀子”。不在乎幾個錢,當衆說明是走私人賬戶,就可以杜絕閑話了。

可不管怎麽說,在這短短的時間裏,王熙鳳兩次露了怯。于是有了寶钗那句“再巧不過老太太去”——把王熙鳳和賈母比,當然甘拜下風,可她的露怯就成了“僅次于老太太”,維護了王熙鳳的面子。

就好像家長說“我孩子學習不好”,你可能真以爲不好;如果說是“我孩子學習不好,考清北有點兒困難”,你還會真的以爲這孩子不行嗎?那是你太沒有見識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