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攻奪益州時張飛義釋嚴顔,龐統戰死,張任被活捉後不屈而亡

史海撷英 2024-05-14 09:56:19

劉備率軍襲奪益州(今四川)時,既有益州別駕從事張松做內應,又有謀士龐統替他出謀劃策,從而能在巴蜀之地紮穩腳跟,最後因張松被劉璋識破捕殺,劉備陰謀徹底敗露而與劉璋公開決裂,雙方遂撕破臉大打出手。劉備憑借劉璋提供的大量軍需物資和撥給的四千兵衆,以及授予的白水關都督之“合法”身份,騙殺守將楊懷、高沛,不費吹灰之力襲占白水關,最終趁勢攻取涪城。

可歎劉璋昏聩怯懦,坐擁巴蜀之地,手握重兵,卻無識人之明,才被部下張松、法正、孟達蒙騙,對經曆複雜、 性格詭谲、不懷好意的劉備信之不疑。劉璋在得悉劉備以助己抵禦張魯的名義欲圖取益州的陰謀後,卻不能沉住氣將計就計,而是急不可耐地直接誅殺張松,使劉備警覺,旋即加速了決裂的進程。劉璋無謀無勇,既缺少才幹,又缺乏涵養,知善不能舉,知惡不能去,使手下智能之士與他離心離德,相繼背叛,這大概是天意要讓劉備取得益州。

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破涪城、綿竹後,率衆圍攻雒城,卻久攻不克。在此期間,有“鳳雛” 之稱的謀士龐統被流矢擊中,傷重而死,“進圍雒縣,統率衆攻城,爲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劉璋

雒城攻守戰異常激烈,且持續時間長達一年,是劉備襲奪益州期間碰到的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雒城是成都門戶,是拱衛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劉備若能攻克雒城,成都便無險可守,岌岌可危了。劉璋深知雒城的重要性,因此在城中設置重兵據守,並派兒子劉循擔任守城主將。劉循心裏很清楚,能否守住雒城直接關系到自己是否能夠繼承老爹益州牧之尊位,雒城有失,則成都不保,那就意味著益州要換新主人了,自己也就玩完了......因此劉循守城相當賣力,督率守軍奮力抵抗,擊退了劉備軍一次又一次進攻,表現得相當勤奮,很是盡職盡責。

西川槍王張任

劉循之所以能長期死守雒城,一次次挫敗劉備,除他自己的努力外,主要還是得益于猛將張任的竭力輔佐與襄助。據《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有志節,仕州爲從事。”是劉璋麾下數一數二的猛將。

當時,雒城的形勢非常嚴峻,稱得上四面楚歌。劉備在與劉璋徹底攤牌後,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在雒城遇挫後,他又遣使赴荊州令諸葛亮率軍西援。諸葛亮獨留關羽鎮守荊州,自帶趙雲、張飛、劉封等一幹悍將統軍溯長江而上,沿途平定州郡,所向無前。

張飛義釋嚴顔

諸葛亮等率援軍進抵江州(今重慶),巴西(巴郡以西)太守嚴顔舉兵阻抗,屢屢挫敗劉備集團援軍。張飛外粗內細,施計生擒老將嚴顔,嚴顔堅貞不屈,甯死不降,張飛佩服嚴顔膽魄與忠誠,以禮相待,“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顔,生獲顔。飛呵顔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顔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顔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爲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爲賓客。”嚴顔被其誠意感化,最終降附,江州遂定。這就是頗具傳奇色彩的“張飛義釋嚴顔”始末。

劉備

隨後,諸葛亮派趙雲率偏師掃蕩江陽、犍爲,從南面迂回包抄成都;令張飛率部北上攻掠巴西(指巴郡以西)、德陽,以防禦漢中張魯進犯。諸葛亮自己則親率援軍主力經德陽直趨成都。劉備大兵壓境,益州各地軍情緊迫,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入成都,劉璋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雒城能否守得住上——劉循、張任若能在雒城抵擋住劉備的迅猛攻勢,則能振奮益州軍隊的士氣;雒城如果被劉備攻陷,則一馬平川的成都頓時就失去門戶,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了。

張任有勇有謀,守城一年,一次次挫敗劉備,雙方死傷都很慘重

劉備在雒城四周紮下營盤,經過周密部署,很快就開始派人到城下挑戰。張任深谙兵法,他知道劉備剛剛取得涪城、綿竹大勝,所部士氣正盛,現在還不是和他正面作戰硬碰硬之時,因此,他下令緊閉城門,堅守不戰。雒城城牆高聳堅固,敵軍很難攀援而上,加上守軍防禦嚴密,劉備無機可乘,雙方形成對峙、相持的態勢。在此期間,劉備數次揮軍發起強攻,用投石機、雲梯、弩機等攻城器械輪番猛攻,都被張任率軍擊退,城下屍積如山,血流漂杵,守軍亦折損不少,雙方死傷均極慘重。

劉備久攻不克,損兵折將,心中非常焦慮。龐統爲了替主公分憂,督軍死戰,不幸在一次攻城戰中被亂箭射殺,含恨而死:“進圍雒縣,統率衆攻城,爲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龐統

龐統與諸葛亮齊名,有“臥龍”、“鳳雛”美稱,在劉備進取益州的過程中,龐統爲其出謀劃策,提出不少好的建議,是劉備建立蜀漢的大功之臣。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沒能親眼目睹劉備奪取益州,“三分天下有其一”,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宿命,也是劉備集團的巨大損失。

劉備愛才如命,卻爲何不赦免蜀中槍神張任?

劉備督軍攻城益急,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張任則率領雒城守軍拼死抵抗,時間一長,孤立無援的張任未免有些疲于應對。

之後的雁橋之戰,劉備兩次挫敗開城出戰的雒城孤軍,悍將張任兵敗後被擒獲。史料對張任出戰被劉備伏兵活捉有記載:“劉璋遣張任、劉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爲先主所破,退與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于雁橋,戰複敗。禽任。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複事二主矣。’乃殺之。先主歎息焉。”

張任

在兵微將寡的情況下,張任硬是將劉備軍隊阻擋將近一年之久。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阻擊戰中,張任不僅將劉備擋于關外,更將劉備的軍師龐統射殺于雒城。令人敬佩的是,張任頗有志節。在阻擋劉備大軍近一年後,張任軍終因寡不敵衆,兵敗失城。張任本人被俘後,劉備愛惜其才華,不追究其射殺軍師龐統之罪,想要招攬其爲自己效力。然而張任卻一心忠于劉璋,誓死不降,劉備無奈只得斬殺張任。

張任勇猛忠誠,他的死雖爲忠義,但也殊爲可惜。張任被殺後,雒城孤軍群龍無首,士氣衰退,很快就被劉備軍攻破。經過一年浴血苦戰,劉備以較大的代價終于攻克雒城,同時掃除了成都的最後一道屏障,最後的勝利就在眼前......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