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2歲擔任上海市委常委,拒絕誣陷潘漢年,49歲被開除黨籍

悟空談曆史 2024-05-06 07:15:28

1949年,上海解放之前,華東局已經安排一支南下幹部縱隊,時刻准備著接管上海。1949年4月,這支縱隊在江蘇丹陽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訓練,爲接管上海做好了各方面准備。5月,這支縱隊進入上海,順利接管了上海,穩定了群衆的生活秩序。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當年南下幹部縱隊的政委,他的名字叫王堯山,也是在王堯山的帶領下,這支縱隊夜以繼日地學習政策、了解情況、配備幹部……順利完成了接管上海的任務。那麽,王堯山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王堯山出生于1910年,江蘇溧陽人。1927年,17歲的王堯山跟隨哥哥前往上海當學徒,也是在上海期間,王堯山在哥哥的影響下接觸到進步思想,開始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1931年,王堯山正式加入了我黨。

王堯山入黨的這一年,因爲叛徒的出賣,上海的地下工作幾乎無法開展,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王堯山也與組織失去了聯系。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大肆迫害進步人士,革命活動陷入低潮,在這種環境下,王堯山沒有對革命灰心,他從各種報紙上了解組織的情況,收集我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持留在上海進行地下鬥爭。

1936年,中央派馮雪峰到上海,通過魯迅的關系,與王堯山等人恢複聯系。在這之後,王堯山主要負責上海與中央的地下交通工作。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王堯山堅持留在上海,與潘漢年等人廣泛收集各種情報,並把這些情報及時傳遞給延安。

1942年,隨著抗日形勢的緊張,王堯山奉命離開上海,轉移到新四軍淮南抗日根據地,投身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建設。在這之後,王堯山又擔任了華中局組織部幹部科科長等職務,源源不斷地爲抗日前線輸送優秀幹部,爲抗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王堯山轉移到山東一帶,領導了濟南、青島等地的地下工作。1949年,王堯山隨軍南下,參加了接管上海的工作,並迅速穩定了上海的秩序,鞏固了新生的政權。新中國成立後,王堯山留在上海工作,擔任了上海市委組織部長等職務,1952年,42歲的王堯山又擔任了上海市委常委,期間,他嚴格貫徹中央的幹部政策,做好了黨員幹部的教育工作,爲建設與恢複上海的國民經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55年,因爲潘漢年案件的影響,王堯山被停職,並接受審查。被審查期間,王堯山拒絕誣陷潘漢年,保持了一個黨員的崇高氣節,1959年,49歲的王堯山被開除黨籍,並被下放到淮海中學擔任副校長。雖然身處逆境,但王堯山不計較個人得失,繼續全身心地投身新中國的教育事業,爲建設新中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後,作爲過去背負包袱的幹部,王堯山再次受到沖擊,身心受到極大的迫害,但王堯山意志堅強,勇敢地與造反派作鬥爭,保持了一個黨員的铮铮鐵骨。粉碎“四人幫”後,王堯山的處境有所改善,1979年,王堯山恢複了一切名譽,並恢複黨籍。

在這之後,王堯山又擔任了上海市紀委書記等職務,投身改革開放時期紀檢監察工作的建設,並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晚年的王堯山主要生活在上海,于2005年因病去世,享年95歲。

6 阅读: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