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第聶伯河右岸,命令俄軍主動後撤,蘇洛維金想要做什麽?

千曆共婵娟 2022-11-14 20:31:40

今年11月或許又是一個轉折之月,即便抛開美國的中期選舉不談,俄烏局勢的變化也足夠讓人大吃一驚。11月10日俄軍宣布放棄赫爾松州位于第聶伯河右岸的區域,這一消息讓所有關注俄烏局勢的人都措手不及,因爲烏軍雖然一直揚言要進行“赫爾松大決戰”,但是烏軍在赫爾松的攻勢卻長期效果不佳,俄軍仍舊牢牢把握著赫爾松地區的局勢主動權,現在俄軍突然選擇放棄第聶伯河右岸,實在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一些。

而更爲讓人詫異的是來自俄羅斯內部的消息,此前俄軍打敗仗的將領多半都要遭到嚴厲斥責,有些甚至要被從前線調離,足見俄羅斯上層並不希望在戰爭中陷入劣勢。可是提議放棄第聶伯河右岸的俄軍統帥蘇洛維金卻沒有遭到任何非議,就連作爲俄羅斯最強硬主戰派的卡德羅夫都沒有做出任何指責,反而高度贊揚了蘇洛維金的決定,表示蘇洛維金采取了明智且富有遠見的行動。

可以說,外界是很難理解蘇洛維金想做什麽,盡管此前他就已經在疏散第聶伯河右岸的平民,但外界一直較爲樂觀的認爲他會在赫爾松采取積極行動,比如說利用機動兵力和烏軍展開攻勢作戰等等,可結果蘇洛維金卻直接收縮了自己的兵力,將俄軍在第聶伯河右岸的兵力全部轉移到了左岸構築防線。這不由得讓人産生了疑問,蘇洛維金想要做些什麽?在赫爾松州已經公投入俄之後,放棄第聶伯河右岸的赫爾松土地,這無疑會在政治上讓俄羅斯陷入被動,蘇洛維金此番撤退到底是圖個什麽呢?

首先,我們必須確認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赫爾松地區的俄軍在戰略上是明顯處于劣勢地位。因爲第聶伯河的存在,俄軍的後勤必須越過橋梁才能抵達前線,這毫無疑問會加劇赫爾松前線俄軍的壓力。畢竟,烏軍時常通過海馬斯火箭炮來轟炸安東諾夫斯基大橋,橋梁一旦受損則前線俄軍的補給將會受限。何況,烏軍還經常轟炸第聶伯河左岸渡口、公路和鐵路樞紐等,俄軍的後勤壓力十分巨大。如果讓部隊頂著後勤壓力來死守第聶伯河右岸的土地,那這毫無疑問就是一種自殺行爲了。

而另一個問題則更爲直觀一些,那就是俄軍在赫爾松地區的兵力仍舊是薄弱的。按照俄軍通報來看,赫爾松的俄軍總數在六萬左右,這是把俄軍主力作戰部隊和東烏民兵都算上的結果。而他們對面的烏軍則是占據了絕對優勢。雙方的兵力對比從8月份之前的二十萬對三萬,再到9月份的三十萬對三萬,到了10月末已經變成了四十萬對六萬,其中俄軍增兵三萬加強了位于赫爾松的俄軍兵力。可即便是這樣,俄軍對比烏軍都是極端的兵力劣勢,死守第聶伯河右岸無異于自殺。

很明顯,死守第聶伯河右岸是個昏招,在不能全面擊敗烏軍主力的情況下,在冬季死守右岸的土地將招致失敗。要知道,俄軍在此前能守住第聶伯河右岸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赫爾松泥濘的土地阻止了烏軍展開部隊。烏克蘭的道路情況不比俄羅斯好哪去,春秋的雨季會造成大範圍的泥濘,只要烏軍一天不能奪取公路線,那麽俄軍就能憑借手中的機動部隊在局部打出對烏軍的優勢,泥沼會大大限制烏軍的進攻力度。

可現在的問題是冬季快到了,一旦進入到冬季,那麽泥濘的道路就會被凍結,屆時烏軍的進攻路線就會被拓寬,烏軍在冬季的進攻力度將不是泥濘期所能比擬的。這個時候俄軍再死守第聶伯河右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烏軍的兵力優勢將在冬季得到完整的發揮,想要靠少量的機動兵力在冬季挫敗烏軍的攻勢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對于俄軍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撤離。

不過,撤離並不意味著俄軍就放棄了第聶伯河右岸,倒不如說蘇洛維金現在的策略是以退爲進。我們仔細想想蘇洛維金的行動就能知道了,十月末他就開始疏散行動,消息放出來則是11月初的幾天,而俄軍主力在赫爾松地區的撤離卻是在11月10日展開。短短三日時間啊,俄軍突然就撤出了整個第聶伯河右岸,總計約三萬余人的兵力和3500輛作戰車輛、坦克和火炮,撤退速度之快讓人歎爲觀止。

那麽問題來了,俄軍撤退速度這麽快,烏軍敢做出有效的追擊嗎?很明顯,烏軍不敢,截止到11月10日烏軍進入赫爾松城後,烏軍就盤踞在赫爾松城周圍,始終和俄軍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即不進入射程和俄軍後衛部隊交戰,至多只是通過海馬斯火箭炮和榴彈炮對俄軍進行漫無目的的轟炸。根據俄軍撤離人員的說法,烏軍一直都在對他們進行轟炸,烏軍的無人機也頻繁出動,只不過始終沒有對俄軍的撤離行動造成什麽影響,幾乎可以說是象征性的騷擾了。

乍看之下很反常識,對吧?烏軍握有絕對的優勢兵力,但是卻沒有對緊急撤離的俄軍造成任何有效的攻擊。烏軍曾宣稱活躍在第聶伯河兩岸的遊擊隊約有一萬余人,而這一萬人也沒能對俄軍造成什麽損失,或者說沒有采取什麽行動。烏軍不這麽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也很擔心俄軍會突然反身一擊,擔憂俄軍的撤離行動是一個假象,目的是爲了引誘烏軍追擊部隊進入圈套。

烏軍也曾嘗試過纏住那些處于最前線的俄軍部隊,可結果是被擔任後衛的俄軍部隊擊垮,這一情況讓烏軍的警惕心拉到了最高,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被俄軍回兵擊垮。而在俄軍剛宣布撤離的時候,波蘭的貝內克將軍就曾表示他不相信俄軍真的會撤離第聶伯河右岸,他認爲俄軍是希望把烏軍引到陷阱裏去,俄軍很可能隱藏了雷區和火力陣地,如果烏軍冒冒失失的展開進攻,很可能就會被俄軍反過來重創。

這一點,烏軍方面顯然是深信不疑的,這也是烏軍如此緩慢進軍,避免和後撤俄軍爆發交火的原因。而俄軍統帥蘇洛維金則玩了一個花招,那就是他的預備隊仍舊沒出現。此前曾有推測蘇洛維金手上握有一支12萬到15萬人的預備隊,可蘇洛維金一直沒有把自己的預備隊打出來,在任何一個戰線上都沒有出現過這支預備隊的影子。在不能確認俄軍預備隊方位的前提下,烏軍是無論如何都不敢進攻的。

顯然,蘇洛維金捏死了烏軍的這個心理,因此他可以從容不迫地撤走第聶伯河右岸的兵力,通過集中兵力和收縮補給線的方式,在第聶伯河左岸構築一道堅實的防線。如此一來,在補給線大幅度縮短的條件下,烏軍在冬季挫敗俄軍的風險就被大幅度降低,只要第聶伯河防線能夠堅持到冬季的降雪期,那俄軍在未來至少兩個月裏都不需要擔心烏軍的攻勢,這就准許他將自己的兵力投入到其它更關鍵的方向上去。

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烏軍已經把攻勢方向調整回了紮波羅熱中部至利西昌斯克一線,有消息指出烏軍正在這一線對俄軍施加壓力,且烏軍從赫爾松和西部國土也抽調部隊加入到這一方向上。下一步雙方的戰略重心,就會重新回到紮波羅熱中部至利西昌斯克一線,而蘇洛維金現在還握著自己的預備隊沒有調動,他仍舊在耐心等待烏軍先一步亮出全部底牌。很明顯,雙方的下一輪攻防戰已經爲期不遠了,而俄軍撤退就斷言俄羅斯即將輸掉戰爭也太早了些,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