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們每天吃素,爲何個個肥頭大耳?看看他們的夥食就明白了

黃氏說趣事 2024-05-15 01:28:56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在普羅大衆的慣有印象裏,覺得和尚往往都是慈眉善目的,並且有著圓圓的臉龐和肚子。

在很多史書、文獻中記載的佛陀,往往也都是肥頭大耳的形象。可問題是佛教是不吃葷腥的,因爲佛教認爲殺生會帶來罪孽。

那麽在不吃肉,天天只吃素齋飯的情況下,爲什麽佛陀還會一個個肥頭大耳的呢?

而且現在寺廟裏面的很多和尚,體重也確實都不輕,甚至有一些和尚出現了體重過重的情況。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一、最開始的佛教弟子沒有那麽多限制

實際上,在史書或者是一些文獻書籍裏面,很多明明吃齋飯的和尚,卻經常會被記載成肥頭大耳的形象。

主要是因爲在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其實沒有那麽多的限制因素。

很多人一邊信著佛教,一邊還有著其他的宗教信仰。

所以他們也不怎麽遵守清規戒律。

實際上,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人去佛門裏當和尚就是爲了吃得一口飽飯。

他們心裏面並不像現在的很多和尚,是真的一心向佛。

這主要是因爲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我國的佛教就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

甚至有一些封建王朝的領袖,比如說皇帝都是信奉佛教的,所以佛教出家者的地位在社會中本身就比較高。

很多的佛教高僧,也能夠享受到巨量的社會資源。

所以時間久了,就會出現大量的人皈依佛教的情況,但他們只是看重佛教僧徒在社會中的較高地位,絕不是真心想要信奉佛祖。

這些本身就有貪念的人進入佛門,並且在佛門的體系中一步一步的升級,成爲了一個寺廟的主持,甚至成爲了某些皇家寺廟的佛官以後,他們會遵守清規戒律的概率並不大。

在他們看來,信佛只不過是讓自己實現階級躍升的一個工具而已。

等手中有了資金、有了權力以後,就會有一些心智不堅的佛門高層開始窮奢淫欲,最後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肥頭大耳的形象。

在我國史書的記載中,有很多的曆史人物,也都有著出家當和尚的經曆。

就比如說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最開始就是一個四處討飯的小和尚。

而朱元璋當年會去當和尚,也不是爲了信仰佛祖,就是爲了混口飯。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社會民不聊生。

朱元璋的父母,還有一些兄弟,先後在混亂的時代中活生生的餓死,他自己也一度吃不上飯,迫于無奈只能夠出家爲僧。

其一生,基本上就沒有遵守過多少的佛教戒律。

所以說很多人對佛教僧侶,會有這種固定式的印象,也和那些根本不是一心向佛的和尚的影響有直接關系。

到現在爲止,誰又能夠保證,所有去寺廟裏面當和尚的人,都是真的信奉佛祖,而不是另有所圖呢?

在自媒體上,就曾經有一些人嘲諷:他們想去當和尚,是因爲和尚的社會地位高,有一些地方的和尚還給發工資、有編制。

二、肥頭大耳符合百姓需求

除了特殊的曆史因素以外,在很多的宗教史學典籍上記載的佛陀會有一個肥頭大耳的形象,其實本身也寄托了勞動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大多數中國人的信仰都並不堅定。

中國人信奉神佛,一向崇拜的都是一個拿來主義,有用就去信奉。

比如很多人相信佛教,是看重輪回理論。想著這輩子積功德,下輩子就能夠投一個好胎。

但並不是說這些人真的信仰佛祖。在他們看來,佛祖本身就是應該是一個富態的形象。

因爲富態的形象,在中國古人的心中,象征的就是衣食無憂。

畢竟古代物資匮乏,普通老百姓能夠吃飽飯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很多佛祖會顯得肥頭大耳,更多的是因爲他們的信徒希望這些佛祖是肥頭大耳的、能夠吃得飽飯的形象。

事實也證明,在很多人的認知裏面,像彌勒佛這種有著大肚子、大耳朵的有福之人,也是最受民間歡迎和喜愛的佛陀形象。

三、和尚雖然吃素,但夥食並不差

現代的僧侶,很多出家就是真的一心向佛了。

因爲如今大多數人都已經解決了衣食住行的問題。

在物資豐富的現代社會,只要能勞動,就是餓不死的,不需要再因爲溫飽而不得不出家。

可爲什麽現在出家的那些和尚,還經常會出現一些肥頭大耳的人呢?這主要是因爲現在和尚的夥食更加不一般了。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只有吃肉才會長肉。

但這本身存在謬誤,人體是否會長胖,主要和脂肪的堆積有直接關系。

而脂肪是否會出現堆積,則和一個人所攝入的營養物質有多少有關。

人本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有限的,吃太多的食物,身體就會吸收大量的營養物質。

而這些營養物質又無法被人體所代謝和吸收,就會被轉化成脂肪,堆積到人體裏。等必要的時候,再轉化成熱量供給生命使用。

而肉類的營養含量往往要比各種蔬菜更多,所以喜歡吃肉的人,更容易肥胖。但這並不代表著素食者就不會肥胖。

實際上,很多大家所認知的素食,本身也含有大量的熱量,更不必說做素菜也放油了。

一些水果還含有大量的糖分,而過量的糖分攝入,也同樣會造成肥胖。

對于一些特別能吃的和尚來說,他們就算吃的素齋飯熱量比較低,但攝入的總量大了,吸收的營養物質多了,自然也就會長肉。

因爲那些多余的能量,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

而且實際上,現代和尚的工作和生活相對而言都比較輕松。

在古代也存在很多由官方支持的寺廟,這些寺廟的僧人不需要出去從事勞動,他們甚至不需要承擔交稅和搖役的義務。

而現代的和尚也有差不多的特殊地位。

大多數拿工資、有編制的和尚,他們平時的工作內容就是研究佛經,或者是在寺廟裏面打坐、念經、修煉,根本不需要從事其他的體力勞動。

所以說,他們的體力消耗本身就不多。時間久了,就會造成消耗與攝入不成正比的現象。

況且現在很多寺廟和尚所吃的齋飯,實際上內有玄機。

可能確實不見葷腥,但人畢竟是一個以肉食爲主的雜食動物。

很多人在長久不吃肉的情況下,會天然被肉所吸引。

所以爲了緩解這方面的壓力,很多寺有經驗的寺廟廚師,會拿各種豆制品來代替肉類,也就是大家所俗稱的素肉。

可實際上,有一些豆類因爲經過了二次加工,或者是使用了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所以它們的熱量含量不見得比正常的肉類要少。

那麽大量的攝入這種俗稱的素雞、素肉,也同樣會造成脂肪堆積。

對于一些可能過于肥胖的和尚來說,平時還是得稍微多注意一點。

因爲肥胖對身體的危害,是客觀存在的。

有很多醫生都說過,嚴重的肥胖會帶來各種各樣的連帶疾病。

所以一些平時不怎麽愛運動,吃素齋吃的又比較多的和尚,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

要不增加運動量,要不就減少攝入的營養量。就算是和尚,在生了病以後該痛苦,也還是會痛苦。

追求佛教修煉、追求道法圓滿不是錯,但什麽時候都應該爭取保持身體健康。

因爲身體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錢。

而且在當今社會,如果某些和尚吃的太過肥頭大耳、夥食太好也會引起民間的爭議。

在大家的廣泛認知中,和尚應該都是比較清貧的。

他們保持一個精瘦精幹的形象,反而更符合現代普羅大衆的認知。

結語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很多和尚甚至是一些佛陀,都會呈現出肥頭大耳的形象,和當時的特殊形式有直接關系。

那個年代,很多和尚不是真的追求佛法,才去當和尚,只是爲了混口飯吃,甚至是爲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

所以他們在獲得地位以後,自然會選擇享受生活。

而且古代的很多佛陀的形象,本身也是跟著大家的審美在走。

在物質財富特別缺乏的時代,對于很多生活困苦的人來說,能夠保證一日三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所以他們自然也希望自己心中所信仰的神佛,能夠顯示出一個富態的形象。

而現在很多寺廟的僧人顯得有些肥胖,則是因爲他們平時所吃的齋飯看似非常素,但實際上很不簡單。

參考資料:

七史記2021-05-26 《和尚們每天吃素,爲何大多都是肥頭大耳?看完他們的夥食就理解了》

醉荃文史2024-04-16 《和尚們每天吃素,爲何大多還是肥頭大耳?看看他們的夥食就懂了》

科普足迹2024-03-29 《寺廟的和尚每天吃素,爲何個個肥頭大耳?看完他們的夥食就明白了》

0 阅读:110

黃氏說趣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