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職業跳槽選手,呂布見了直呼內行

看鑒 2024-05-07 13:52:20

提到曆史上的二五仔,我們一下子就能想到“三姓家奴”呂布。但是如果放在東漢時期,當時的人們對呂布的評價並不差。

呂布反丁原,倒向董卓的時候,有一個小細節:

丁原是並州刺史、騎都尉,董卓時任並州牧,呂布則是丁原手下的並州主簿。

“坑爹”職業選手呂布|圖片出自網絡

假設你是李達康書記的通訊員,沙瑞金書記讓你搜集一下李達康書記的某些工作細節上的問題,你能拒絕嗎?

這個其實不算啥黑料,只能說呂布沒有一流政治家的判斷,他做決定也沒有什麽堅定的信念,純粹是按照程序在辦事兒。

而且,與另一位“二五仔”比起來,呂布已經算高風亮節。

01

劉備的賞罰不明

在劉備入蜀後,東州派的法正、李嚴、孟達都持開放態度。

劉備爲了平衡自己麾下荊州派與東州派的利益,在漢中之戰時,既非常依賴東洲派的法正,又擢拔了荊州派的武將黃忠、魏延。

在漢中大戰、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李嚴率軍五千平定了盜賊馬秦、高勝的數萬叛軍,爲劉備安定了後方。

孟達則率軍向東三郡發展,成功將三郡納入劉備陣營。但在這時候,劉備卻派了劉封前來統軍。

分明立下了大功,受賞賜的則是別人,孟達心裏估計非常不快。而且他原先擔任的宜都太守也被樊友接任。

孟達|圖片出自網絡

等于說,孟達此刻在劉備陣營中的尴尬地位,有功不賞是其次,關鍵是沒有過錯就被邊緣化。

或許,孟達在攻打三郡之一的房陵時殺死了蒯祺,蒯祺除了是荊州派的人物外,還是諸葛亮的姐夫。

雖然,諸葛亮與荊襄士族的聯姻並未給自己的仕途帶來多大的幫助,但他此刻在劉備陣營中,確實又是荊州派話事人的角色。

即便諸葛亮不在意,能理解孟達言蒯祺“爲兵所害”的無奈,其余荊州派人士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而劉封,恰好是荊州派的人物,用荊州派壓制東州派,或許劉備只是爲了給荊州派一個交代而已。

但孟達遇到這種窘境,並未想徹底離開劉備陣營。哪怕關羽之死,劉備遷怒于劉封、孟達,孟達依舊沒有公開表態。

孟達也許會認爲,只要法正呆在劉備身邊,就不會有大事發生。

法正|圖片出自網絡

可孟達千算萬算,漏算了老天爺,法正在漢中之戰後不久即病逝,“朝中無人”的孟達只能帶著自己的直屬部隊4000人跑路了。

曹丕則授權夏侯尚全力支持孟達攻取東三郡,最後的結果是劉備喪失了這些地方,劉封回到成都後被賜死。

02

蜀漢兩大托孤重臣的拉攏

永安托孤後,諸葛亮成爲了蜀漢軍政一把手,在他親征南中返回朝中的路上,遇見了一個叫李鴻的使者。

李鴻跟諸葛亮講,自己在孟達那片兒上班,有一天看到了從李嚴那邊投降過來的王沖。

王沖跟孟達說,你把人家姐夫弄死了,諸葛亮要殺你全家報仇。

按照李鴻的複述,孟達非但沒有相信,而且言辭中充滿了對諸葛亮的敬仰。

諸葛亮的態度很暧昧,只說自己會給孟達寫信。

諸葛亮|圖片出自網絡

其實,相比較在蜀漢時的憋屈,孟達在曹魏過得相當滋潤。

曹丕對他委以重任,還給了假節的權力。要知道,關羽死後,蜀漢陣營有此殊榮的只有馬超、張飛。

孟達在曹魏的地位一躍成了比肩蜀漢虎將們的存在,這說明曹丕的統戰工作多麽舍得下血本。

孟達也足夠賣力,黃權降魏,孟達出力頗多;陳群等人給諸葛亮半招降、半聯絡感情(都是士族,又是名流,彼此互相吹捧)的書信就是經過孟達的轄區投遞。

但問題是,孟達在曹魏的“法正”夏侯尚很快就頹廢了,而曹丕哪怕孫權跳得歡,仍舊收拾了“青徐豪霸”,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孟達的危機感可想而知。

所以,與諸葛亮的會面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了。對于孟達的主動聯絡,諸葛亮非常認真。

因爲孟達所居的東三郡,西邊緊鄰益州的大門戶漢中,北可直抵宛、洛,南部則是荊州的南陽等地。

東三郡從地圖上看,就可以攪動三國局勢|圖片出自網絡

如果能拉攏到孟達,即使孟達能夠在蜀漢北伐的時候保持中立,就能拖住曹魏的重要力量,更何況孟達如果積極配合,那麽戰果還將擴大數倍。

諸葛亮拉上了另一托孤重臣李嚴。兩人在給孟達的書信中,互相吹捧,還不斷寬慰孟達。

他們共同傳遞給孟達一個信號:現在的蜀漢是團結的蜀漢,不存在過去的那種摩擦,孟達如果“反正”,信不過諸葛亮總可以相信李嚴,李嚴會充當過去法正那種角色。

03

孟達的反複無常

然而,孟達這個舉動僅僅是捕捉到曹魏政壇風向後的正常反應,這除了證明他政治敏感度較高外,其實沒有什麽實質性進展。

而且,孟達此時還與孫權保持著暧昧,接著他一邊派人窺視曹魏朝廷動向,一邊與蜀吳繼續周旋,要他們提高價碼。

孟達此刻應該十分得意,諸葛亮、李嚴、孫權俱爲一時人傑,這群人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過,孟達漏算了一個人,那就是司馬懿。

司馬懿|圖片出自網絡

在孟達剛剛歸降曹魏的時候,司馬懿對他的第一印象就非常差,他認爲孟達言行傾巧,不可任用,屢次進谏。

當孟達挾蜀、吳擁兵自重,且向曹丕提出增加兵馬錢糧的要求時,又是司馬懿在第一時間表示反對。

對于諸葛亮、司馬懿這類成熟的政治家而言,在判斷一個人秉性的時候,是八九不離十的。

孟達的這些伎倆,怎麽能逃過兩個人的眼睛。諸葛亮和司馬懿此刻雖未謀面,卻意外形成了一次配合,孟達的敗局在此刻已經鑄定。

諸葛亮對孟達的不滿,除了孟達給他的承諾僅限于口頭表示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孟達和李嚴的過于密切。

本身,諸葛亮爲了更好與孟達聯絡,將李嚴從永安調到江州,這裏距離成都和東三郡更近。他迫切希望李嚴能夠發揮作用。

但經曆了兩人初期合作的蜜月期後,李嚴變得不再積極,反倒是想與諸葛亮再權力上分庭抗禮,強調自己托孤重臣的角色。

李嚴|圖片出自網絡

諸葛亮是忠是奸不必討論,至少他是一個權臣。李嚴與孟達勾結在一起後,對于諸葛亮的一元領導體制是個巨大的挑戰。

當然,于公角度,對于北伐大業未嘗沒有不利影響。多種考量下,諸葛亮對孟達殺心陡起。

04

老奸巨猾的司馬懿

對于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內心想法,孟達顯得後知後覺。不過,這並不丟人,誰也無法在這兩個人的算計下還能保持清醒頭腦。

上庸的申儀與孟達素來不和,而孟達數次與諸葛亮暗通款曲,都是通過申儀的轄區,還曾送給諸葛亮玉玦、織成、障汗、蘇合香。

孟達托大的另一面是一直看不起申儀。

而諸葛亮故意派使者郭模路過申儀境內,將孟達陰欲叛魏的消息透露,並解釋道:“玉玦,是指已經決定;織成,是說謀劃已成;蘇合香,是說此事已合。”

申儀將此事報告給曹睿,孟達得知後不得不反。

司馬懿建議先穩住孟達,“將軍昔棄劉備,讬身國家,國家委將軍以疆場之任,任將軍以圖蜀之事,可謂心貫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齒于將軍。諸葛亮欲相破,惟苦無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豈輕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這種分析當然有道理,因爲諸葛亮謹慎的性格,絕不可能把如此機密的事情當作兒戲泄露。

果然,孟達再次舉棋不定。他認爲,即便自己真的造反,在宛城的司馬懿需要上奏天子,一來一回,他有足夠的時間應付。

但僅僅過了八天,司馬懿已經指揮軍隊兵臨城下。

司馬懿|圖片出自網絡

得到孟達求援信的諸葛亮,開始裝模做樣派出援軍,這更加坐實了孟達造反的事實。

可是,諸葛亮此舉不過是作個姿態,他料定即便蜀軍出全力進攻,也救不了孟達。

果然,幾天後孟達就被部將出賣,司馬懿成功平定東三郡,開始了在戰場上的表現。

失去了孟達做幫手的李嚴,則不得不服務于諸葛亮的北伐大業,他日後對諸葛亮的發難,證明了諸葛亮借司馬懿之手除掉孟達多麽具有前瞻性。

05

諸葛亮的聲東擊西

當然,孟達之死造成了魏延子午谷奇謀不再具備操作性。

因爲子午谷有一段就在申儀的轄區,如果魏延想從子午谷出動,很難逃過曹魏的偵察。

然而,諸葛亮援救孟達的舉動還是迷惑了曹魏上下,就在曹魏一致認爲諸葛亮北伐會從東面出動的時候,變數出現了。

諸葛亮&趙雲|圖片出自網絡

先是趙雲帶兵出箕谷加強了曹魏的誤判,曹魏軍方的統帥曹真嚴陣以待。

然後,諸葛亮帶領主力西出,天水等郡望風而降。可是,一座叫街亭的小城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趙希夷

策劃 | 趙希夷

編輯 | 趙希夷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疑問煩請聯系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