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不是搏命!爲啥農村演出的雜技,總有理由不系安全繩?

風雲圈科學 2024-05-05 00:13:30

2024年4月26日,在廈門市靈玲國際馬戲城的表演中,有演員在表演雜技項目時從高處墜落至舞台地面。

根據網傳視頻顯示,事故發生時有多名演員在進行表演,其中有5名演員倒挂于一個大型設備上,呈倒三角形被旋轉拉向空中。在拉起過程中,一名演員與設備之間連接斷裂,從高處墜落至舞台上,另有兩名演員也遭遇墜落,但高度較低。

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目前,“空中芭蕾”表演已暫停。這次事故是連接斷裂,而今年之前的演出,簡直是斷裂都談不上,因爲壓根不系安全繩。

時間再往前翻,還能看到杭州市濱江區開元廣場一則雜技演員墜亡的新聞。

五一期間,鋤禾君參加了一場農村的廟會,擁擠的人群,當然還有高質量的演出。只不過,心裏還有些陰影的鋤禾君,在這裏再一次看到了缺乏安全措施的雜技。

不僅是在農村廟會,時間翻到去年的5月,哈爾濱某旅遊度假區有場大馬戲,在綢吊環節,有演員從空中墜落。再說回前不久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蒿溝鎮的演出,根據各方面消息綜合來看,是一個夫妻檔的高空雜技表演。各個角度的視頻看得出來,兩個雜技演員沒有系保險繩,當表演動作時候,發生意外墜亡。事後,墜亡的女演員丈夫表示,再也不會從事雜技高空表演了。

事後,消息也很多,有說兩人吵過架後上場的,也有說兩個人感情很好的,甚至吵架這個消息還一度上了熱搜,後來是當地鎮政府專門辟謠才算結束謠言。

但也有許多疑問沒人來解開,包括鋤禾君在三月三廟會上看到的一樣。演員沒有配備安全扣或者保險繩,地面上也不會有類似氣墊或者棉毯子的東西,地面也沒有安全防護的任何措施。

雜技,是一種藝術,是技藝,不是搏命!中國最早的雜技,在秦朝時候就有了記載。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的雜技,難道從開始之初就是搏命的形式存在的?一輩子只有一次表演機會,不允許失誤?這麽危險是不可能傳承至今的!

事情過去有段時間了,網上還是有很多網友對雜技有著不少“偏見”。有網友說,爲什麽要從事那麽危險的工作?既然有孩子,還不系安全帶,孩子扔給社會管嗎?更有人說,都啥年代了,不是必須賣藝才能糊口的年代了吧!

可在三月三這場廟會雜技演員離場時候,鋤禾君也把自己的疑問,向我見到的這場雜技演出的演員道了出來。

他們說自己下午還有一場,晚上還有一場,一到節日就輾轉各大舞台,舞台也有各種環境,都得適應。另外訓練時候,也舍不得買防護,摔了磕了都是家常便飯。另外有些表演公司,雖然合同上不寫,但到了現場會告訴你們都是老手了,還要什麽防護,大膽做,做完加錢。更有甚者,會說不帶防護的多刺激。爲了保住這份飯碗,無奈只能“搏命”。

就像在三月三的廟會上,我就看到了一名硬氣功演員,被鋼絲勒到滿臉通紅。還見到了腿上勒著麻繩的高跷藝人。這時候就不能只是說他們完全是爲了個人的愛好了。爲啥放著寫字、畫畫、打遊戲等愛好不玩,偏偏要找一個可能斷手斷腳受傷骨折的愛好呢?他們只是想吃一頓好的,他們只是想多一個出路,多一份工資收入罷了。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各自的使命和責任,更有難處和心酸。但誰又不是頂著壓力一步步在走出逆境呢?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不是咬緊牙關在過的。

當下,農村的基層演出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又到五一期間,各種文藝下鄉如火如荼。希望以後在危險表演時候,演員們多一分小心,承辦方多一分安保責任吧,畢竟,再熱烈的演出,也不能高于生命。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