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小縣城的教育者,從校長到老師,竟然都是失敗者

喝啤酒侃感情 2024-04-29 09:40:33

在小縣城,我們和教育工作者打交道是最多的。畢竟,身邊很容易遇到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親戚朋友中,有一些人以此爲職業。

另外,孩子們總要上學。一旦上學,避免與不了與教育工作者打交道。

在與這些人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都很辛苦,非常不容易,令人十分尊重。

正是這樣的辛苦,以至于他們可能忽視了對自己價值判斷和處世能力的打造。

有些事兒,他們的處理方式,令人感覺不適。

01

前陣子,我寫了一篇回憶中學時期的文字,文中提到了我的一位體育老師,令人十分難忘。

文字發表之後,我就忙別的去了。畢竟,工作、生活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沒想到,一個我非常尊敬的叔叔突然給我打來了電話。這是他第一次給我打電話。

叔叔的大致意思是,當年的那位體育老師看到了這段文字。他認爲文字寫得很好,也很客觀。但他本人現在教育方面擔任重要職務,想低調,不願意抛頭露面。所以,通過一定的渠道,找到了我的這位叔叔,希望我能刪掉文章。

我這麽乖,肯定得聽話啊!挂完電話,我立馬將那段文字刪除了。爲了老師,我們願意立馬行動,甚至鞍前馬後。

是我發表時考慮不周,抱歉!

時如梭,歲如流。二十多年沒見了,時間過得真快。當年,我只是一個安靜的學生,二十多年過去,這位老師竟然還記得我,並且精准匹配上我的叔叔,真好!

莫非他真記得?還是動用了公職機構的相關信息庫呢?

如果是,能夠公器私用,說明他現在的職務還不錯呢!自豪!

不知道我當年屁股上長疥瘡,上課時偷偷將手從後面伸到褲子裏撓癢癢的畫面,老師還記得不?

千萬別記得,好尴尬。

當時滿手是血的樣子,有點狼狽咧!還糊到了課本上。

您的記性真好。可是,您爲何不直接聯系我本人呢?是不是非要找個人參與進來,顯得自己有能耐?您知道嗎,這樣的行爲非常不友好,令人反感?

02

今年年初,我們曾推送過兩篇文章,內容從家長經曆和感受出發,談及這幾年被強制訂購學生奶,以及強制要求學生收看各類直播事宜。

全文內容客觀,表達克制,沒有添油加醋,沒有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全文沒有點名本地,沒有提及本地有關局和學校,以及系統內的的任何人。

畢竟,我自己是本地人,努力維護本地形象,是我們的義務。同時,我不針對任何人,更不針對本地的教育機構本身。我們只是覺得,這些現象有點怪怪的。

令人意外的是,文章發布後,有關負責同志找到我,將我和孩子的跟信息完全對上了號,提醒我刪除文章。

對此,我非常驚訝:

一、正如前文所述,我沒有針對本地教育部們相關單位及同志,全文沒有任何不屬實之處,找我幹什麽?這是自己做賊心虛、對號入座、不打自招嗎?是涉及到了個別人員的利益嗎?

二、我只是發布文章,教育局是如何通過公衆號信息,將我孩子的信息與我一一對應上,並且拿出來公用?涉嫌私自查詢並職務利用個人信息,涉嫌違法違規。

三、尤其重要的是,我們認爲,作爲一級學校負責人,遇到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並不是對號入座,去找當事人,而是努力反省自己。就這件事本身而言,完全可以在全體班主任參加的會議上作一番“強調”:請大家在工作時注意方式方法,注意與學生家長有效互動。如果有家長對我們的工作有不了解的部分,請大家積極與家長溝通。難道這番話老師聽不懂?家長聽不懂?

03

有家長轉來內容,是班上老師提醒學生家長的,內容如下:

提醒各位家長,研學旅行活動對象爲全縣本年級學生,其他班基本上全班參與,我班目前還只有一半多點學生參與,這是班上的集體活動,原則上是全員參與,特殊情況可以不去。現在這種情況,讓我難以相信我們的家長,覺悟就是這樣嗎?教育要家校協作,連這樣的活動都不參加還談什麽協作?不參加活動不說,作業也不做,請問家長情何以堪?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另一件事兒。

孩子班上需要布置教室,讓家長參與帶一些綠植。其實,家長都樂意做這樣的事兒。可能因爲部分家長太忙,或者忽視了消息,還沒有來得及落實。

結果,老師在班級群裏發消息寫道:“不就是讓你們帶一盆花來嗎?別班都積極響應,幾乎每個孩子都帶了,我們班上一半都沒帶,我們班的集體榮譽感光靠老師是不行的。難道我們班的家長都缺錢?”

說實話,這兩位老師都令人感覺怪怪的。集體活動,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樂意參加,也不缺那些錢。爲什麽積極性不高,且跟別班相差那麽大?

這,其實就是語言暴力。一個成熟的教育工作者,不應該這樣。

並不是家長缺錢,也不是家長不配合,是你平時這種陰陽怪氣的方式用多了,所以你說正經事時,家長也不想鳥你。

我們始終認爲,老師和家長的觀點和利益是一致的。對于相關活動可以佛系一點。如果真的涉及到班級排名,您可以跟家長坦誠地溝通,大家都願意支持。如果涉及到班級或者個人利益,坦誠地說清楚,請大家多支持,也沒有問題。

這種陰陽怪氣,到底有什麽作用?除了諷刺、挖苦,高高在上,還能幹什麽?實在想不通。

反省自己,才能得到更多。

04

從教育管理機構的工作者,到學校的管理者,再到個別老師,無論是處世能力,還是個人言行上,都讓人感覺不是很舒服。

換句話說,遇到類似的問題,其實他們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把問題圓滿解決,也贏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

可惜,他們並沒有用這種方式。

我們無法強求每個人都用同樣的方式處理問題。但是,當你的處理方式産生新的誤會或者問題時,當你自己感覺工作推動更麻煩時,當你的心情不夠愉悅時,反省自己,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在他們的言行中,我們看到了高高在上,看到了自以爲是,看到了目中無人,看到了戾氣。

這,其實是不應該有的。其實,也是失敗的象征。

事,可以沒做好。但是,做人一定不能失敗了。

做個正常人,多好。

把學生帶成正常人,多好。

用正常人的態度與家長相處,多好。

2 阅读:1756
评论列表

喝啤酒侃感情

簡介:寫家鄉、寫小城市的煙火氣,我們更在乎是否有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