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本不想用司馬懿,此人突然離世,才讓司馬懿執掌兵權!

情懷曆史 2024-04-11 19:59:48

公元226年,曹丕臨終之際,讓司馬懿、曹真、曹休、陳群四人爲托孤大臣,輔佐太子曹叡即位。魏明帝時期,司馬懿曆任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要官職。公元238年,魏明帝臨終之際,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馬懿和曹爽。曹芳即位後,曹爽成功架空了司馬懿。

但是,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都城洛陽。自此,曹魏的大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對于司馬懿來說,之所以能成功發動高平陵之變,直接原因就是曹丕時代就開始讓司馬懿執掌兵權。不過,實際上,曹丕最初沒想讓司馬懿執掌兵權,但這個人的死,給了司馬懿機會。

首先,早在公元208年,曹操擔任丞相以後,使用強制手段征召司馬懿爲文學掾。對于司馬懿來說,一開始在曹魏擔任的就是文官,屬于出謀劃策之類的工作。公元219年,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太子曹丕。一年後,魏文帝曹丕正式篡漢自立,建立曹魏。在此基礎上,曹丕任命司馬懿爲尚書,不久之後轉任爲督軍、禦史中丞。

其中,督軍在三國時期類似于監軍,也即不是直接掌握兵馬的官職。但是,出于對司馬懿的防備,到了公元221年,曹丕就免去司馬懿的督軍官職,將其晉升爲侍中、尚書右仆射。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曹丕對于司馬懿的定位,就是一位出謀劃策、治理後方的文臣。

在這一點上,司馬懿和諸葛亮的經曆比較類似。對于劉備來說,生前也幾乎沒有讓諸葛亮獨自領軍。比如公元221年,劉備在稱帝後率軍征討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劉備選擇讓諸葛亮留守後方。與此相對應的是,曹丕在征討東吳的時候,也讓司馬懿留守後方。不過,夏侯尚的去世,促使這一情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國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夏侯尚是三國時期曹魏將領,征西將軍夏侯淵的堂侄。東漢末年,曹操平定冀州,任命夏侯尚軍司馬、五官將文學,遷黃門侍郎,隨曹彰遠征烏桓,得勝歸來。作爲曹魏宗室,夏侯尚與魏文帝曹丕親近友好,所以被曹丕任命爲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假節。

曹魏初期,夏侯尚攻拔蜀國上庸,平定三郡九縣,升爲征南大將軍;江陵擊敗吳將諸葛瑾,升爲荊州牧,封昌陵鄉侯。但是,黃初五年(224年),夏侯尚改封昌陵鄉侯。夏侯尚有個愛妾,其對她的寵愛程度超過了正妻,而正妻是曹氏之女,于是魏文帝曹丕派人絞殺了這個愛妾。夏侯尚很是悲傷,生病至精神恍惚,埋葬愛妾後仍然忍不住思念,又外出去墓地看她。

黃初六年(225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陽。黃初七年(226年)四月,夏侯尚病逝,谥曰悼侯。對此,在筆者看來,夏侯尚的過早去世,無疑影響到曹魏的武將格局。

衆所周知,在夏侯尚去世之前,曹魏三大戰區的主帥,基本上都是由曹氏或者夏侯氏的武將來擔任,比如曹仁、曹休、曹真、夏侯淵、夏侯惇等人。而在夏侯尚去世的時候,曹休和曹真各有重任,無法接替鎮守荊州的任務。其中,曹真主要在雍涼地區防禦蜀漢,而曹休則在曹魏東線地區對抗東吳。

在此背景下,魏文帝曹丕下诏對司馬懿說:我向東用兵孫權,你該全權負責京都洛陽的事情;我在洛陽,你則應當全權負責東征孫權的戰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這等于讓司馬懿接替夏侯尚的職務,負責鎮守曹魏的南方地區,直接抗衡東吳大軍。而這,促使司馬懿真正染指兵權,並且是掌握了曹魏一個戰區的兵馬大權。

最後,公元226年,在曹丕病逝後,東吳趁機派遣大軍進攻曹魏。而鎮守荊州的司馬懿,則擊退了孫權,又擊敗諸葛瑾,並斬殺張霸等敵軍。公元226年十二月,司馬懿被魏明帝曹叡晉升爲骠騎將軍。在三國時期,骠騎將軍在武將中僅次于大將軍和大司馬。由此,這意味著司馬懿成爲曹魏最高的武將之一了。綜上,夏侯尚的離世,直接改變了曹魏的武將格局。

1 阅读: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