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蘭評獎季,國産劇的四個印記

影視獨舌 2024-04-17 10:59:49

第29屆上海電視節定于6月24日到28日舉行。白玉蘭獎征片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3月31日結束,預計于5月公布入圍名單。

本屆白玉蘭獎的國産劇評選,荟萃2023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播出的優秀劇目。電視劇和網絡劇皆可入圍,長劇集和短劇集皆可上桌。

白玉蘭獎這一評獎周期內,國産劇的創作風向和審美趣味有所嬗變,一批精品佳作和劇壇新人脫穎而出,劇集的視聽藝術水平達到新的高度,年輕觀衆和中老年觀衆有了更多的交叉和共鳴。

精品短劇天選之子,納入評獎善莫大焉

警匪劇,在世界範圍內觀衆基數最大。國産警匪劇在2000年前後也曾創造了輝煌的成績。之後經曆了十年沉寂,在視頻網站興起後,以懸疑劇的方式回到舞台的中央。

過去一年的懸疑劇佳作頗多。《漫長的季節》(9.4)是豆瓣評分最高的網絡劇,《塵封十三載》《三大隊》《唐人街探案2》也都有著不錯的口碑。

《消失的十一層》《黑土無言》《獵冰》引發了爭議,但也都有忠實受衆。尤其《獵冰》,是今年一季度集均播放量最高的劇目,以B級的制作播出了S級的效果。

這些劇目多則24集,少則12集,映照了國産劇精品化和短篇化的創作趨勢。

經過三年的降本增效,視頻網站現在追求整體播放量的大豐收,也重視每部劇的拉新率和每一集的完播率。不但歡迎排山倒海的大爆款,也樂見集均播放量高的精品短劇。

愛奇藝比較早地以“迷霧劇場”打開了懸疑劇的風口,《塵封十三載》和《三大隊》保持了應有的水准。

騰訊視頻也在2023年設立了X劇場。《漫長的季節》《歡顔》《繁城之下》連播,寫實、浪漫、暗黑各一個,都是視聽講究、耐人尋味的作品,極大地豐富了騰訊劇集的整體形象。

網絡懸疑劇基本都是現當代時空,《歡顔》是民國背景,《繁城之下》則是古代背景。時空上的打通,更激發了精品短劇無限的想象空間。

嚴格說起來,這是一種介于電影和傳統電視劇之間的藝術形式,有著不亞于電影的精致視聽語言,也有著電視劇應具備的劇情容量。

以前,劇集能同時提供膚淺的娛樂和沉浸的感染力,現在淺表的感官愉悅功能由短視頻和微短劇承擔了,劇集長久的生存之道就是沉浸感和震撼力。要讓人覺得把比較長的時間花在劇集上,是值得的。

某種程度上說,精品懸疑劇就是劇集領域的天選之子,可以吸引不耐長劇的觀衆,並給他們以戲劇故事的精神滋養。白玉蘭獎把網絡短劇集納入評選範圍,可謂因時而變,善莫大焉。

年代長劇花開兩朵,現實主義曆久彌新

在白玉蘭獎的曆年評選中,年代劇一直是獲獎大戶。在過去一年中,年代劇也湧現了諸多優秀作品,有些會成爲今年評獎的大熱之作。

年代劇花開兩朵。一朵是民國劇,多講述革命鬥爭故事。另一朵是年代懷舊劇,多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百姓故事,而年代背景未及當下。

這個評獎周期內,年代懷舊劇成果豐碩。有把中國電視劇視聽藝術推向極致,又深入書寫了時代峥嵘和滬語文化的《繁花》。有以鐵警視角描摹中國數十年天翻地覆變化的《南來北往》。

有講述中國林業人光榮與夢想的《父輩的榮耀》。有農工商時代共振之作《大江大河》系列的收尾篇。有講述中國援非醫療隊大愛之旅的《歡迎來到麥樂村》。還有用年輕偶像演員重述八十年代往事的《夢中的那片海》……

革命曆史題材的作品也有上佳表現。《問蒼茫》《鲲鵬擊浪》和《大道薪火》分別在毛澤東革命生涯中選取了一段曆史,挖掘偉人不爲人知的側面,展現中國革命的曲折演進,星火燎原。

《追風者》是諜戰劇代表,滲入了大量金融知識和民國掌故,師徒雙雄戲也很有看點。《偵察英雄》是市面上少見的偵察兵題材,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傳奇故事,也傳遞了以戰止戰的反戰意識。

現實主義是中國電視劇的傳家寶和看家本領。區別于好萊塢類型劇當家的傳統,國産劇以寫實爲主幹道。因而,年代劇一直負有譜寫時代之歌、留存社會信史、記錄國人風貌的重任。過去一年的作品,依然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

盡管長劇集在近年受到了短視頻和微短劇的強烈沖擊,劇集短篇化正在成爲一種趨勢。但優秀的長篇劇目同樣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並且不乏年輕觀衆的追捧。

《繁花》之前的所謂“電影制作”,往往是一種宣傳噱頭。一部30集的電視劇,相當于10部兩小時的電影。在劇集多則半年少則三月的拍攝周期內,不可能完成如此篇幅的電影級別的制作。

但《繁花》做到了敘事複雜,鏡頭高能,從頭到尾電影水准。當然它是在超期超支的情況下完成的,從藝術水平到制作過程,只能是一個孤品。但有這個孤品擺在這兒,就給所有從業者樹立了一個影像標杆。

其他劇目都是傳統工藝和線性敘事,體現了現實主義的曆久彌新,老戲骨的精湛演技,以及年輕偶像的超強人氣。

年代劇始終是中老年觀衆的重要精神食糧,收視的定盤星。如果在劇情年輕化上有所突破,還能破圈擴散到青年人群中。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演員通過出演厚重的年代劇進入白玉蘭獎的視野,白玉蘭獎的評委們可以更多些獎掖新人的意識,讓新銳和老將並駕齊驅。

創新劇未必大爆,但下自成蹊

過去一年,女性話題劇數量衆多,比較熱門的有《一路朝陽》《無所畏懼》《故鄉,別來無恙》。家庭倫理劇總體上缺乏討論度,影響較大的有《熟年》《煙火人家》。

行業劇方面,醫療劇《問心》,中醫劇《後浪》,消防劇《他從火光中走來》,檢察劇《公訴》,國安劇《特工任務》,都有紮實的行業理解和別致的情感輸出。

優酷和TVB長期合作,産出了大量港式警匪劇,2023年又推出職場劇佳作《新聞女王》。阿裏集團斥巨資發起“港藝振興計劃”,兩地在影視創作和人才培養上繼續深入合作。

都市情感劇作爲省級衛視時代的首席題材,隨著電視台經營困難的加劇,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危機。在視頻平台主導創作的時代,都市情感劇也在不斷創新。

2023年暑期上線的《不完美受害人》,是難得的視角平衡的探討兩性關系的劇目。在剖析強奸案與不完美受害人這“一團亂麻”的過程中,呈現了複雜、赤裸的人性和自相矛盾的各種情態。

然而,《不完美受害人》不是一部爽劇,不打拳,也不複仇,甚至讓一些觀衆看得如坐針氈。理性是它的優點,也成了代入的壁壘。

立身社會和職場,人人都有護甲。在《裝腔啓示錄》中,“裝”就是男女主人公的護甲。在“精英”出沒的職場上,需要裝審美品位。在不確定性高的情感關系中,裝沒聽見,沒收到,不動心,也是常有的事。

裝腔的假面之下,是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人。這是《裝腔啓示錄》的發現和表達。然而,經曆過疫情三年,人們普遍“不裝了”,這部劇也就不溫不火。

創新也不止在都市情感賽道,像教育題材的《鳴龍少年》,一套成爲學霸的方法論,傳奇而自圓其說。

當代奇幻賽道上,男頻和女頻各有一部代表作:男頻的《異人之下》,光怪陸離,人同此心。女頻的《西出玉門》,波詭雲谲,細膩深情。

喜劇賽道上,《鵲刀門傳奇》把舞台挪到了古代時空,開出了新的趙家班宇宙。《狗剩快跑》在抗戰劇中搞喜劇人團建,延展了“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生命力。《破事精英2》發揚吐槽喜劇風,爲打工人解壓打氣……

創新一定會有掌聲,但不一定成爲爆款。這些劇目溫暖了既有觀衆,而且作爲一種飽含創意的“概念車”,其立場、姿態和語彙,將成爲後來者學習的對象。

偶像劇抒情造夢,不可或缺

接下來要說的是視頻平台的頂梁柱:古偶劇和現偶劇。

通常,古偶劇是由偶像演員出演的古裝愛情劇,現偶劇是由偶像演員出演的當代愛情劇。

過去一年,古偶劇供應充足,四季不歇。以《長相思》爲代表的古偶劇依然守住了播放量的基本盤。但如果跟2022年夏天連爆三部古偶劇(《夢華錄》《星漢燦爛·月升滄海》《蒼蘭訣》)的盛況比,2023年暑期檔還是略遜一籌。

古偶劇是歡迎男性觀衆的,但歸根結底是女性觀衆歡迎的。古偶劇裏有武俠劇,更多的是仙俠劇。古偶劇裏有大女主,也有視角均衡的劇。

視角均衡的劇中,《雲襄傳》首開智俠的概念,上演了以巧破千斤的江湖傳奇;《蓮花樓》的中式美學和西式推理相輔相成,長尾效應顯著。

大女主劇的代表有《與鳳行》《一念關山》《長相思》,女性在仙界人間、朝堂江湖、情場戰場,處處展現力量。

小清新劇的代表有《護心》《花間令》,制作和咖位不大,但創意獨特,表達有趣,一樣博取了觀衆的歡心。

古偶劇爲什麽得女性觀衆歡心?從裝束到妝化的一整套美學系統,是一種視覺享受。高顔值人群開展生死戀,是一種精神享受。如果古人再做些當代女性主義的代言,那簡直妙不可言。

同樣道理,當代偶像劇也瞄准了女性觀衆。而且,裝束更加時尚,代言更加直接。《三分野》《要久久愛》《偷偷藏不住》的故事都與校園戀情有關,長大成人後重拾初心。《在暴雪時分》是因台球結緣的雙向奔赴。

古偶和現偶是年輕觀衆的主菜,是視頻平台的流量擔當。一般來說不探討複雜和厚重的話題,而總是沉浸于甜美的愛情和流行的時尚。現實主義的成分淡一些,浪漫主義的色彩重一些。

偶像劇是市場導向的,在各大獎項的評選中不是種子選手。偶像劇也是話題制造機,“樂子人”觀衆熱衷于表達觀劇感受,接連制造了“配角上桌”和“掀翻官配”的現象。

總之,劇集是一門強包容、廣色譜的文藝形式,既有寫史功能,也有造夢功能;既允許賞演技,也允許嗑CP;既可以黃鍾大呂,也可以小傷小憂。

把這些林林總總的作品和創新記錄在案,就是過去一年國産劇的大模樣。

【文/李星文】

0 阅读:56

影視獨舌

簡介:此用戶有點懶,還沒有正式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