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政區速覽·秦朝·內史(2):宣太後殺義渠王的甘泉宮在哪

濁酒史話 2024-02-25 12:23:16

書接前文。在上一篇中,我還遺漏了幾處秦內史轄境中的重要地點沒有介紹,這一篇做個補充。

上一篇說到,在秦內史境內,有三座著名的宮殿:阿房宮、梁山宮和回中宮。其實,在秦都鹹陽城西北方向,還有一座在曆史上留下大名的宮殿——秦甘泉宮(今陝西省鹹陽市淳化縣鐵王鄉涼武帝村 )。

甘泉宮,因建于甘泉山而得名。甘泉山在秦內史雲陽縣(今陝西省鹹陽市淳化縣西北四十裏前頭村北)西北方。甘泉山因“地有甘泉”而得名。因在雲陽縣北,故又稱雲陽山。甘泉山海拔1769米,是當地海拔最高的山峰。因其位于關中平原北面,以及接近2000米的高海拔,故而甘泉山是秦漢時代關中平原的北部屏障。

從秦惠文王到秦昭襄王初年,甘泉山是秦國防備北邊強鄰“義渠國”的軍事要地。因此,秦國或許于此時在此修築了甘泉宮。

義渠曆史悠久,在商代就有記載,是西戎內部的一支強大部族。義渠最早活動于今六盤山、隴山一帶,後來隨著與周人交往的加深,義渠人南遷至隴東高原,臨近周人的核心地關地區關中。

義渠國位置

後來,隨著秦國在西部的崛起,義渠和秦國的沖突越來越多,雙方戰爭互有勝負。義渠強盛時,甚至飲馬渭水。不僅如此,義渠還參與合縱,與東方的楚、魏、韓、趙、燕等國一起攻秦。可以說,義渠給秦國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壓力。

但秦國終于等來了機會。秦惠文王時,義渠國發生內亂。秦國趁此時機,一舉攻破義渠,迫使義渠王臣服。後來,秦昭襄王繼位時,義渠王還前來朝賀,並與當時實際掌權的秦國宣太後芈八子搞在一起。宣太後和義渠王還生育有兩個孩子。

秦宣太後‍

作爲秦國老練的政治家,或許,此時宣太後是爲了在秦國東進的時候先穩住後方的義渠人。但義渠人並不安分。雖然已經臣服秦國,可他們時刻想著擺脫秦人而獨立。爲了徹底根除後患。宣太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這個決定就與甘泉宮有關。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後引誘義渠王入秦。當義渠王抵達甘泉山時,宣太後在這裏的甘泉宮設下埋伏,誘殺了義渠王。從此,義渠國被滅,義渠人也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義渠遺民也慢慢融入到關中秦人之中。秦國在義渠國故地設置了隴西郡(今甘肅東南部)、北地郡(今甘肅東部、甯夏和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和上郡(今陝西北部)。而甘泉宮也因宣太後誘殺義渠王而名震史書,成爲秦朝曆史上的著名宮殿。

義渠王

當然,除了發生誘殺義渠王、鞏固秦國北疆的大事,甘泉宮還是秦國重要的祭祀場所。

《括地志》:“秦之甘泉宮,在雍州雲陽縣西北八十裏。秦始皇作甘泉宮,去長安三百裏,黃帝以來祭圜(yuán)丘處也。”

從這段記載可知,甘泉山自上古傳說中的軒轅皇帝以來,就一直是華夏先民的祭天場所。圜丘是圓形祭壇,也被稱作天子祭天之壇。因此,甘泉山,乃至後來興建的甘泉宮,不僅地理位置重要、軍事價值大,而且地位尊貴,是關中帝王的祭天通天之所。

然而,這裏提到一處“秦始皇作甘泉宮”的記載。上文已經說了,宣太後誘殺義渠王于甘泉宮,那麽這個“秦始皇作甘泉宮”又是怎麽回事呢?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還有一處有關甘泉宮的記載。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七年……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爲極廟,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鹹陽屬之。”

這裏提到了甘泉前殿。應該是甘泉宮前的附屬建築。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朝在渭水南北兩岸,同時興建了兩座宮殿,並修築了兩條道路與之和鹹陽城連接。這兩座宮殿就是極廟和甘泉前殿。

極廟在渭水南岸,與鹹陽城隔河相望,曾經是秦朝的信宮。這裏象征天極,應該也是秦朝的祭天之所。以極廟爲起點,秦朝修築道路,通往骊山。而甘泉前殿,就在雲陽縣甘泉山上。秦朝在這裏也修築道路,連接鹹陽城和甘泉宮。

秦甘泉宮爲秦直道起點

另外,甘泉宮還是秦直道的起點。

《史記·六國年表》:“(秦始皇三十五年)爲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秦直道是秦朝首都鹹陽與邊疆溝通信息、傳遞軍情的快速通道,相當于今天的高速公路。甘泉宮在秦都鹹陽城西北不遠。秦直道以甘泉宮爲起點,向北直達邊塞九原郡九原縣。也就是說,這條秦朝的高速公路,從今天的陝西省鹹陽市,直達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這條直抵邊塞的大道以甘泉宮爲起點,也進一步說明了甘泉宮、甘泉山的軍事價值重大,是溝通秦朝首都和北部邊境的重要“中轉站”。

說完甘泉宮,再來看看甘泉宮東南邊、鹹陽城西北邊的中山。

《史記·河渠書》:“韓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爲渠,並北山東注洛。”

這裏提到,中山位于泾水與鄭國渠交彙處的瓠口。而這座中山,就是今日陝西省鹹陽市淳化縣和泾陽縣交界處的仲山。傳說仲山是夜行人的護符之地。遊子們晝夜兼程,得到夜遊神的庇護,才免于在旅途中迷失方向,最終到達歸宿之地。

仲山

如果攤開地圖,你或許會發現,仲山正好位于關中平原的中心地帶。它南邊是秦都鹹陽城和阿房宮,北邊是秦甘泉宮,東邊是分隔關中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嵯(cuō)峨山,西邊是氣勢磅礴險峻的九嵕(zōng)山。仲山可謂“居關中之中”,是關中平原北邊的最後一道防線。

周宣王時,北方遊牧民族猃狁曾越過甘泉山要塞,抵達仲山腳下,占領了這座關中平原北面的最後屏障,讓周王室大爲震駭。

在鹹陽城和骊山南面的灞水之上,有一地名爲“霸上”。霸上在今天的西安市東面,因處于灞水西岸的高地上而得名。此地就是今天的白鹿原。

《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爲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爲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範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當時,劉邦入關後,屯兵之處就是鹹陽城東南方的霸上之地。在這裏,劉邦吞並十萬,與屯駐于新豐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的項羽四十萬大軍隔灞水、骊山而對峙。霸上,見證了諸侯聯軍入關滅秦後,爲了爭奪天下而決裂的首次交鋒。

秦上林苑

在渭水南岸,鹹陽城以南,還有一處地域廣大的秦皇練兵狩獵之地,名爲上林苑。上林苑一詞何意?現已無從可考。“上”指“天子”,“上林”即“禁苑”之意,因此,上林苑是皇室禦苑。也就是說,上林苑專供皇室使用。

秦上林苑起建于何時,史書記載莫衷一是。近年來,有學者綜合曆來觀點認爲,秦上林苑起于秦國舊苑,最晚于秦惠文王時建成,到秦始皇時又對其加以擴建充實,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

關于秦上林苑的規模範圍,史書亦無明確記載。現在一般認爲,秦上林苑西界在沣水(渭河南岸支流,在西安市西南),北界在渭水南岸,東界在灞水西岸,南界在阿房宮之南,最遠可能到達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鬥門鎮。這就是說,當時秦朝最大的宮殿建築群阿房宮就在秦上林苑內。

秦上林苑結構複原圖

秦上林苑這個規模宏大的皇家獵苑內有什麽?這或許是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根據雲夢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等出土文獻研究,秦上林苑外圍以城垣圈圍而成,內有動物園、植物園、皇家祭祀場所、、皇帝及其隨從人員的住宿場所等。在空間上,秦上林苑分爲“禁苑中”、“禁苑垣”、“禁苑堧(ruán)”三重結構。

其中,“禁苑中”的土地歸秦朝皇室所有;“禁苑中”外圍有“禁苑垣”,也就是包圍皇室土地的圍牆;圍牆外,又圍了一圈南北寬40裏的“禁苑堧”,內有國家控制的公田、山澤、牧場、道路、狩獵場和墓地;在此之外,還有一圈南北寬20裏的“禁苑堧”,內設與之前的40裏寬“禁苑堧”差不多。在這之外,是一片分別歸王室、國家和私人控制的,包括山林、牧場在內的土地。秦朝禁苑律規定,一般人不能在上林苑內擅自獵殺動物。

可見,秦上林苑是專供秦朝皇帝遊樂、狩獵的專屬皇家林苑。

參考資料

《史記》

《漢書》

《後漢書》

《括地志》

《史記集解》

《史記索隱》

《史記正義》

王立皓《秦漢甘泉宮的演變》

馬彪《從秦簡禁苑律重新認識秦代上林苑》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