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板造重卡,拿到10億融資

21世紀商業評論 2024-05-08 21:20:19

撰文|王碩果

編輯|鄢子爲

一家年輕的上海公司,造出新能源重卡。

4月底,葦渡科技創始人韓文發布兩款新車,主推純電動重卡。

韓文是一位90後老板,剛滿34歲,于2022年創辦公司,帶領團隊拿到4輪融資,累計獲得近10億元人民幣。

其最新一輪融資于4月中旬完成,投資方包括彙豐銀行、海特(HITE)資金、嘉民集團等機構。

該公司表示,本次融得的資金,將用于新能源重卡在中美歐等地的測試和量産交付。

制造“駱駝”

純電動重卡,是韓文最看重的産品。

90分鍾的發布會裏,他花了半小時來介紹這款新車,將其比作“駱駝”——載貨量大、體重輕、跑得遠、補能效率高。

在滿載49噸情況下,新車續航670km,搭配快充方案,35分鍾內可補能400公裏。

他舉了個例子,跑京滬線的重卡司機,每4小時休息一次,按100公裏的時速,電池續航要超500公裏,才能滿足其需求。

中短途貨運司機,往往需要一口氣跑完全程、甚至往返。比如從上海到合肥,全程500多公裏,榮慶物流的司機如果想一次跑完,重卡續航就得超過600公裏。

能耗方面,這款電動重卡每公裏消耗約1.09度電,低于行業的1.5-1.7度電。

按照每度電八毛錢來計算,相較普通電動重卡,補能一次可節省130元。

造型上,韓文團隊將整車打造成流線型,其風阻系數爲0.2755,有助于降低能耗。

公司稱,這只“駱駝”的體重較輕,受風的阻力爲當前重卡車型裏最低。載貨量相同的情況下,這只“駱駝”會跑得更遠、更快。

韓文團隊還希望提高司機的舒適度。

車內生活艙擁有8.2立方米的室內空間,生活區配備空調、飲水機和半躺式臥鋪,休閑區配備車載電視。

“我們希望給駕駛員提供一個生活空間,這裏不光是一個去上班、去幹活的地方。”韓文介紹道。

葦渡科技還爲首款純電動重卡設計了全冗余線控電動底盤。韓文認爲,在自動駕駛層面,這將爲車輛提供向上兼容的空間。

據透露,這款電動重卡將于今年9月交付。

半路轉行

韓文學的是經濟類專業,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他先是加入金沙江創投,成爲成爲一名投資人,後進入卡車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工作。

期間,他發現了新能源重卡行業的機會——市場大且滲透率低。

《中國數字貨運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公路貨運市場約爲5萬億元。美國、歐洲市場公路貨運市場,也在萬億級別。

國內目前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僅爲5.7%,歐洲不到2%,美國不足3%。

“傳統的‘油改電’或者‘叠代式’新能源重卡産品,遠遠不能滿足客戶需要。”韓文稱,蠟燭的持續叠代,不能讓人類發明電燈泡。

他堅定入局,找來一位技術專家,合夥創業。

葦渡總經理陳皓利履曆豐富,被韓文稱爲重卡界的“六邊形戰士”,“研發、生産、管理、財務、人員、組織架構,都可以管”。

陳在大運集團工作了13年,曾負責多款柴油、電動、氫燃料重卡的研發。

兩位創始人,分工明確。

針對線控平台、電子架構等,韓文提要求,陳澔利根據以往造車經驗,落地執行。

其組建了一支擁有1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80人擁有8年以上的重卡工作經驗。成立兩年來,團隊已申請200多項發明專利。

細節方面,新車取得多項突破,比如做了隱藏式門把手、電動滑移門、雙槍快充。

出海探路

重卡行業競爭激烈,韓文瞄准海外市場,期望撕開一道口子。

公司已與多家跨國企業合作,比如嘉裏物流、迪卡侬等。合作對象提要求,倒逼葦渡開展研發工作。

比如迪卡侬對重卡有兩個要求:一是在高原、高溫等嚴苛環境下,車輛要達到600公裏續航;二是裝卸貨時能夠快速充電。

截至目前,葦渡新車已完成10 萬多公裏的路測,包括攜手迪卡侬完成了高溫、高寒測試。

發布會上,韓文播放了兩段實地路測視頻,以證明産品在極端環境的可靠性。他提到,在高溫測試中,有團隊成員中暑,“車的耐高溫性能比人好。”

此前,葦渡還和TUV達成合作,後者將爲其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務,推動新能源重卡在美國市場落地。

葦渡科技在歐美累計拿到超5000台車的訂單。

“美國一台純電重卡,要賣到30萬美元以上。我們的産品售價、成本低,葦渡要‘卷’到國外去。”韓文表示。

駕駛體驗好、綜合運營成本低,葦渡制造的“駱駝”,希望打開歐美市場。

(實習生張栩彬對本文亦有貢獻)

0 阅读:841
评论列表
  • 2024-05-09 05:42

    呵呵,又是一個吹牛的騙子

  • 2024-05-09 22:39

    准備圈錢了

  • 2024-05-09 20:12

    能不能成還很難說,但基本沒有機會

  • 2024-05-09 17:11

    感覺有點懸啊,重卡生産是重資産投入,這點錢可能都無法打造靠譜的供應鏈。

  • 2024-05-09 19:08

    隱藏式門把手遇到危險需要救援時打不開怎麽辦?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錢還是往氫能方面突破吧。

  • 2024-05-09 21:10

    每度電8毛????笑死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