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意外死亡,你的寵物會“吃”你嗎?研究認爲犬比貓幾率更大!

怪羅科普 2024-05-03 22:49:44

前段時間,發表在外文期刊《法醫學雜志》上的一份報告表明:如果寵物主人意外死亡,相比較,犬比貓更有可能吃主人的屍體,這和犬類品種相關。

這個研究結果,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因爲在很多人眼裏,狗更忠誠,而貓野性更大,對主人的情感上也更獨立。如果真的有這麽一天,那麽結果必然是狗忠誠的守在屍體邊上,直到餓死,而貓一旦餓了,就會開始攻擊屍體。

然而,當研究真實案例後,真相往往讓人難以接受!

饑餓驅使,但犬類即使肚子不餓也會

動物食腐,尤其是啃食人類的遺骸,並不是什麽新發現,在大自然也會發生。

在國外有一家屍體農場,專門用來研究人體自然分解過程,就曾發現有2只野貓經常光顧農場,然後以科研材料——人類遺骸爲食。

貓和犬雖然已經被人類馴化,但骨子裏保留了動物的本性。

當主人意外死亡,寵物失去人類的照顧,趨于生存本能,就會出現以人類遺骸爲食的行爲。

不光是貓和狗,任何飼養的寵物包括迷你的倉鼠,也會如此。在饑餓的驅使下,它們不得不這麽做。

唯一不同的是,貓和狗面對主人的屍體,有不同的表現。

倫敦大學學院法醫、人類學家卡羅琳·蘭多認爲,從概率上來說,犬科比貓科更有可能食腐。

她認爲這是天性使然的,因爲犬類在食物方面不像貓那麽挑剔。

這導致它們喜歡的部位也不同:

狗傾向于人類的臉和喉嚨,也會折斷肋骨並咀嚼骨頭;貓則更喜歡柔軟的部位,例如臉上的鼻子、嘴唇和臉頰。

當然,這種挑食行爲一般只發生在初期,如果被困的時間足夠久,那麽結果是一樣的,它們會消耗掉屍體上所有的腐肉。

其次犬類啃屍,有時不僅僅是因爲饑餓。

2015年,有研究團隊分析了63個犬類吞食主人屍體的真實案例,結果發現,有1/4的案例,這些狗狗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就開始啃屍了。

其中一個案例:一名三十幾歲的年輕人想不開自殺,死亡後不到45分鍾,警察就到現場了,當他們打開房門,發現房間裏有一具屍體,和一只看起來很友好的德牧犬。這只狗還領著警察找到了主人屍體。

警方檢查屍體的時候,發現男子臉上和脖子上有咬痕,當他們還在疑惑是什麽東西咬的時候,德牧突然吐了,嘴裏吐出了皮膚和毛發(人體組織),嘔吐物邊上還擺放著半碗狗糧。

這意味著,在有食物的前提下,德牧啃食了主人的屍體。

研究人員分析,這可能是焦慮導致的,整個過程應該是這樣的:

主人倒地死亡,德牧被嚇一跳,德牧上前舔舐主人的臉,試圖喚醒主人,發現怎麽叫都不醒,開始焦慮。而嘴巴突然舔到了血液,瞬間由關心主人,轉變爲被血液吸引無法自拔,然後就開始啃了。

這個時候,不是因爲饑餓,它只是被血液刺激到了,誘發了本能行爲。

而貓面對同樣的情況,它也會試圖去喚醒主人,但發展到啃食,中間堅持的時間會久一點。

《法醫學雜志》上,2010年曾發表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名婦女因動脈瘤在家突然死亡,第二天才被發現,根據法醫的檢測,發現她的寵物狗咬掉了她大部分的臉,而她的貓並沒有傷害她。

中型和大型犬更容易出現食腐行爲

研究人員認爲,犬類的食腐行爲和品種有一定的相關性。

目前已經發表的案例中,涉及狗的種類很多,狩獵犬、工作犬都有發生。

一向以溫順可愛著稱的拉布拉多和金毛,也是經常出現的“作案選手”;而德牧在過往3個案例中,都出現了咬頭的情況。

總得來說,研究人員認爲中型犬和大型犬更有可能發生類似事件,根據經驗來看,比格犬應該是其中體型最小的品種了。

中大型犬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它們一旦動了吃的心思,由于體型優勢,對人造成的影響會比小型犬大得多,因此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應該更多關注中大型犬。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它小型犬就不會食腐,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性格。

一只缺乏安全感、容易分離焦慮害怕的狗,在極端情況下發狂的可能性更大。

1994年,有一只狗因爲過分緊張焦慮,在其主人只是醉倒不省人事的時候,它就開始咬她的臉。此時主人還沒有死亡,從開始咬到最後主人死亡,經法醫鑒定大約經曆了16個小時。

最後

死亡後,我的寵物會不會咬我?

本身這就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由于記錄的案例比較少,研究也比較少。

整篇文章所討論的,其實就是一個概率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所有的寵物都有可能!只是從已有的案例統計,加上貓犬之間的差異分析,犬類食腐概率比貓要大。

但也不是絕對的。

有一則新聞報道中,一只拉布拉多犬在主人意外死亡後,並沒有出現任何食腐行爲,當人們發現時,它餓死在主人跟前。

雖然罕見,但這只拉布拉多犬用生命捍衛了它和人類的情誼!

1 阅读:115

怪羅科普

簡介:世界如此奇妙,一起認識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