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不愛喝茶只愛喝酒?不,是我們以前被賣茶葉的坑怕了

村口小酒館 2024-03-20 09:49:41

這幾年家鄉小城有個不起眼的變化:街頭巷尾的小茶葉店消失了,打著茶樓招牌開麻將館的店鋪回歸正常了,富麗堂皇的茶葉城倒閉了。與此同時,極有意思的是,喝茶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曾幾何時,江湖流傳著南北方人的差別。南方人,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商量著怎麽搞錢;北方人聚在一起喝酒,彼此吹噓著認識某某首富,見過某某官僚。其結果是南方人越來越富,眼界越來越寬,北方人越來越熱衷于鐵飯碗,只瞅著眼跟前的一畝三分地。雖有誇張,但也不得不說,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咱們不去討論社會問題,單說喝茶。北方人真的不愛喝茶嗎?顯然不是。記得我小時候,家裏不管有沒有人愛喝茶,都要備著茶葉,客人來訪,沏一杯熱茶是基本的禮節,他可以不喝,你不能不沏。

北方不産茶,人們也不懂茶。沒錢的時候,家中的茶葉就是袋裝的茉莉花茶,講究點的買些京城老字號的,不遇貴客等閑不舍得拿出來。至于茶放得久了變不變質,新不新鮮,完全不在人們的考慮範圍內。

有時候茶葉實在沒有味道,或味道實在苦澀,沏茶時抓把白糖放進去,你喝,是不是甜水水?有茶又有糖,簡直賽過丈母娘。

生活好起來後,人們對茶葉也有了要求,也能從街面上的茶葉鋪子見到之前只聞其名未見其貌的茶葉。什麽龍井、毛峰、滇紅、普洱……懂與不懂無所謂,能認得就是日子過好的證明。不會鬧出過去見了毛峰以爲是長毛變質的笑話。

見識過了,不代表心裏明白。賣茶葉的商家抓住了人們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心理,茶葉好不好,不看茶葉本身,而是看包裝。最次的茶葉,陳了八百年的茶葉,只要包裝精美,禮盒漂亮,身價陡增。

因爲人們知道,買貴茶、好茶的人,自己不舍得喝,全是拿來送禮,講究一個面子上好看。

有一段時間,不知是無良商家刻意宣傳還是人們的逆反心理,認爲商場裏明碼標價的,老字號裏買了上百年的茶葉,都是性價比不高,專門坑不懂行的人的。而茶葉城裏的店鋪,你進門就享受貴賓待遇,先不談賣茶,坐在原木的茶桌上,喝上一杯,聽聽人家的講解,怎麽看茶的好壞等級,喝茶有哪些步驟,說的頭頭是道。心中放下警惕,多多少少買一些老板推薦的,一般人他絕對不拿出來的茶葉。

回到家你會發現,你在店裏喝的和買的,不是一回事。你自補懷疑善良文雅的老板,認爲自己的沖泡方式不對,泡茶的水不對等等。一來二去,家中茶的種類越來越多,好者寥寥。

隨著網絡的興盛,茶葉店悶聲發財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人們有什麽關于茶葉的問題,上網看視頻,查資料,不再相信老板們的口若懸河。失去人們信任的茶葉店,失去了送禮氛圍的茶葉城,先後倒閉。

人們對茶的觀感,也從“禮物”進化爲自飲。對茶葉的禮節,不如南方朋友自小熏陶的那麽深厚,也不是一無所知。喝茶本身,也從“裝”的態度多一些,到了隨意。

現如今,茶葉行當應該依然是高利,但也不是每個商家都靠忽悠生存。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大家都清楚明白,不去瞎追求什麽性價比。因爲可選擇的余地太多太多。年輕人聚會,也願意三五好友找家清幽的茶館,喝著聊著,回憶過往,訴說未來。

也許有一天,人們會真正理解茶葉,喝懂茶葉,讓這一葉青翠,潤一潤躁動的心田。如此,甚好。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