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要替兒女做以下事

濱濱聊情感 2024-05-06 00:56:11

你好呀,我是小淺~

-

父母的愛,就像是個能量罩。把兒女保護在裏面,替他們遮風擋雨,減少這世間對他們的傷害。

可是,父母的能力始終有限,他們會逐漸老去。等到沒有能力和精力,再護著兒女的時候,兒女就需要自己去面對生活了。

父母對子女的愛,很深刻。但是,再愛,也不要越俎代庖。

人生在世,父母本事再大,也不要替兒女做以下事。

01、替兒女還債

公司門口有個小吃攤,賣點炸串、燒餅之類的吃食。

從早到晚,只要不下雨,就會在那。有時我加班到晚上十點,這個小吃攤還在賣夜宵。

小吃攤是一對老夫妻開的,兩個人都快七十多歲了,風吹日曬,賺點辛苦錢。

偶然一次,聊了兩句,才知道兩個人用所有積蓄,給兒子在這個城市買了房子。而後,兒子不爭氣,走了彎路,欠了上百萬的債。

他們不能“退休”,也不敢退休,想著替兒子把錢還完。

但是,前不久聽說他們的兒子,又惹事了。這一次,老太太急得中風了。

年紀大了,別再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也別把兒女太多的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

兒女自有他們的人生路去走,該放手時,就該讓他自己去闖蕩,而不是耗盡心力去幫扶。

替兒女還債,只會讓兒女不懂得成長,也不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

到了晚年,要懂得多愛自己,讓兒女學會獨立。

兒女想要什麽,要讓他們靠自己去掙。做錯什麽事情,也要自己去承擔後果。

02、替兒女做決定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的母親,事事愛替女兒做決定。

小時候,她交什麽樣的朋友,吃什麽菜,穿什麽衣服,都是母親說了算。

長大了,考什麽樣的大學,選什麽專業,畢業之後從事什麽樣的工作,都要女兒聽她的安排。

齊明月覺得自己生活的非常痛苦,她想盡辦法逃出母親的控制,想自己出去闖一闖。

齊明月的母親想把女兒留在身邊,可她太向往無拘無束的生活了,反而一心要遠離母親。

毀掉兒女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父母給予的窒息的愛。

給孩子規避風險,卻不懂得尊重他們的喜好和選擇,彼此的感情注定無法好好經營下去。

兒女的人生,也會因爲束縛的愛而磨難重重。

《原生家庭》中寫道:“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後,對自我的身份認知會有些模糊。他們很難把自己視爲脫離父母存在的獨立個體,也不懂得區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們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兒女不管做出什麽樣的選擇,可以提建議,別制止。

不管對錯,讓兒女自己去走,他們才能真正對人生,對生活理解得更透徹。

03、替兒女管家

《無聲的告白》中寫道:“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于,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作爲父母,總是想插手小夫妻的生活,只會弄得兩敗俱傷。

兒女結婚之後,父母與他們相處,就需要保持一定的界限了。

有的兒女結婚後,所有的事情都是由父母來安排。

兒女的婚姻就成了過家家,他們的心智很難真正地成熟,根本不會明白家的意義是什麽,也不能承擔起自身的責任。

小夫妻也會因爲父母的幹涉,産生矛盾,婚姻變得更加不穩定。

而且,父母操心太多,自己的日子也過不好,身心俱疲。兒女還不領情,感覺委屈、痛苦。

到了晚年,不要幹涉兒女的生活,給予他們自己處理事情的權利。過得好壞,都由他們自己去承擔後果。

04、結語

父母,與兒女相處,要有分寸感。

愛子女,要爲之計長遠。不要總是想自己能給對方什麽,而是教給他獨自面對一切的勇氣,讓他有賺錢的本事。

讓兒女有面對挑戰,不服輸的底氣,有好的人品,可以立世安穩。

-END-

小淺:一個熱愛文字,鍾情文字,碼字十年的作家。業余生活,以字會友。余生,有你們相伴,生活定會熱氣騰騰。

0 阅读:55

濱濱聊情感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