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石涼: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就是與叢珊離婚娶圈外人爲妻

場記小任 2023-11-09 16:53:07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江詩月

編輯|江詩月

石涼,北京電視台《檔案》節目主持人,他長相俊朗,聲音渾厚,深受大家喜歡。

但感情曆經波折,與大明星叢珊離婚娶圈外人爲妻後,石涼直言:這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石涼究竟何出此言?離婚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爲人知的真相?

石涼與叢珊婚姻的起落

20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百廢待興,演藝圈也隨之煥發出新的活力。

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優秀的年輕演員,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給大銀幕帶來耀眼的光芒。

石涼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酷愛戲劇藝術。他考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又赴法國進修表演,可謂戲劇方面的高材生。

叢珊生于昆曲世家,自幼受戲劇熏陶,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一鳴驚人,大放異彩。兩人都是80年代演藝圈的新星新秀,各有所長。

石涼在法國演藝學院刻苦學習,還參與當地的戲劇表演,積累舞台經驗。他本打算學成歸國,在某公司就職。

叢珊大學期間就出演多部知名影視作品,獲獎無數。但她不滿足于此,到法國進修,想在異國他鄉開拓更廣闊的天地。

兩人的婚姻,于異國劇組中萌芽。彼時石涼正輾轉各地試鏡,叢珊來法不久,仍感孤獨。

同爲演藝界新人,兩人工作中找到了共鳴,不久墜入愛河。1995年,兩人結婚,育有一子,取名吳迪,寓意從異國到家。

然而婚後生活並不如想象美好。石涼工作繁忙,聚少離多,叢珊獨自承擔家庭重任,身心俱疲。

婚後,石涼出演的電影大獲成功,讓他更加忙碌,幾乎無暇顧家。一年後,叢珊選擇了離婚。

他們的婚姻破裂,但留下寶貴人生閱曆。婚姻只是人生一段,藝術之路任重而道遠。風雨後,他們仍在尋找新的出路。

隨著年齡增長,兩人也在演藝之路上積累了更豐富的閱曆。石涼在法國演藝圈發展多年,對行業運作了如指掌,但其境外身份成爲事業的瓶頸。

愛情易逝,婚姻生活不如想象,但兩人仍秉持初心,追求演藝事業。風雨過後,他們各自找到新的方向。

石涼最後選擇回國發展在主持界闖出新路。青春年少時的失敗婚姻,成爲兩人演藝生涯中一段難忘的風風雨雨,也讓兩人在人生旅途中增長了見識。

砥砺奮進的石涼

石涼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父母爲他提供了較好的教育。小時候石涼就被送去學京劇,起初他在專業學校裏學習非常艱難,常被同學取笑。

但是石涼沒有氣餒,反而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在班上終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但是就在石涼初中畢業那年,“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他只能和家人下放到農村。在這裏,石涼過上了和從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他不得不面對放牛、挑水、種地等繁重的勞動。這對一個喜愛藝術的城市少年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考驗。

但石涼沒有被這種艱苦的生活擊垮,而是開始利用一切空閑時間自學。在勞動之余,他堅持學習英語、記誦文章等,以防被遺忘知識。

1977年高考恢複後,石涼決定重返校園。第一年他未能如願,但第二年終于考取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

在大學期間,石涼非常積極主動,他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並對法國文化産生了濃厚興趣。

爲了提高法語水平,石涼還自發組織法語讀書會,聚集了一批對法語感興趣的學弟學妹,一起學習和進步。

讀書會上,石涼會帶頭介紹法國曆史文化知識,還會帶領大家一起朗讀法語文學作品,討論的氛圍十分活躍。

大學畢業後,石涼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在導師的鼓勵下,石涼加入了導師的課題組,參與學術研究工作。

爲了完成課題研究,石涼需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他常常早出晚歸,堅持不懈。

在導師的指導下,石涼順利完成了研究論文,並發表在了知名的學術刊物上。這爲他日後赴法留學奠定了基礎。

靠著勤奮和努力,石涼獲得了赴法國留學的機會。來到法國後,他先在一所語言學校進修了法語,迅速提高了法語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然後,石涼找到了一份金融方面的工作。但不久公司就裁員了,石涼只能重新走上演員之路。他開始在一些劇組跑龍套,出演無台詞的小角色。

雖然收入很低,但石涼沒有放棄對表演藝術的追求。他努力學習表演技巧,積極爭取演出機會。

漸漸地,石涼開始擔任更多的配角,逐步實現從業余愛好者到專業演員的轉變。石涼用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步步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從小學藝術,到大學外語學習,再到在法國發展表演事業,他的人生既有順境,也有逆境,但石涼從未放棄過進步。

面對種種困難,石涼都能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他相信,只要努力奮鬥,夢想就一定能實現。石涼以他不屈不撓的精神,成爲了許多人學習的榜樣。

遺憾與幸福

在異國他鄉,石涼雖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始終難以獲得重要角色。他不斷聯系法國各家電影公司,參加海選和面試,可惜機會很少又難以把握。

一次次試鏡失敗使他備受打擊,生活也節衣縮食。同時他也思念家鄉,想念兒子的笑臉。10年過去,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並萌生回國的念頭。

一次回國探親,導演楊亞洲鼓勵他回國發展,認爲憑借石涼的實力和條件,回國發展前途煥然一新。石涼聽後欣喜不已,毅然決定放棄在法國的機會,回歸祖國。

回國後的石涼事業一帆風順,接連參演多部影視作品,如《尋槍》、《首席執行官》等。名氣與日俱增,收入也有了保障。但他發現自己與兒子的關系出現了隔閡。

兒子整天悶悶不樂,對石涼避而不見。原來兒子埋怨石涼年幼時的缺席,這份埋怨在他心中已久。

爲彌補過失,石涼想方設法抽出時間陪兒子。他接下了一檔電視綜藝節目的主持工作,希望能減輕演戲的負擔,騰出時間陪兒子。

但沒想到這檔節目意外走紅,反而占去了更多時間。石涼左右爲難,經過深思熟慮,果斷決定離開這個節目,專心演戲兼顧陪伴兒子。

這時,叢珊再婚的消息傳來,兒子一時難以接受母親有了新生活。石涼提出帶兒子一段時間,希望父子相處可以彌補兒時的遺憾。

兩人一起生活後,石涼耐心傾聽兒子的想法,帶他去遊樂場玩耍,購買他喜歡的禮物。

經過時間的療傷,兒子逐漸釋懷,父子關系得以修複。石涼也學會尊重兒子的獨立性,給予他恰當的自由空間。

多年後,石涼與一位圈外女子相戀,對方是他的多年影迷。兩人經過長時間約會,感情日益升溫。

但石涼謹慎對待這段感情,首先征求了兒子的意見。兒子開明表示祝福,石涼這才放心迎娶了新歡。

50歲時他還擁有了一個女兒,兒子對這個妹妹十分疼愛,經常帶她逛公園、購買零食與玩具,成爲了她的好哥哥和朋友。

每每看到兒子和妹妹其樂融融的場景,石涼內心充滿感動,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雖然第一段婚姻以離婚告終,但通過自己多年的努力,石涼重建了與兒子的關系,找到了真愛,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他的人生雖有過遺憾和挫折,但終究都化爲幸福的果實。這些寶貴的人生經曆成就了今天的石涼,讓他更懂得家庭的可貴,學會熱愛生活中每一個人。

總結

人生的路途曲折而艱辛,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幸福。石涼的故事啓發我們,成功需要努力,缺失需要包容。

但何爲幸福,每個人心中有不同答案。我們都在路上,也許答案就在前方。

0 阅读:1901
评论列表
  • 2023-11-09 19:38

    祖師爺有訓:武生不要娶花旦

  • 2023-11-09 20:51

    叢珊是我喜歡的女孩

  • 2023-11-12 13:32

    那年代往外跑的,沒幾個好鳥

場記小任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