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9年後首次減持,京東“砍了”永輝超市一刀

老虎財經 2024-03-24 04:40:43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變化的行業環境,京東似乎有意收縮線下業務戰線。而作爲昔日的“老戰友”,京東向永輝超市“砍下”第一刀。

入股9年後,京東擬首次減持永輝超市。

3月20日,永輝超市發布了關于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告顯示,京東控股子公司宿遷涵邦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

而在京東發布減持公告後,永輝超市股價應聲下跌,21日跌4.71%,22日繼續跌3.29%。

據悉,宿遷涵邦目前持有永輝超市占總股本的5.27%,如頂格減持,宿遷涵邦的持股比例將會降至5%以下,以3月21日的收盤價計算,頂格減持宿遷涵邦最多能套現2.2億元。

“砍向”永輝超市

3月20日晚間,永輝超市公告稱,公司第六大股東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宿遷涵邦”)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9075.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

公告顯示,宿遷涵邦的減持原因是自身資金需求,以3月21日的收盤價計算,如果頂格減持宿遷涵邦最多能套現2.2億元左右,持有的股權比例將會下降至4.27%。

除了是永輝超市持股超過5%以上的大股東外,宿遷涵邦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身份,即爲京東集團的控股子公司,而在永輝超市的前十大股東中,宿遷涵邦的一致行動人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也爲京東旗下公司,目前持有永輝超市8.11%股權。

爲了募集資金擴張規模,2015年永輝超市計劃通過定增募資63.52億元,其中京東集團出資約43億元收購了10%的股權,在此之後,京東又多次增持,股權比例也上升至13.38%。

據了解,在成爲永輝超市的大股東後,京東與永輝超市的合作也越發密切,2022年京東“618”期間,京東超市宣布已與永輝超市達成全渠道業務深度合作,雙方將基于京東自營小時購等優勢全渠道業務,共建同城零售業務。

此後,市場上更是傳出京東計劃收購永輝超市的消息,雖然最後京東解釋稱“目前沒有這個意向”,但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兩家公司的關聯頗深。

不過,與昔日“生鮮第一股”的風光無限相比,或受前幾年大幅擴張門店及外部因素影響,永輝超市深陷虧損“漩渦”。2021年及2022年,公司分別錄得淨虧損39.44億元、27.63億元。據財務預告,2023年其預計淨虧損也達到13.4億元,三年合計虧損數高達80億元。

經營狀況的下滑也直接影響了公司股價,目前永輝超市的股價相比于2022年10.95元的高點下滑近七成。以當時京東集團的入股價格4.5元計算,不考慮分紅,京東集團的收益也從2022年最高點的78億元下滑至虧損26億元。

事實上,如今選擇在股價低位處減持永輝超市股票或許也表示京東對永輝超市的戰略態度出現變化。

意在收縮戰線?

雖然2023年京東整體利潤的表現並不差,但相比于拼多多90%的利潤增速,這份成績單卻顯得黯然失色。

近幾年,京東不僅受到了從下沉市場起家,一直秉承低價策略的拼多多的沖擊,還要抵住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電商帶來的壓力。

爲了應對“新貴”的挑戰,2023年,京東零售提出了四大必贏之戰——下沉市場、供應鏈中台建設、開放生態建設以及同城業務。

比如推出百億補貼、9.9 包郵頻道以及免郵門檻下調等一系列措施。同時,在用戶體驗和服務方面京東也在加碼,比如免費上門退換貨從自營逐步擴展到第三方商家業務、退款不退貨等。

不過,這些行動的背後,必然伴隨著成本的增加。

放眼整個2023年,京東的市場營銷支出總量爲401億元,其中僅2023年第四季度,京東的營銷費用達到了131億元,同比增長了9.4%,增速遠遠高于其3.6%的營收增速。

而在研發和管理費用上,京東不得不“節衣縮食”。對比上一年,京東2023年的研發費用減少了5億,管理費用砍掉了13億,其中主要是股權激勵支出的減少。

與此同時,京東砍掉了大量不賺錢的邊緣業務。例如在海外業務上,京東在2023年年初京東關閉了泰國站和印尼站,而京東最近對永輝超市的減持可能也是其“降本增效”戰略的一部分。

盡管如此,京東的“下沉策略”的實際效果卻並未達到預想中的顯著程度。2023年,京東零售業務的經營利潤達到359.3億元,同比增長3.08%;然而,京東零售的核心業務經營利潤率卻下降至2.6%。

事實上,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硬碰硬”往往不是最優選擇。

今年京東改變了思路,分別定下了“內容生態、開放生態、即時零售”三大必贏之戰,而上一年的“下沉市場”不再是今年京東零售的必贏之戰。

“京東系”資本版圖

伴隨著集團規模的擴張,京東已經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本版圖。

目前“京東系”實控的上市公司共有5家,分別爲港股上市的京東集團、京東健康和京東物流,美股上市的達達集團和收購來的A股上市公司德邦股份。

加上正在IPO“排隊”的京東數科、京東産發、京東工業,“京東系”的上市版圖有望拓展至8家公司。

除了上面的“親兒子”之外,京東還通過股權投資布局了多個領域,從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到陷入危機的國美零售,代表“京東系”的資金都曾參與其中。

數據顯示,截至當前,京東系共投資338家企業,涉及377起投資事件,從天使輪到戰略投資均有涉及,以行業來看,京東在電商零售行業的投資金額最多,其余投資十分分散,從房地産、汽車交通到傳統制造,金融到文娛、遊戲到社交網絡均有涉及。

在一級市場,京東投資的易鑫集團、易商紅木、卓越商企服務等公司均已上市,其中,樂信上市時,京東系持股11.9%,然而根據樂信2019年年報來看,京東系已將股份全部減持完畢。

在二級市場,除了永輝超市外,京東還通過定增等方式投資了迪信通、新甯物流、科大智能、寺庫、中國聯通、途牛等33家上市公司。

當然,在股權投資領域的“跑馬圈地”也離不開“京東系”衆多投資子公司的輔助。

僅從本次減持永輝超市的宿遷涵邦來看,作爲“京東系”旗下的投資公司之一,其成立于2016年,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爲原物競天擇項目負責人,現在的京東到家總經理李昌明。

宿遷涵邦“操刀”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是2017年中國黃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當年中國黃金通過增資擴股引進了宿遷涵邦,持有約5.01%的股權,在上市後宿遷涵邦就進行了多次減持,目前其還持有A股上市公司中國黃金2.58%的股權,持倉市值約4.91億元。

此外,宿遷涵邦還曾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投向了“餐飲供應鏈第一股”千味央廚,並在其上市後逐步減持,目前已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化身“投資機構”也爲京東帶來了豐厚的收益,從2023年京東的財報數據來看,報告期內,京東集團其他收入中的投資損益、其他淨額都轉虧爲盈,加起來給京東創造了123億元利潤,是2023年京東利潤增厚的重要推手。

1 阅读: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