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匠精神到拿來主義,鳗魚、蛤蜊、裙帶菜頻出事,日本咋了?

風雲圈科學 2024-03-05 00:03:15

說起日本産品,多少年來給我們的印象就是“無假貨”,有些人甚至總結日本的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是因爲“匠人精神”。不過,這幾年日本也總是被爆出各種造假醜聞,讓幾十年來被無數公知樹碑立傳的“工匠精神”,變成了“鞠躬精神”。甚至有網友總結“一次鞠躬,如果你不能諒解,沒事,那就再鞠一個”。

前些年總時不時被提的“買電飯鍋”,現在幾乎絕迹了吧?而最新的新聞,則是日本企業用中國進口的産品冒充日本本國産,並且這種冒充本國産的做法,從鳗魚、蛤蜊,到裙帶菜,簡直是能拍“電視劇”了。

在兩年前,日本岐阜縣的高山市,就發現了一款名爲“高山水産青果”的産品,將從中國進口的鳗魚,標注産地爲日本愛知縣,銷售長達5年時間。

同樣在兩年前,就在名爲“高山水産青果”的産品事發後十幾天,又有一個名叫“鳗源”的連鎖餐飲店,被發現將中國産的鳗魚改頭換面標注成日本國産。

是什麽原因讓日本企業如此看好中國鳗魚呢?有網友指出:中國産的鳗魚和日本産鳗魚相比,魚身大且柔軟,只不過爲了擡高售價和一些其他不可言明的原因,店家僞裝成了日本産。

這還不算完,一年之後,也就是去年,日本又爆出了蛤蜊産地造假。同樣是把中國進口的産品僞裝爲日本原産。

在日本熊本縣一企業,在全國售賣“熊本縣産”的蛤蜊産品2485噸,最後經過調查後,發現其中97%混入了來自中國等國的蛤蜊産品。讓人吃驚的是這種造假已經持續了10年以上。而造假方式則更讓人驚掉大牙,甚至可以說是簡單粗暴。那就是:把中國進口的蛤蜊扔在熊本的海灘上,然後再撿回來。這樣一扔一撿,産地就從中國變成日本了。不得不佩服出這大招的日本人。也讓鋤禾君想起了那些外地連夜在陽澄湖過水的大閘蟹,簡直是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還不算完,今年又有新瓜爆出。這次的主角是裙帶菜。涉事企業是一家名爲靜岡縣靜岡市市葵區的食品加工企業。該公司采用的外國産裙帶菜爲中國産。而價格上,中國産裙帶菜價格不到日本産的一半。至于說造假曆史,更是長達十幾年,根據該公司披露,最早的使用中國裙帶菜的記錄在2008年。而該公司的官網至今都沒變它們的宣傳語:我們將來自鳴門安心、安全、新鮮的裙帶提供給全國各地。何其諷刺!

還有一些企業,會在産品包裝上下很大功夫。例如讓包裝看起來更像是日本本國産産品,卻在袋子背面,用很小的字注明的注意事項上寫一句“外國産”。層出不窮的造假醜聞,讓多少年樹立起來的日本貨保真不坑人的信條很快崩塌,一些日本本國消費者就明確表示“不能再相信産地標識”了。那應該相信什麽呢?多數消費者只有一聲歎息了。

0 阅读:80
评论列表